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量化寬鬆是一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以提高貨幣供應,可視之為「無中生有」創造出指定金額的貨幣[1],也被簡化地形容為間接增印鈔票。其操作是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購入證券等,使銀行在央行開設的結算戶口內的資金增加,為銀行體系注入新的流通性。「量化寬鬆」中的「量化」指將會創造指定金額的貨幣,而「寬鬆」則指減低銀行的資金壓力。[2]中央銀行利用憑空創造出來的錢在公開市場購買政府債券、借錢給接受存款機構、從銀行購買資產等。這些都有助降低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和降低銀行同業隔夜利率,銀行從而坐擁大量只能賺取極低利息的資產,央行期望銀行會因此較願意提供貸款以賺取回報,[3]以紓緩市場的資金壓力。當銀根已經鬆動,或購買的資產將隨着通脹而貶值(如國庫債券)時,量化寬鬆會使貨幣傾向貶值。由於量化寬鬆有可能增加貨幣貶值的風險,政府通常在經歷通縮時推出量化寬鬆的措施。而持續的量化寬鬆則會增加通脹的風險。
刺激貸款在部分準備制下,銀行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準備金,其餘的資金可作貸款之用。從量化寬鬆的過程中增加的存款,銀行可通過借貸,再創造出更多的貨幣供應,即存款倍數效應(deposit multiplication)。例如,假設存款準備金的要求是10%,量化寬鬆每創造$10,000,可產生的最終貨幣供應為$100,000。量化寬鬆向本土銀行同業市場提供充足流動資金,大大降低借貸成本,最終期望所有借款人都能受惠,以支持整體經濟運作。一般來說,量化寬鬆可支持整體經濟,並「有助紓緩或遏抑經濟逆轉的影響。」[4]雖然被形容為「開機印鈔票」,但量化寬鬆通常只是調整電腦帳目。[1]一個國家要實行量化寬鬆,必須對其貨幣有控制權;所以,舉例,歐元區個別國家不能單方面推出量化寬鬆政策。
以減息來增加貨幣供應行不通的時候,央行便可能推出量化寬鬆措施;通常在利率接近零的時候出現。其中,日本銀行於2000年代初期實行量化寬鬆以對付通縮[5]。針對2007年開始的環球金融危機,美國聯邦儲備的伯南克以量化寬鬆手段應付。英國也同樣以量化寬鬆作為金融政策以減低金融危機的影響[6][7][8]。
對股市影響:
個人看法,短空長多
股市瞬息萬變,還要配合政府政策,籌碼分析,祝您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