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

2010-11-13 11:56 pm
清明上河圖的由來
Quick

回答 (3)

2010-11-15 2:50 am
✔ 最佳答案
清明上河圖的作者
《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畫院畫史張擇端,也有一說作者不止張擇端一人,董其昌《容臺集》說:「乃南宋人追憶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傳世者不一,以張擇端所作為佳。」「紹興初,故老閒坐,必談京師風物,聽之感慨有流涕者,故其時西北耆舊,談宣政故事者,為人所重。」甚至有人提出观点说是南宋人懷念昔日強盛時期而作。宋徽宗酷愛此畫,用“瘦金體”在圖上題寫“清明上河圖”五字。


張擇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又字文友,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末年畫家。他自幼好學,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工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樑、街道、城郭。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末年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其作品大都失傳,存世《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金明池爭標圖》,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這兩件作品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另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有署名“張擇端”的小幅《西湖爭標圖》,系偽託之作。該作品現在已經轉到天津博物館。《清明上河圖》尚存,是《東京夢華錄》、《聖畿賦》、《汴都賦》等著作的最佳圖解,具有極大的考史價值。不只繼承發展了久已經失傳的中國古代風俗畫,尤其繼承了北宋前期歷史風俗畫的優良傳統。


清明上河圖的製作年份
張擇端曾畫兩幅《清明上河圖》,今僅存一幅。張擇端在翰林院供職期間,首畫《清明上河圖》的時間約在公元1111年至1125年,此畫完成后獻給了徽宗皇帝趙佶。


清明上河圖的背景內容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所畫。該畫高255厘米 ,寬525厘米 。描繪的是當時京城汴京近郊社會各階層生活景象,生動真實,是一幅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優秀風俗畫。

《清明上河圖》在870多年的流傳過程中,曾多次遭劫難。張擇端曾畫兩幅《清明上河圖》,今僅存一幅。張擇端在翰林院供職期間,首畫《清明上河圖》的時間約在公元1111年至1125年,此畫完成后獻給了徽宗皇帝趙佶。趙佶也是著名書法家,自稱其書為“瘦金書”。他還是位畫家,長于花鳥,對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極為珍視,并用瘦金書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還加蓋了雙龍印。到1126年,宋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國軍隊攻占汴京,皇宮中的大量珍寶字畫等文物被搶掠,金人只識珍寶不懂字畫的價值,因此《清明上河圖》未被搶走,而流落到民間。數年后,金人張著得到此畫,并在畫面上撰寫了跋文,時人張公藥、王潤等人在畫面上留有題詠。

公元1260年元朝統一中原后,《清明上河圖》由臨安(今杭州市)被掠到大都(今北京),由著名書畫家趙孟頫收藏,不久他將此畫秘密送回老家湖州(今浙江吳興縣)。時過200年之后,《清明上河圖》又流落到蘇州,被明朝大理寺一位官員得到,不久該畫被一位名士徐賻花重金買去。徐賻死時將此畫交給了大學士李東陽,李在畫上撰寫了上篇跋文。到明嘉靖年間,權相嚴嵩得知《清明上河圖》落到蘇州員外郎王振齋手中,大臣王抒借機用重金從王振齋手里購得《清明上河圖》,交給了嚴嵩。嚴的裱師一看此畫是假的,因為他于15年前在蘇州一個叫陸治的家中見過真跡。嚴嵩又用強硬手段從陸治那里得到《清明上河圖》真跡。后來嚴嵩將此畫交給了兒子嚴世藩保存。不久,嚴世藩獲罪被殺,在抄沒其家產時將《清明上河圖》請回皇宮。到明隆慶年間此畫落到成國公朱希手中,以后《清明上河圖》幾經輾轉落到皇宮內。皇宮一內臣將此畫竊到手,但一時無法帶出宮去,便將此畫藏在宮內的御河橋下石縫內,恰逢天降大雨,將畫污損得一塌糊涂。《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自從汴京被金人侵占,便和家人南下避難,因思念家鄉,他又重新畫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就是流傳至今的真跡。

