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答
羅漢共分四果:
初果須陀洹:
破身見結、疑結、戒禁取見結。
二果斯陀含:
破身見結、疑結、戒禁取見結,但貪嗔癡三毒已很薄弱。
三果阿那含:
破身見結、疑結、戒禁取見結、嗔結、欲愛結。
四果阿羅和:
破身見結、疑結、戒禁取見結、嗔結、欲愛結,
色愛結、無色愛結、我慢結、掉舉結、無明結
若見於:雜阿含經卷三十另有所說。
雜阿含經說:
「若一切漏盡,欲有漏心解脫(超欲界),色有漏心解脫(超色界),無明有漏心解脫(超無色界),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
(2)戒定慧與四果的關係
雜阿含卷二十九 說:
「初果及二果聖者,以持戒為滿足,律儀具足,少定少慧;
三果聖者戒定具足,智慧轉增;
四果聖者,學戒滿足,學定滿足,學慧滿足。唯有在定慧二者平等證覺下,才能完全斬斷上界煩惱——五上分結,超脫三界。」
五上分結即:
1、對色界禪樂的愛著,
2、對無色界空定的難捨,
3、不受二界眾生掉動心念的影響而退失禪定,
4、超離二界眾生自恃凌他憍慢之心,
5、永斷色界無色界二界地內痴闇無明之心。
(3)綜合四果修證次第
初果聖者斷「身見、戒取、疑」三結,
二果聖者不僅三結斷,而且「貪瞋痴薄」,
三果聖者則將「身見、戒取、疑及貪瞋等」欲界的五下分結煩惱全數斬斷,心跡徹底超出欲塵動靜二相束縛範圍;而當三果聖者在進修中,將色界、無色界二界界地內的所有痴暗無明之心(即五上分結),悉數拔除時,頓時身心便得到大自在、大解脫,能以大自在的解脫慧力,轉換四大,將色身出水出火……,印證「色空不二」「心色無礙」的道理。
(4)心解脫、慧解脫與俱解脫
在阿含經中,提及阿羅漢有心解脫、慧解脫及俱解脫三種名詞。事實上,心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及俱解脫阿羅漢三者本是一體的。
什麼是心解脫?即修行者於日常動靜之間,內心依定慧之力斬斷貪、瞋、痴,從煩惱障中解放出來,獲得心自在的境界。
什麼是慧解脫?依中阿含卷二十四 說:「……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慧解脫。」
所謂七識住 ,
即人界、欲界天(合為一類識住眾生),
色界中之梵天、晃昱天、遍淨天三類識住眾生,以及無色界中的無量空處天、無量識處天、無所有處天三類識住眾生。
此七類眾生,皆因住著於「識」,所以生生世世在三界中受生,輪迴無期。
什麼是二處知如真 ?
