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為什麼推介《涅槃經金剛身品》及《維摩經見阿閦佛品》??

2010-12-23 4:36 am
五祖為什麼推介《涅槃經金剛身品》及《維摩經見阿閦佛品》??請問五祖弘忍為什麼在《最上乘論》中推介諸行人緩緩尋思細心搜撿熟看《涅槃經金剛身品》及《維摩經見阿閦佛品》??(而六祖又為什麼推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詳情?具體原因?二品之義理?謝幫忙啊!=^_^=願閣下與一切眾生修持佛法,勇猛精進;福慧具足,悲智圓滿。^_^
南無阿彌陀佛......嗡 嗎 呢 叭 美 吽......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HA00574219/o/161012220642213872661500.jpg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HA00574219/o/161012220642213872661511.jpg

回答 (8)

2010-12-23 6:32 pm
✔ 最佳答案
問:
五祖弘忍為什麼在《最上乘論》中推介諸行人緩緩尋思細心搜撿熟看《涅槃經金剛身品》及《維摩經見阿閦佛品》??

佛友法安:

末淺見就答:
五祖於壇經傳法於六祖前曾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禪宗自達摩祖師東來.不立文字.以心印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後傳四卷愣伽經以印心。
心.真如.實相.本無生滅.本無動搖.如阿閦佛.取其真心不動意。
東方阿閦佛國正是.當時世尊於佛世時.勸出家僧眾.欲往生的國度。
詳見印順法師所著.淨土與禪。
最上乘論是接引上根利器之人.印心直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之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入於無餘涅槃.而心實無住於生死.涅槃二法中。
心證生死.涅槃.不二其性本空.不二而二。
緣起皆如幻故.入不二法無住涅槃。
心性無自性.故能含萬法.廣大如虛空.緣起千般用.緣滅歸如如。
所以五祖依於上意.故引用二經。
再舉三段論文問答以合之。

問曰:何知自心本來不生不滅?
答曰:
維摩經云:
如無有生、如無有滅。
如者,真如佛性,自性清淨。
清淨者,心之原也。真如本有,不從緣生。
又云:
一切眾生,皆如也,眾賢聖亦如也,一切眾生者,即我等是也。眾賢聖者,即諸佛是也。
名相雖別,身中真如法性,並同不生不滅。
故言皆如也。
故知自心本來不生不滅。

問曰:
何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經之宗?
答:
我及涅槃,二皆空故。
更無二無一 ,故無所學。
法性雖空,要須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
故涅槃經云:
知佛不說法者,是名具足多聞。
故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經之宗也。

問曰:
何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諸佛之祖?

答曰:
三世諸佛,皆從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後得成佛。
故知守本真心, 是三世諸佛之祖也。

問:
而六祖又為什麼推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答:
金剛經文短義深.愣伽經長義廣.金剛經內容離四相.破四見.善護念心.因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有為法如露亦如電.不可以音聲.身相見如來.更易讓眾生直契本心。
法無定法.佛無亦有說法.亦無有定法可說,法總以適眾者為優。
六祖之世.南北義學興盛.大經法華.涅槃.華嚴.愣伽非常流行.學人於經文多有琢磨.執於文字講說。
故六祖觀機逗教.化繁為簡.更易契心見性。
故推介金剛般若經.為傳心法要。

以上末學淺識心得分享.供佛友您參考~
阿彌陀佛~

無患子合十 2010.12.23


2010-12-23 23:21:44 補充:
請教為什麼近代有部份禪宗大德,特別著重 《楞嚴經》?
末學就所知作答:
民國以來.佛法只有兩宗興盛.禪宗與淨土宗。
而金剛經.彌陀經.文淺意深.真解者實屬有限.學佛人無聲聞乘阿含經的基礎.缺了學佛次第剛要.盡捨文字般若.與觀照般若。
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呵佛罵祖.不立文字.淨土宗.一句佛號.是總持法們。
結果佛法三藏.幾成廢墟。還好民初佛門龍象圓瑛法師專研愣嚴經.其:
1914年,圓瑛法師當選為中華佛教總會參議長。
1928年,被選為中國佛教會會長,並連任七屆,成為中國佛教界的領袖人物。

2010-12-23 23:22:35 補充:
續上頁~
圓瑛法師禪淨雙修.在佛學思想上,圓瑛法師以《楞嚴經》為核心,溝通天台、賢首、禪宗、淨土四宗,博大精深,熔各宗於一爐,會禪淨於一體,破除門戶之見,消滅宗派爭端。

愣嚴經是小部藏經.古大德言開智慧的愣嚴。
故今禪宗大德.為讓佛法更為紮實.故特別著重楞嚴經~

2010-12-23 23:49:21 補充:
《楞嚴經》之義意趣與上述諸經有何異與同??《
相同點.皆直指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為性定之法門。
不同點.愣嚴內容 .世出世間法相完整.次第清楚.雖皆會相歸性.但於十法界因緣果報.交待的清清楚楚.是上述諸經論所無有的。

