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為何如此受到百姓擁戴?

2010-12-19 3:47 am

日本天皇為何如此受到百姓擁戴?


影響力何在?

(請別用維基百科

回答 (4)

2010-12-19 4:30 am
✔ 最佳答案
日本天皇的地位,只在明治維新後到二戰戰敗前維持了一段榮景。要說天皇被日本百姓擁載,那在今日的日本根本是完全不適用的。對今天的日本人來說,天皇系統變成一個裝飾品,和英國的皇室沒有太大的分別。今天的日本,不論是一般人或是內閣官員,都三不五時會批評皇室,甚至還發生過內閣官員喝醉之後,大鬧宮內廳的無禮事件。

日本天皇的地位,在源平合戰的時代結束,由源賴朝建立鐮倉幕府之後,就一落千丈,基本上就只是裝飾品。到了室町幕府,關東關西大亂鬥的時代更慘,天皇甚至必須拿著自己畫的字畫去賣,才能免於餓死。宮女甚至要上街拉客,才能免於餓死。
德川幕府的時候,皇室更是籠中的金絲雀。理論上來說,由武將建立的幕府,權力應該是來自天皇,但德川家康所制止的「禁中及公家諸法度」,卻嚴格規範了皇室舉公家(服事皇室的文臣)的行動。官位要怎麼產生,貴族要通婚要先向幕府報准,皇室與公家只能讀書玩樂,不能干預政治等等,這根本不是一個為人臣子的態度,明顯的是把皇室當幕府的狗。

一直到明治維新,幕府的權威掃地,皇室的威權才重振。但事實上,掌權的根本是軍閥與財閥,天皇仍然只是一個工具而已。最多就是丟一個首相的附署權給他,但實際上天皇根本不敢不簽。

日本人會重視天皇系統,主要是他們是個重視傳統的民族。尤其對老一輩的日本人而已,皇室是日本的象徵。而皇室在戰後,也算懂得潔身自愛,沒有鬧出過什麼重大醜聞,比起世界上現存的皇室要好得多。他們能存活至今,應該要歸功於他們的形象良好。

但今天的日本人,已經不是那種民智未開的民族。他們對天皇的態度,基本上就是定位成裝飾品,與日本的象徵。如果他們像英國皇室一樣醜聞不斷,只怕早就被趕下台了。尤其是一些左派政黨,他們早就看皇室不爽,一直想要找機會趕走皇室。因為,皇室的存在,本身就是右派的象徵。最積極的,就是日本共產黨。現在執政的民主黨,對皇室的無禮也是很有名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d4WzJ5JR8A
今年12月1日,日本國會開議。參眾兩院721名議員,只有330名出席。因為天皇會主持開議,這被視為非常不敬的舉動。其中共產黨以黨的名義缺席,而執政的民主黨議員,也大都缺席。

http://himiko1213.blog109.fc2.com/blog-entry-19.html
12月4日,皇室成員的秋篠宮夫婦來到國會旁聽,議員們大都起立致敬。但民主黨的幹事長岡田克也,很不客氣的對秋篠宮夫婦說:「請你們快點找地方坐下,你們一來害大家都不敢坐了!」

更扯的是,今年六月,民主黨的鳩山下台,管直人準備繼任首相,因為要請天皇舉行認證式之後,首相才會正式認命,並正式組閣。很不巧,預定的儀式日子,因為平成天皇剛好身體不適,就請宮內廳轉達,希望可以再讓天皇休養五天(延到6月10日舉行)。結果民主黨就很不爽,一直去盧宮內廳,最後被盧到受不了,平成天只好提前在6月8號主持認證式。
2010-12-20 2:29 am
http://books.sina.com/bg/funny/allembracing/excerpt/sz/rw/2010-09-20/0935273571.html