二處者,其一指無想天,
其二指非有想非無想處天。
意思是說,慧解脫者,以慧觀之力,證悟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各界眾生識生、識集、識住、識異的情形。所以能一心求出三界,心不染看於識,在獲證解脫智慧後,自知自覺:「我從此生起不再受後有身。」故稱為慧解脫。或說其在尚未超脫三界時,便先自知自覺「我從今生起不受後有身」,而稱此為慧解脫者(見雜阿含卷,十四) 若依此說,可知心解脫、慧解脫、俱解脫三者,只是「依阿羅漢證果的時機不同而有區分」(見阿含經止觀)。
又什麼是俱解脫 ?依中阿含卷二十四 說,俱解脫者,經過色界四禪定,無色界四空定等八種層次的禪定修持,而超脫此八種禪修境界(八解脫),在現身中自覺自證:我此刻已貪瞋痴永盡(心解脫),已依慧觀之力斬斷三界煩惱障(慧解脫),成就阿羅漢果,獲得六種神通。
經文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慧解脫者經過「色界、無色界」禪定的修持,而超脫四禪八定,證果解脫。但是由阿含經所說了脫生死的方法,可以得知,一個修行者,成就阿羅漢果的先決條件,一定要定慧等持,定多慧少,或慧多定少,都不能慧證解脫。依阿含經說,絕對沒有不修禪定而直接從聞思慧證果或世智辯聰證果的阿羅漢,當知修慧是建立在禪觀之中。
「慧解脫者必得心解脫 」,一個心地污穢,不從禪觀下手修定的求道者,是不可能獲得清淨明利的出世智慧,自覺自證「我從此生起不受後有身」。相對的,若不依慧觀之力,單憑禪定修持,貪瞋痴不可能斷盡,貪瞋痴不斷,不可能獲證心解脫,成就阿羅漢果。
如雜阿含經說:「聖弟子修習於止(定),終成於觀(慧),修習觀(慧)已,亦成於止(定)。一個欲求解脫的修行者,一定要上觀俱修,定慧等持,才能獲證諸解脫境界。」
又如前述雜阿含經說:「一個阿羅漢,一定要無漏『心解脫』)貪瞋痴斷盡),才能以解脫智慧(慧解脫)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
所以說,慧解脫者必得心解脫,心解脫必由慧解脫而建立,淨土中的阿羅漢,即是具備心解脫、慧解脫的證道者,由心、慧「俱解脫」,而自知自證「我從此生起不受後有分段生死之身,進一步以「變化身」而度眾生。
以上供大德參考!
阿彌陀佛!
無患子合十 2010.12.04
2010-12-05 00:09:17 補充:
內文補充:
五下分結:
三界中,欲界之結惑,曰:下分結。立五結。
一、 貪結:貪欲之煩惱。
二、 瞋結:瞋恚之煩惱。
三、 身見結:我見之煩惱。
四、 戒取結:取執非理無道邪戒之煩惱。
五、 疑結:狐疑諦理之煩惱。
此五惑於欲界而起者,且為之不能超脫欲界。故謂之”下分結”。
五上分結:
於色界、無色界起之。且為之不得離色界、無色界。故謂之上分結。
一、 色愛結:貪著色界五妙欲之煩惱。
二、 無色愛結:貪著無色界禪定境界之煩惱。
三、 掉結:二界眾生心念掉動,而退失禪定之煩惱。
四、 慢結:二界眾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煩惱。
五、 無明結:二界眾生癡闇之煩惱。
2010-12-05 00:11:12 補充:
參閱: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頁:二二六三
2010-12-05 08:48:46 補充:
覆001:
依維基百科:
斷惑究竟的修行者,斷「五順上分結」〈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即可證入阿羅漢果。證入阿羅漢果的聖者,將會自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阿羅漢的功德,名為六恆住。在面對六塵時,恆常不動,「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1]。一切外境,「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2]。
得三明六通。
部派佛教時將阿羅漢分為兩大類:
1.慧解脫阿羅漢
2.俱解脫阿羅漢
但是否有慧解脫阿羅漢仍存爭議,如聖典所記載的解慧脫,說明阿羅漢慧解脫,與聖典之道次比對,阿羅漢為慧與心俱解脫而不受後有,相對初果為於聖道如實知見,離無明斷三結,故有慧解脫即初果的說法。
2010-12-05 09:00:05 補充:
修行次第:
種類不一.
有四念處.安般念.五停心觀.一十六心.三十七道品.依四正信.八正道得四不壞淨.得證四果阿羅漢。
總之:
依戒定慧三無漏學.定慧等持.斷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
得四果阿羅漢。
亦有稱入聖流即稱初果羅漢。
總依斷煩惱多寡而分四位次。
2010-12-07 08:45:16 補充:
隨喜讚嘆~
常灝大德所說甚好~
2010-12-07 09:55:27 補充:
末學認同常灝大德所說~
善知識~
2010-12-07 20:11:31 補充:
感謝諸位佛友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