2010-12-23 23:49:31 補充:
楞嚴經》與上述諸經又如何標指修行人入禪宗見性法門???
當下這一念能覺知的心性就是佛,經十方三世不易.不歷次第.直下承擔就是佛。
中國禪宗大部份是真常唯心.如來藏真如心之論點。
是愣嚴經同金剛經.最上乘論.及入禪宗見性法門之要。
金剛經.不同於諸經處.在於無住生心.生無住之心.顯然覺心無常.更近於阿含及般若經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中觀中道論述.和佛陀說法的原意。
維摩頡經入不二法和金剛經於此義理相近.但心包太虛.廣大萬千跟華嚴思想又拉近一些。
真細論斷.於此難盡全功.先就此擱筆.順祝法安~

2010-12-24 08:26:53 補充:
金剛經與維摩頡經末學認為.是覺性非常.非無常。
因為覺性為常.能覺心識無常.心識與覺性不即不離.不一不異.入不二法.便能慣通四家之說.合於佛法般若本意。
阿閦佛表性不動.其餘萬法隨緣如幻無常.非不動。
真俗二諦.無礙無執.真第一諦義。
末學所知有限.以上淺識供佛友參考~
還請大德不吝賜教~

2010-12-29 09:18:30 補充:
更正:
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010-12-29 09:21:16 補充:
更正:
法無定法.(佛無亦有說法).亦無有定法可說,法總以適眾者為優。
法無定法.(佛亦無有說法).亦無有定法可說,法總以適眾者為優。
2014-11-09 10:24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4-10-17 12:34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08-01 1:16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8-01 1:13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8-01 05:14:12 補充: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8-01 1:08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0-12-24 10:04 pm
讚嘆!心海易點靈佛友般若義~阿彌陀佛~

2010-12-24 14:09:39 補充:
~空無相~

~見無思~

~識無別~

~循發現~

~淨行事~

~義無量~


觀心自解愣嚴要義
2010-12-23 7:22 pm
因為《涅槃經金剛身品》《維摩經見阿閦佛品》楞嚴經 金剛經及六祖壇經等都是在說:

心的實相=如來[藏]性=無自性=空性

禪宗祖師及高僧說:心空即第歸

龐居士及李商英等開悟居士也只是悟得[心空] 而已

如果有一個實有的自體,那麼性空便不成立,緣起也不會成立,因果就更不會成立。

「如來藏非因緣非合和非自然」,〝如來藏〞正是在說〝空性〞,用我們的語文來解釋,緣起性空是一種形容詞;他是在形容描述,一切諸法都是依因仗緣而生,所以空無自體性;因為沒有自體性,才有可能隨眾緣聚合,幻化種種不同的相法與境界。如果諸法有自體,便有自相,便不須要假借因緣和合而生。也就是說,譬如你這肉身,是一色法,色法應該也要有自體、有自相,是不須要依因仗緣而有的;當諸法不須要依因仗緣而有時,因果也不會成立,因為有自體相,他也不會生滅,會恆久不變的存在。換過來說,如果如來藏是有自體的,那麼他與世間諸法(色心二法)是一點關係也沒有的,因為,所謂的自體,是獨立而有的,這就是緣起法所謂的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
所以,我上面強調,在方便權宜的情況下,佛世尊假立了一個自性體,讓你有所遵循,作為修法的憑依罷了。你的問題在於,第一,用文字去推敲非因緣非和合非自然:你必須重新的檢視這句話!如來藏就是指空性,這個空性,是指萬法的一種性質,所以當然不像生滅法,是隨因緣聚合散滅,因為他是指生滅的性質作用。這個性質,是隱伏在生滅相的外表下,他是一種內涵性質,如果修行人止息妄想,不作攀緣造意,透了一切諸法的本質空性,在這種狀態下,他當然不是自然而有的。
第二,如果是有一個真實可得的自體存在,你必要合理而圓滿的,能解釋一切法,與這個實有的自體,是什麼關係,怎麼生起?當然,你還必須處理所謂緣起所演生的問題,首要解釋的,就是因果。在緣起法的前題下,因果是從時空相上,去說緣起。也就是前一時空際會是因,後一時空際會是果。如果真的有一個實有的如來藏,就必須處理這些問題,否則,就是違反了緣起性空法則;而緣起性空法則,是在說明一切諸法的實相,實相就是實際狀態

維摩詰所說經

見阿佛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具足三明,與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彊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捨。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等諸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得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淨堂解:此[性空妙有]這四個字可以完全解說維摩居士所說的觀身實相

因為[性空]故[無常],無常故不住,所以觀自身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

因為[性空妙有遍處一切],所以觀自身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具足三明,與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

因為[性空妙有遍處一切 ],所以觀如來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彊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

因為[性空妙有遍處一切],所以觀自身本來就:無示無說。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捨。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等諸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得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



收錄日期: 2021-04-12 13:25: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222000016KK064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