菊花王朝:日本天皇為何能夠萬世一系
[前略]
  歸根結底,是歷史讓天皇重掌大權,亦是歷史讓天皇披上了神聖的外衣。國力凋敝之時,人們都需要一個力量強大的絶對權威領導時政,安撫大家焦慮的心情,要打擊外敵,切忌自家陣腳大亂,而結合日本實際,天皇則是這一絶對權威的最好人選。天皇的神性有古老的史書為據,天皇在歷史上也曾執掌政權,把天皇推上神聖至高的地位,既有利於凝聚天下民心,又不妨礙對西方文化的學習。
  隨着近代天皇制的建立,日本國民的自卑情緒逐漸淡漠,既然日本是神居住的國家,日本人當然自認為是神的子民。明治維新後的強大,一系列對外戰爭的勝利,讓日本人對天皇的權威更加堅信。  幕府在日本的統治有數百年之久,在這期間,絶大多數天皇都小心謹慎地扮演着“神”的角色,遠離世俗百姓。因此,近代的天皇制的民衆基礎雖不能說絶對沒有,卻也是十分薄弱。而其之所以可以如此迅速地建立,並深深地影響了整個日本民族,除了要歸因於水戶派等日本學者在理論上的大肆宣傳,也和明治政府的教育政策息息相關。
  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在登基諭書中,就已經開始大力渲染天皇的神性。各地發布的諭書都稱天皇為神,是日本理所當然的主人,只是在此前的數百年間,日本紛亂不斷,北條、足利之輩趁亂作惡,奪取了理應屬於天皇的地方。而天皇在經歷了數不清的坎坷後,到今天依然保存着血脈。
[中略]
  大力興辦教育是明治政府最為後來的日本人稱道的維新內容之一,明治政府從很早就意識到要教化國民,讓天皇是神的觀念深入每一個日本人內心,沒有比教育更好的手段。當時教育的兩個重要內容,一個是傳播西學,一個就是皇權教育。
[中略]
  而到了19世紀90年代,愛國教育就完全被皇室教育取代,按照皇室教育的要求,身為日本國民,為源遠流長的皇運效力,是與生俱來的職責,也是人的基本道德。明治政府試圖用大力強化皇權神性的辦法保護日本的國體。
  為此,明治天皇還破天荒地從舒適的皇宮中走了出來,到全國各地看望他的子民,一來擴大自己的影響,二來考察皇權教育的效果,而在明治天皇之前,根本沒有哪任天皇這樣做過。明治天皇在位45年,外出體察民情便有90多次,平均一年出行兩次。
  一邊跪拜天皇,口口聲聲信仰神道教,一邊又虔誠膜拜外來神佛,是對天皇不敬的一種表現。為了進一步強化國民對天皇的崇拜之情,日本政府開始規範國民的日常習俗,佛教的盂蘭盆節,來自中國的乞巧節和端午節都先後被國家禁止,同時,和天皇相關的紀元節和天長節又被上升至相當重要的位置。
  日本人對天皇的崇拜,正是通過這些皇權教育手段,在近代才逐步形成的,可見天皇制的歷史並不悠久。
[中略]
  在日本人的潛意識裏,天皇不管是人是神,都是日本的象徵。戰後初期,國勢衰微,日本人開始剝去了天皇神聖的外衣,對天皇制進行深刻地反思,正如他們對國家、對傳統文化進行反思一樣。而隨着國力的恢復,日本人的民族自豪感也被喚醒,埋藏於他們心底多年的天皇情結也一齊蘇醒。戰後初年頽廢抑鬱的日本人根本想不到在幾十年後,90%的日本人都堅信日本是“優秀的國家”。明治初年,政府還要為樹立天皇權威制定節日,而戰後的日本人則根本無須國家號召,就對將天皇生日作為全民節日充滿期待。日本文化因為天皇的存在格外獨特。
2010-12-19 5:26 am
日本天皇在日本歷史上幾乎都是象徵性的領袖,要說受到百姓擁戴其實有點名不符實
=========================================

日本天皇制是日本政治發展過程中的一大特色,而日本天皇的影響力將會隨著時代遞嬗而越來越弱。其論證過程,首先將日本天皇制的發展分為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現代天皇制以及當代及未來天皇制,八世紀古代天皇制的形成代表著日本社會從奴隸社會邁入封建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與推進。但古代天皇制發展的過程當中並非天皇都有實權,權力在很長的時間內分別旁落到外戚、貴族以及武家幕府手中,直到明治維新天皇才又重新掌權。
2010-12-19 5:08 am
公證儀式 ≠ 認證儀式


收錄日期: 2021-04-19 23:44: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218000016KK066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