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波"...所代表的言外之意?

2010-12-16 7:27 pm
[Re: Congagement]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冷戰時期,對蘇聯.東歐共產集團.古巴以及中共等,立基於地緣政治考量,採行所謂的圍堵(Containment)戰略,力行從事軍事.政治.經濟等各領域的包圍與優勢獲得.不過,自1980年代後期起,有所謂的建社性交往(Constructive Engagement)之提議與聲浪,以促成共黨世界之"和平演變".經歷"蘇東波", 冷戰結束,美國對共黨大國:中國,轉為大力交往(Engagement)戰略,一方面,不僅希望將中國拉入當前國際建制當中,讓中國對外行為更具負責.行為意圖更加可預測;另一方面,更希望中國的經濟改革能促進政治改革.

[問題]
本文中"蘇東波"...所代表的言外之意?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D04509506/o/151012160212513872078770.jpg

回答 (2)

2010-12-16 8:04 pm
✔ 最佳答案
蘇共前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推行新思維,企圖以政治改革來推動經濟改革,隨着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蘇共的領導地位開始動搖,結果引致黑海流產政變,戈爾巴喬夫雖然復位,但已經無力維持蘇聯,各加盟國紛紛要求獨立,包括主體俄羅斯,結果蘇聯解體,此事曰「蘇東波」。
http://the-sun.on.cc/cnt/china_world/20091004/00427_001.html

東歐變天二十年本文重點

二十年前的夏天,一批又一批原本前往東歐旅遊的東德人,知道鄰近的匈牙利開放邊界,甘作難民滯留匈牙利,然後爭取機會逃亡往西方,揭開一九八九年東歐巨變的序幕。一九八九年的確是歐洲現代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匈牙利開放邊界、波蘭舉行公開選舉、捷克爆發「天鵝絨革命」、柏林圍牆倒塌,而那一年是在羅馬尼亞爆發血腥革命、獨裁者壽西斯古被處決的震撼消息中迎來了聖誕節的。此後兩年,蘇聯解體,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的共產政權亦走進歷史,影響世界達半世紀的冷戰時代終於畫上句號。

計劃經濟徹底失敗
促成東歐巨變的因素很多,從政治角度來看,大多數東歐共黨政權都是二戰末期蘇軍席捲歐洲,乘機在中、東歐各國安插共黨分子,並利用蘇聯佔領軍的影響力,干涉他國內政而建立的。可見這些共黨政權都不是經過真正革命過程而成立,缺乏認受性,其存在基本上依賴蘇聯的支持。在漫長的冷戰歲月,包括東德、匈牙利和捷克都發生過大規模反蘇運動,最終因為蘇軍和華沙集團的軍事干預而被鎮壓下來。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戈爾巴喬夫主政,不願跟西方鬥下去,也不想繼續無條件支持東歐共黨政權,導致各共黨政權在形勢改變、引發空前群眾運動的壓力下紛紛倒台。

一九八九年東歐變天除了從政治角度理解外,經濟因素實在極為重要。東歐共黨政權的垮台,可以被理解為蘇聯式計劃經濟徹底失敗的必然結果。計劃經濟完全打破市場機制,一國之經濟受到政府的支配,國家通過行政手段決定生產甚麼、生產多少,也沒有依照供求關係決定物價。東歐的經濟計劃側重生產資料的製造,漠視消費品供應,在社會上構成幾乎永久性的短缺狀況,人民生活水平偏低。但生活水平低落本身並不直接造成經濟崩潰,因為在計劃經濟制度建立初期,由於國家大量投入人力、資源等生產因素,蘇聯和東歐國家曾經歷過一段高速增長時期,人民生活水平亦有所提高。筆者不盡同意計劃經濟引致平均主義,人們因而缺乏生產動力,所以競爭力不足。計劃經濟的死穴是未能跟世界經濟接軌,國家缺乏貿易、資金和技術,不能不斷提高生產力,結果逐漸被資本主義世界拋離。

改革開放政策正確

到了八十年代末,整個經濟互助委員會的全球貿易額佔有率只相當於同期的台灣,密封的東歐集團經濟停滯不前。經濟底子比較厚的東德和捷克,五、六十年代在生產技術和生活水平上仍較接近西方,但它們因為不能及時在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紛紛轉向電子和資訊產業為主導時提高生產力,滯留在機械工業時代,自然不進則退。可見中國和越南等國及早推行改革開放政策是正確的。

2010-12-17 11:13:27 補充:
是"蘇東波"而非"蘇東坡"耶,波是指波浪,有擴散、席捲及波及之意,到底是出自香港又還是大陸就不清楚了。


柏林圍牆倒下是"蘇東波"效應,東西德統一也是同一原因,東德獨裁者昂納克失去蘇共的支持,根本無力去維持東德政權,結果要下台並流亡智利,而東德亦要被西德統一。波蘭恐怕統一後的德國會向波蘭索回二戰後割給波蘭的土地,向統一前當時的西德統理科爾(Helmut Kohl)游說,但科爾表示,他只能代表西德而非統一後的德國答應不向波蘭索地。


南斯拉夫解體則跟"蘇東波"無關,主因是種族問題,塞爾維亞一族獨大,控制南斯拉夫聯邦政府,結果引發各共和國爭取脫離聯邦獨立。
2010-12-17 4:30 pm
很簡單
意思就是: 蘇聯、東歐、走下坡的意思!
但也有學者說成是“蘇聯、東歐、波蘭”的政治解體
不過意思其實都一樣(波蘭也算東歐)


所以因為蘇聯和東歐都走下坡了
也無冷戰之必要
才會說“經歷蘇東坡,冷戰結束”

而這個“蘇東坡”
也稱為蘇東坡效應
簡單的說
從1985年戈巴契夫擔任蘇聯總書記後
他開始改革
並且減少對東歐國家的控制(蘇聯本是老大哥)
所以導致1987~1989年之間
東歐各國(以前被蘇聯控制的小國)開始出現民主改革
也脫離蘇聯共黨的主導而獨立
*順道說!此時也是德國統一的時間(只不過和“蘇東坡”無關)


而這一連串的東歐共產國家解體還有蘇聯自己的崩解
形成一股“蘇東坡效應”
也就是影響其他的共產國家也跟著解體的意思
大部份都發生在東歐(東歐即共產國家大本營)
補充一個:有學者在感歎中國這個大共產國沒跟上“蘇東坡效應”,指的就是這個



這樣應該不難理解了
希望幫到你



參考: 自己是歷史系學生


收錄日期: 2021-04-19 23:42: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216000015KK0212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