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族皇帝

2010-11-21 12:52 am
請問出身鮮卑族的皇帝,崇尚漢文化.將首都南遷至洛陽,
並改姓為元的的皇帝是那一個.

回答 (4)

2010-11-21 1:04 am
✔ 最佳答案
是 北魏的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即拓跋宏,鮮卑族人。即位時只有五歲,由具有漢族血統的馮太后主政。北魏孝文帝受到馮太后的影響,非常喜歡漢人文化,為了融合胡人、漢人文化,以便以後統一中國,進行了許多重大的改革,稱為「漢化政策」。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一、遷都洛陽:

北魏原本的首都在平城,北魏孝文帝認為平城缺糧、人口稀少、離南方太遠,想要向南進攻實在遠,而洛陽經濟富厚,又有運河可以四通八達,理應遷都,但北魏孝文帝卻遭到群臣極大的反對,於是他只好以南征為藉口,率領軍隊、文武官員南下,到洛陽就停止,隔年正式定都洛陽,也展開了一連串的漢化運動。

二、各項漢化:

穿漢服:北魏孝文帝自己以倡導衣冠禮樂的「哲王」自居,他本人換上漢族帝王服飾,也規定下面文武百官都穿上漢服。


說漢話:凡官員三十歲以下者都須斷絕說鮮卑話,大家來學漢語,如果還是說鮮卑話的官員就免職。


通婚:鼓勵漢、胡之間通婚,自己也娶漢族女子為后,希望消除胡漢之間的距離。


改用漢姓:凡帝室及功臣文武百官皆改為漢姓,如拓跋改為元、獨孤改為劉、拔列改為梁等。


推廣文教:設各種學校,國子學、太學、四門小學,並徵求許多貴重散落的書籍來充實國家的圖書館,藉此提倡文教風氣。

孝文帝的漢化規模很大,推行的速度、角度都很廣很大,反對阻力是無法避免的,漢化的結果雖然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胡漢界限消弭,但也有缺點,如不願漢化的鮮卑人使國家有分裂的情況,而且許多漢化的鮮卑人也感染了文弱奢侈的風氣,造成對整個國家不良的影響,因此北魏孝文帝漢化政策的推行有好也有壞。
2010-11-21 1:19 am
這一位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C%97%E9%AD%8F%E5%AD%9D%E6%96%87%E5%B8%9D

北魏孝文帝元宏(467年-499年),本姓「拓跋」,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499年在位),後改姓「元」,在位29年,享年33歲,諡孝文皇帝。元宏即位時只有5歲,由祖母馮太后執政。馮太后是漢人,對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進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響。太和十七年(493年)親政後,秉承馮太后的政策,繼續進行了改革,而且做得比馮太后更大刀闊斧。他先整頓吏治,立三長法,實行均田制;然後於494年,他先「南伐」為名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規定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遷洛鮮卑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姓為漢姓,自己也改姓「元」。並鼓勵鮮卑貴族與漢士族聯姻,又參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並嚴厲鎮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處死太子恂,這一舉動使鮮卑經濟、文化、社會、政治、軍事等方面大大的發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史稱「孝文帝中興」。孝文帝廟號高祖。然而孝文帝以後,北魏朝政日益腐敗,僅僅40年,北魏王朝就滅亡了。

2010-11-20 17:20:31 補充:
內容
孝文帝改革,主要為以下內容:

遷都
漢化的第一步就是遷都洛城,《魏書‧任城王雲傳》記載洛陽「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是個好地方,且在經濟及戰略上來講,又可以通鑿運河,《魏書‧李沖傳》中孝文帝言:「朕欲從此通渠於洛,南伐之日,何容不從此入洛,從洛入河,從河入汴,從汴入清,以至於淮?下船而戰,猶開戶而鬥,此乃軍國之大計。」

