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為葫蘆科Cucurbitaceae植物西瓜Citrullus Lanatus Matsum. et NAKAI的果實。陶弘景注本草時在瓜蒂一項,曾提到「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者。」李時珍認為這就是西瓜,又說在五代之前,瓜種已入浙東,但無西瓜之名,因其未遍及中國的緣故。按《胡嶠陷虜記》記載:嶠征回紇,得此種歸,名曰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則南北皆有。因性寒而名寒瓜,因自西來而呼西瓜。西瓜之名出自元、明間的《日用本草》、《食療本草》等古籍,而西瓜在五代引種中國,當初稱為寒瓜,是否又名水瓜、夏瓜、青登瓜,則有待考證。西瓜品種很多,不只現代,古代其皮色即分青、綠,其瓤則有紅、白品種,其種子有黃、紅、黑、白色等品系,現在西瓜品類更無可計數了。 西瓜果皮、果肉、種子都可食用、藥用。 籽殼及西瓜皮製成「西瓜霜」專供藥用,可治口瘡、口疳,牙疳,喉蛾(急性咽喉炎),及一切喉症。 西瓜果肉(瓤)有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來治一切熱症、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發炎、酒醉。 西瓜皮用來治腎炎水腫、肝病黃疸、糖尿病。 西瓜子有清肺潤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籽殼用治腸風下血、血痢。 《本經逢源》記載:西瓜能引心包之熱,從小腸、膀胱下瀉。能解太陽、陽明中暍及熱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湯」之稱,白虎湯為漢傷寒論方,功能清熱生津,解渴除煩,即指西瓜皮與其同功之喻。而春、夏伏氣發瘟熱,覓得隔年收藏者啖之,如湯沃雪。 【療效】 西瓜在古今用於民俗治病和食療保健的資料甚豐。例如:
1.《松漠記聞》云:有人苦於目病,令以西瓜切片曝乾,日日服之,遂愈,由其性冷降火故也。
2.《隨息居飲食譜》云:食瓜腹脹者,以冬腌菜瀹湯飲即消。目赤口瘡用西瓜肉曝乾腌食之;唇內生瘡用西瓜皮燒研噙之;食瓜過多成病用瓜皮煎湯解之;口腔炎用西瓜皮曬乾,炒焦,加冰片少許同研末,用蜂蜜調塗患處。
3.糖尿病、尿混濁,用西瓜皮、冬瓜皮十六克,天花粉十二克,以水煎服。
4.高血壓用西瓜支乾品十三克,草決明子十克,以水煎代茶飲。
5.酒精中毒,酒醉後頭暈、煩渴,飲西瓜汁一碗。 【成分及效能】 西瓜果肉:含蛋白質、葡萄糖、蔗糖、果糖、蘋果酸、瓜氨酸、穀氨酸、精氨酸、磷酸、內氨酸、丙酸、乙二醇、甜菜鹼、腺嘌呤、蔗糖、蘿蔔素、胡蘿蔔素、番茄烴、六氫番茄烴、維他命A、B、C、揮發性成分中含多種醛類。 種子:含脂肪油、蛋白質、維生素B2、澱粉、戊聚糖、丙酸、尿素、蔗糖等。 西瓜果肉所含瓜氨酸、精氨酸成分,能增大鼠肝中的尿素形成,而導致利尿作用。種子含一種皂樣成分,有降血壓作用,尚能緩解急性膀胱炎功能。新鮮西瓜皮鹽醃後可作小菜。 西瓜生食能解渴生津,解暑熱煩躁。有「天生白虎湯」之稱,我國民間諺語云:夏日吃西瓜,藥物不用抓。說明暑夏最適宜吃西瓜,不但可解暑熱、發汗多,還可以補充水分,號稱夏季瓜果之王。在新疆哈密地方日夜溫差大,白天熱,夜寒冷,故俚語云:朝穿皮襖午穿紗,懷抱火爐吃西瓜。 【宜忌】 西瓜是最自然的天然飲料,而且營養豐富,對人體益處多多,但西瓜優點雖然很多,大量或長期吃副作用也不可輕忽。 明.汪穎《食物本草》云:西瓜,性寒解熱,有天生百虎湯之號,然亦不宜多食。李時珍《本草綱目》云:西瓜、甜瓜,皆屬生冷,世俗以為醍醐灌頂,甘露洒心,取其一時之快,不知其傷脾助濕之害也。 元.李鵬飛《延壽書》云:北人稟厚,食之猶慣,南人稟薄,多食易致霍亂。又云:防州太守陳逢原,避暑食瓜過多,至秋忽腰腿痛,不能舉動,皆食瓜之患也。 因此,中醫辨證屬於脾胃虛寒,寒積腹痛,小便頻數,小便量多;以及平常有慢性腸炎、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於虛冷體質的人均不宜多吃。正常健康的人也不可一次吃太多或長期大量吃,因西瓜水分多,多量水分在胃裡會沖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 西瓜變質後不可以吃,容易引起胃腸病而下痢。惟清.張璐《本經逢源》云:西瓜,甘寒降瀉。子仁甘溫性升,開豁痰涎之理是其本性。又引《相感志》云:食西瓜後食其子,即不噫瓜氣,其溫散之力可知。 過食瓜果類致使胃腸寒積腹痛者,酌服中藥理中湯可治。西瓜裨益於人雖多,慎記台灣民間俚語云:日吃西瓜,半夜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