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
齊白石(同治二年十一月廿二(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6日),是當代中國著名的中國國畫畫家。原名齊純芝,號渭清,祖父取號蘭亭,老師取名齊璜,號瀕生,別號寄萍老人﹑白石山人,人常將「山人」二字略去,故後常號「白石」。
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今湖南省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農民家庭,14歲起作木匠,雕花手藝出眾,結識當地文人請教,自學詩、書、畫、篆刻,27歲兼做畫工,40歲以後到南北各地遊歷,飽覽名山大川,1917年移居北京,以賣畫刻印為生,晚年實現「衰年變法」,在學習石濤、朱耷、徐渭的基礎上,吸收吳昌碩的技法,終於自創一家,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一席地位。
齊白石強調「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在篆刻方面自稱「三百石印富翁」。晚年仍然細心觀察蝦、蟹、青蛙的游泳姿態,他的畫自成章法,人物、山水、花鳥、草蟲、蔬果、玩具都可入畫,但自有其獨特的格調,和20世紀世界繪畫藝術的發展方向相符,雖然有許多人認為他的繪畫技法簡單,而臨摹學習,但模仿不出他的格調。
1953年他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同時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授予他共和國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的榮譽狀。1954年被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他為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的獲得者。1957年在北京去世。享年94歲,生命最後時刻仍握筆作畫。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D%90%E7%99%BD%E7%9F%B3&variant=zh-hk
齊白石的書畫藝術
齊白石(1863─1957),原名純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別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相潭人。早年家貧務農,十一歲時學作木工,后改學做雕花木工,兼作畫工,能繪衣冠傳神像。二十七歲後,結交當地文人學習繪畫、詩文、篆刻、書法,以賣畫、刻印為生。四十歲後,曾五度遠遊,七、八年間行蹤遍及半個中國。大陸山川給予他無限的滋養,豐富了畫家的胸襟。並於家鄉親自種植花卉果木,養鳥養蟲,反覆觀察描寫,掌握其形神。五十五歲定居北市,專業賣畫、刻印為生。在藝術上常與大師們相切磋,六十歲後畫風遽變:融合傳統寫意畫和民間繪畫表現技法,形成獨特藝術風格。1927年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49年先後擔任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全國人大代表,並於1955年獲得國際和平獎,1963年被評為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我從事書畫鑑定和研究工作已三十多年,在對近代藝術作品研究過程中,親眼目鑒了大量齊白石的不同時期作品大約不下幾千件。今天,我就把對齊白石先生的繪畫、書法、篆刻等藝術從幾個方面、不同時期的特點,結合我個人的實際體會向大家介紹一下。因為齊白石先生一生活了九十七歲(實際九十五歲,時間長,作品多,仿假也多,下面我就分幾個階段來談一下齊白石先生的繪畫藝術特點。
繪畫方面
齊白石是一位受當代、古代畫家影響而在繼承古代繪畫藝術基礎上大膽創新的畫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別出新裁,平易近人。以寫實為主,取材都是自己接觸或親眼見過的,沒見過的從來不畫,一生堅持生活的藝術。
因齊白石從二十七歲到九十七歲,從事繪畫的時間長,分五個階段來分析齊白石繪畫的師承和特點:
(一)二十七歲至四十歲為臨摹階段。
(二)四十歲至五十六歲為早期階段。
(三)五十六歲至六十五歲為變法階段。
(四)六十五歲至八十八歲為中期成熟期。
(五)八十九歲至九十七歲為晚期階段。 臨摹階段
四十或以前,主要是在家鄉湘潭一帶學習繪畫。二十六歲拜蕭薌核、文少可學畫人物、肖像,也畫山水人物。二十七歲拜胡沁園,學繪工筆、花鳥、草蟲;跟譚荔生學山水。此時期主要是以學畫工筆臨摹為主,繪畫的立意上、布局上、用筆上、設色上都很注意法度,處處合於規矩,這階段為打基礎階段。三十六歲拜文人王湘綺為師,學作詩文,成為他生活和藝術道路上主要轉折點,開始由民間畫師轉變為文人畫家。 此時期作品,我們見的少,曾見過他三十六歲時山水作品四幅,完全用墨,看上去還是傳統畫法,比較死板,但從筆墨技巧運用上,也是很有味道的。再有從畫上見到他的花鳥作品,很像李復堂,這說明他也受其影響。這個時期,他繪畫的作品墨筆多,設色很少,以粗筆傳統較多。
you can go to:
http://www.stcps.edu.hk/qibaish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