2010-11-20 17:20:37 補充:
習慣與文化
1.首先改變衣著與遷居洛陽的鮮卑人籍貫,不得再稱「代人」,須改稱「河南洛陽人」,且死葬洛陽,《魏書‧高祖紀下》云:「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又「太和十九年……詔遷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於是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這樣一來便可絕代人故土之戀;反之,若不如此,鮮卑終無法成為中原士族。
2.接下來,孝文帝實施漢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將語言改變,規定不再說鮮卑複合語,而須改說單音節的漢語,《魏書‧咸陽王禧傳》記載孝文帝言:「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隨著語言改變,姓氏也隨之改變。

2010-11-20 17:20:51 補充:
政治方面
1.「班祿制」: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奪制」,官員俸祿乃從戰爭中掠奪他人財物,後來國家漸漸安定,官員間貧富差距漸大,貪污成風。故此孝文帝仿效漢人的班祿制,官員每季定時發薪。
1.「三長制」:北魏初年,戶籍制度沿用「宗主督護制」,平民百姓大多因為生計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為宗主的私人財產,中央政府不但難以收稅,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孝文帝制定「三長制」,以五家一鄰,五鄰一里,五里一黨,重新整理戶口,方便稅收。
1.「均田制」:「均田制」配合「三長制」而行,計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使平民百姓安居樂業。同時,推行「均田制」,亦可視為北魏政權由遊牧業躍進為農業的過程。

2010-11-20 17:21:08 補充: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D%9D%E6%96%87%E5%B8%9D%E6%94%B9%E9%9D%A9
2016-12-23 9:38 pm
北魏孝文帝元宏(467年-499年),本姓「拓跋」,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499年在位),後改姓「元」,在位29年,享年33歲,諡孝文皇帝。元宏即位時只有5歲,由祖母馮太后執政。馮太后是漢人,對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進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響。太和十七年(493年)親政後,秉承馮太后的政策,繼續進行了改革,而且做得比馮太后更大刀闊斧。他先整頓吏治,立三長法,實行均田制;然後於494年,他先「南伐」為名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規定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遷洛鮮卑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姓為漢姓,自己也改姓「元」。並鼓勵鮮卑貴族與漢士族聯姻,又參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並嚴厲鎮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處死太子恂,這一舉動使鮮卑經濟、文化、社會、政治、軍事等方面大大的發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史稱「孝文帝中興」。孝文帝廟號高祖。然而孝文帝以後,北魏朝政日益腐敗,僅僅40年,北魏王朝就滅亡了。
2010-11-21 4:14 am
早在馮太后掌政時代,馮太后已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國家規模,如在太和九年(485年)推行均田制,把之前因為戰亂而遺下的無主荒地按制度分給存活的農民,一部分可永久擁有,一部分則身死後交還公家。又施行租調制,農民按制度上數字,定期向朝廷納稅。孝文帝親政後更在文化上開始修整,在風雨飄搖之中的背景下為了維持和鞏固政權,進行了許多大刀闊斧的改革,即後世之所謂孝文漢化,其舉措大略如下:一、遷洛陽:孝文帝以舊都平城為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邑為歷史名都,物富民豐,交通便利,便於經略海內,控制中原,魏太和十七年(493年),以南伐為名,進駐河洛,定為京師。遷都洛陽後,戎裝以外,官民皆著漢服。二、改漢姓:《魏書‧官氏志》記載了一百一十八個胡人改姓的例子,如皇族拓跋氏改元姓、步六孤改陸姓、賀賴氏改賀姓、獨孤改姓劉。三、斷胡語:凡三十歲以下官員一律使用漢語,如果仍用鮮卑語,即降爵黜官。四、通婚姻:鼓勵與漢族世家通婚,並從己身開始迎娶漢族士族女子。五、重教育:祀孔子,尊儒教,尋古書,設立太學、小學。自此胡漢界線開始逐漸消弭,對當時和後世發展意義非凡。


收錄日期: 2021-05-01 14:13: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120000016KK0557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