✔ 最佳答案
原因:
崇禎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1628年,陝西鬧了一場大飢荒。老百姓沒糧吃,連草根樹皮也掘光了,只好吃山上的泥土。但是一些地方官吏,照樣催租逼稅,叫老百姓沒法忍受下去。陝西各地爆發了農民起義。
李自成出生於陜西米脂縣的一個貧困農家.本是安份守己的窮苦農民,只因無力償還艾姓鄉紳的債務,飽受地方官吏的拷打後,被戴上重枷,押上市集示眾.曝曬於烈日當空之下,又不許家人送飯,意欲將其活活晒死或餓死,用以威嚇其他欠債的窮人家.然而圍觀的群眾見之不忍,在一片忿怒吶喊聲中,衝擠上前,打開了重枷,簇擁著李自成脫逃而去.當天夜裡,李自成與群眾攻擊並佔領了米脂縣城.之後,糾集聞風而至的飢民千餘人,於民變四起的明朝末年,加添一股新的農民起義軍
過程:
李自成在金縣殺了將官,帶著幾十個兵士一起投奔王左掛領導的農民軍,當上一名頭領。 明王朝派出的總督楊鶴看到起義軍越來越多,十分害怕。他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採用高官厚祿招降農民軍將領。王左掛禁不住誘惑,動搖投降了。李自成不得不另找隊伍。後來,他打聽到高迎祥領導一支隊伍起義,自稱“闖王”,就決心投奔高迎祥。 高迎祥聽到李自成帶兵來投奔,十分高興,馬上叫他擔任一個隊的將官,大家把他叫做闖將。
崇禎八年(1635年),明朝政府命洪承疇、朱大典兩面夾擊高迎祥軍。高迎祥與張獻忠等十三家聯合起來作戰,聲勢浩大,轉戰山西、河北等五個省,明崇禎皇帝徵調各省軍力,集中圍剿高迎祥等人。高迎祥等人在滎陽召開「滎陽大會」,商討對策。其中,有人認為明朝的官兵太強悍,應先回陝西老巢避一避。但李自成獨排眾議,他說:「只要有一個士兵肯拼命,都還能奮戰一下;況且我們有十萬大軍,敵人能奈我何?」
後來張獻忠與李自成不合,乃兵分兩路各自離去。之後,高迎祥在陝西一帶中了明軍埋伏之計,被捕殺害,李自成獨自殺出重圍。後來,眾人公推李自成作為高迎祥的接班人,仍號為「闖王」。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10月,李自成攻破潼關,殺死督師孫傳庭,占領陝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以李繼遷為太祖,建國號「大順」。
結果:
大順軍抵達居庸關,監軍太監杜之秩、總兵唐通不戰而降,十七日進高碑店、西直門,以大砲轟城,入午攻打平則門,彰義門,西直門。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率軍,崇楨帶著太監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宮,大臣皆己逃散,最後崇禎前往景山自縊,李自成下令予以「禮葬」,在東華門外設廠公祭,後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於田貴妃墓中。
山海關將領吳三桂於同年四月,向李自成開戰。後來吳三桂軍漸顯敗象,吳三桂便投降於清朝攝政王多爾袞,想藉兩軍聯合之力擊垮李自成。李自成招架不住,開始敗退,當逃到京城時僅剩三萬人。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勉強在北京稱帝,並殺吳三桂家大小三十四口,隔天又繼續逃亡,臨走前放火燒了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築,然後再由山西、河南兩路徹退。由於李自成節節敗退,再加上南明弘光帝的登基,使很多原本明朝舊臣故強又重回明朝陣營,這就使李自成越來越疑心猜忌、不信任部屬,而妄殺李岩,更導致民心盡失,埋下覆亡的種子。
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李自成在湖北遭清軍襲擊,節節潰敗。五月,在江西再敗,後來被忠於明朝的程九伯勢力殺死,時年僅39歲。由於屍首不知何處,因此對李自成的結局也有多種流傳,有說李自成兵敗後逃逸,隱居在湖南省石門縣夾山寺為僧,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圓寂;也有說李自成隱姓埋名跑到甘肅蘭州青城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