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有咩暴政

2010-11-27 1:33 am
秦始皇有咩暴政!!^o^

回答 (3)

2010-11-27 1:38 am
✔ 最佳答案
Q : 秦始皇有咩暴政
A :秦始皇被某些人評價為專制獨裁、橫徵暴斂、嚴刑峻法、生活奢侈的君主,成為中國文化中代表暴君的符號。秦朝在統一中國後只歷14年即告覆亡,而且也開啟了中國兩千餘年的君主中央集權統治,許多人認為是始皇之過。 先秦以前「百家爭鳴」的文化、思想大爆發的情況自秦之後滅跡。秦朝以高度組織化的政府機構來管理人民和資源,而且使用嚴酷的刑罰來保證政令的實行(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要被全部處死是陳勝吳廣率民夫揭竿起事的直接原因)。秦始皇推行的是「以法治國」的法家學說,而從漢武帝以後的中國歷代統治者,都推行以仁愛、中庸為核心的儒家學說。而且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極端措施,得罪了天下士人(即知識分子階層)。因此,秦始皇常作為負面典型出現在各種散文、史籍中。秦始皇的建築工程,包括秦長城、秦馳道、靈渠、阿房宮及秦始皇陵等,規模均極為龐大,動輒勞動舉國人口興修,不少文獻均斥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從現在考古發現的阿房宮遺址以及秦皇陵來看,當年佔用了大量的勞動力和物資來滿足秦始皇的個人虛榮感。但另一方面,一些工程也使各地的交通進一步發展,有助日後交通、經貿、國家安全以及各民族之交融。故此,這些工程是功大還是過大,一直是史學家的爭論點。對於長城,有人指出當時所修築的長城,並非今所見之長城(今長城主為明朝時所修建),秦長城主要目的是標名與匈奴的防衞基準界線,,始皇仍遣蒙恬發兵三十萬攻擊匈奴,後人對此的評價是:「興兵遠攻,貪外虛內,務欲廣地,不慮其害」。蒙恬死後沒多久,匈奴便輕鬆跨過秦長城,不但收復了原來的失地,並且佔領了燕、代等郡。可見,長城本身在後世抗擊游牧民族的戰爭中是否有意義還屬爭議話題,但至少在秦始皇時代的作用除了虛耗國力以外,作用微乎其微。秦始皇滅六國過程中將所滅國家宮女充實到自己宮中(《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 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衤復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鍾鼓,以充入之。)秦始皇死後,秦二世下令將宮中沒有子女的宮女全部殉葬,在秦始皇下葬後又關閉墓門囚禁了工匠(《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 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由以上兩段可想知給秦始皇殉葬的宮女和工匠真正是「不計其數」。執行的是秦二世,焉知不是秦始皇的意思?另外,目前考古發現秦皇陵大量分佈有陪葬坑、殉葬坑、從葬坑。從陪葬坑裡發掘了珍禽異獸坑和銅車馬坑,通體彩繪並裝飾有大量的金銀,製作相當華麗精美。殉葬墓里的殉葬者有男有女,是被殺戮後一齊掩埋的。從葬坑排列密集有序,坑裡埋有跪坐的陶俑和馬骨,大約是宮廷的馬廄和養馬的僕役。秦政暴虐可見一斑。歷代文人對秦始皇大加批判的不乏其人,例如:西漢思想家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周王序得其道,千餘載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能長。由是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卷006·秦始皇本紀》中寫道:「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併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唐朝文學家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評論:「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http://zh.wikipedia.org/zh-hk/%E7%A7%A6%E5%A7%8B%E7%9A%87
參考: Hope I Can Help You ^_^
2010-11-27 2:18 am
秦始皇是有缺點和錯誤的。他的缺點和錯誤主要有四點:

(一) 施行急政
在統一全國後,不給老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隨即開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活動,如築秦陵、建阿房宮等。

(二) 賦役繁重
為了施行急政,不斷向老百姓徵發徭役,增收賦稅,結果使賦役的數量遠遠超過了人民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了人們的不滿。

(三) 用刑嚴酷
對人民防範過嚴,對犯人用刑太重,在社會上造成恐怖氣氛。

四)箝制思想
焚書坑儒,迷信神仙,影響了學術文化的發展。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繼承了他的缺點,寵信趙高,指鹿為馬,倒行逆施,引起了農民起義,加速了秦朝的滅亡。秦始皇雖然有缺點和錯誤,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對他進行全面的否定。
2010-11-27 1:40 am
一、徵歛無度,賦稅奇重:為了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與工程建設
      ,滿足窮奢極慾之生活,始皇不惜對民眾課以重稅,使
      有秦一代『力役三十倍於古,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
      於古』,全國出現『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
      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政』《漢書.食貨志》
      的嚴重狀況,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馬之衣,食犬
      □之食』。

  二、好大喜功,濫用民力: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連年大
      興土木、四處征戰,內則修馳道、開靈渠、築長城,外
      則伐匈奴、征百越,每項工程或每次征戰,均須役使浩
      大之民力。特別是始皇為了自己之奢慾,在首都附近造
      阿房宮、修驪山墓,所耗民伕竟七十萬人以上。據估計
      ,當時服兵役之人數遠超二百萬,佔壯年男子的三份之
      一以上。如此重稅苦役,實非百姓所能忍受。

  三、嚴刑峻法,民怨鼎沸:秦自商鞅變法以來,法令即十分嚴苛
      ,一人死罪誅及三族,一家犯法鄰里連坐,百姓動輒被
      罰充苦役或慘遭酷刑。到秦始皇時,更一味『專任獄吏
      』,把嚴刑峻法推至顛峰。《漢書.刑法志》有載:『
      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增加肉刑大辟,有
      鑿顛、抽脅、鑊烹之刑。至於秦始皇兼吞戰國,遂毀先
      王之法,滅禮誼之官,專任刑罰,躬操文墨,晝斷獄,
      夜理書,自程決怨,潰而叛之』。其酷刑之名目,諸如
      搒掠、謫戌、籍沒、黥為城旦、連坐、腰斬、車裂、梟
      首、戮、阬、磔、鑿顛、抽脅、鑊烹、具五刑(黥劓,
      斬足,笞殺,梟首,棄市)、族、夷三族(父母、兄弟
      、妻子)等等,不一而足。

  四、箝制思想,焚書阬儒:秦始皇還把嚴刑峻法施之於思想領域
      ,大肆統制思想,禁錮思想自由。公元前二一三年,丞
      相李斯上書曰:『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
      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
      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
      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曰不燒,黥為城
      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
      ,以吏為師。』(《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完全
      採納之,此即著名之『焚書令』。次年,因一些代秦始
      皇求長生不死仙藥的方士口出謗言、非議朝政,又相邀
      逃亡,始皇乃令御史偵查首都之儒生方士,逮捕其中之
      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
      (《史記.秦始皇本紀》)。後『又令冬種瓜驪山,實
      生,命博士諸生就視,為伏機,殺七百餘人』(《文獻
      通考.學校考》)。


收錄日期: 2021-04-28 13:30: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126000051KK006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