這幅《清明上河圖》流傳到清朝乾隆年間,被湖廣總督畢沆用重金買到手。清嘉慶四年畢沆因“剿匪不力”被朝廷處死,查抄其家產時得到《清明上河圖》,被送入皇宮中收藏。

1911年,清朝皇帝溥儀被迫退位后,從宮中盜走大批珍寶和字畫,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圖》。1934年溥儀在東北長春建立偽“滿洲國”時,將藏在天津的珍寶字畫等文物轉移到長春偽皇宮。1945年8月,日本投降,溥儀逃跑,偽皇宮內的珍寶字畫在混亂中流散民間。長春解放后,駐軍將流散在民間的珍寶字畫收回一批,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圖》真跡。1949年新中國誕生后,將《清明上河圖》收藏入故宮博物院。1966年,康生以鑒別文物為名竊得《清明上河圖》。1976年“四人幫”倒臺之后,《清明上河圖》又回到人民手中。
參考: my mother!
2010-11-14 8:20 pm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中國國家館一幅以現代多媒體技術演繹的《清明上河圖》成為了最注目的展品,被譽為鎮館之寶。在一幅超過120米長,6米高的巨大銀幕上,《清明上河圖》中的人物都以動畫形式活動起來,圖中水流人動,百貨紛陳,河上縴夫叫號,船舶亦搖曳行進,而在蜿蜒輾轉的巨型畫卷下方,一條仿真度極高的河水潺潺流過,令參觀者恍若置身九百年前北宋首都汴京,效果異常震撼。這一巨幅畫卷取名為「智慧的長河」,是因為內容中蘊藏了很多中國古代智慧和人民傳承下來的文化故事。
這幅比原作大30倍的畫卷,其實是音效加光影創造出來的逼真效果。畫卷利用了多部放映機,配合先進的幾何變形矯正融合技術,把多幅不同的畫面拼在一起。畫卷保留了原作的所有特徵,包括每條街道、船隻、樹木和建築,無論在色調及畫風上也保留原貌。畫卷的天色還能晦明變化,4分鐘為一個日夜循環。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可算是電腦動畫創意技術與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融合的代表作。
是次展覽會增設更多歷史、文化、藝術及教育的元素,包括介紹《清明上河圖》在中國文化和藝術上的重要性,以及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的製作意念和過程。展場內亦會增設解說展板及實物陳列,讓市民認識宋代都市的面貌、民生和科技成就。
張擇端版《清明上河圖》的重要性
張擇端版的《清明上河圖》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它還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畫家真實地描繪出在清明時節,汴京城內及近郊的多個社會階層人民的生活景象,為後世研究宋朝城市社會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也為現代人打開了有助了解古代中國文化的另一扇窗戶。
宋代的城市與之前的相比,有很大的變化。在宋朝,我國城市發生了一次革命性的轉變:一方面表現於城市的面貌上,比如沿街的商舖、作坊林立;另一方面則表現在社會文化生活上,例如市民文化的崛起。此外,《清明上河圖》還向觀眾展現了我國古代城市內人與人、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和諧關係。
2010-11-14 1:14 am
清明上河圖的作者
《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畫院畫史張擇端,也有一說作者不止張擇端一人,董其昌《容臺集》說:「乃南宋人追憶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傳世者不一,以張擇端所作為佳。」「紹興初,故老閒坐,必談京師風物,聽之感慨有流涕者,故其時西北耆舊,談宣政故事者,為人所重。」甚至有人提出观点说是南宋人懷念昔日強盛時期而作。宋徽宗酷愛此畫,用“瘦金體”在圖上題寫“清明上河圖”五字。


張擇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又字文友,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末年畫家。他自幼好學,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工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樑、街道、城郭。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末年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其作品大都失傳,存世《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金明池爭標圖》,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這兩件作品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另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有署名“張擇端”的小幅《西湖爭標圖》,系偽託之作。該作品現在已經轉到天津博物館。《清明上河圖》尚存,是《東京夢華錄》、《聖畿賦》、《汴都賦》等著作的最佳圖解,具有極大的考史價值。不只繼承發展了久已經失傳的中國古代風俗畫,尤其繼承了北宋前期歷史風俗畫的優良傳統。


清明上河圖的製作年份
張擇端曾畫兩幅《清明上河圖》,今僅存一幅。張擇端在翰林院供職期間,首畫《清明上河圖》的時間約在公元1111年至1125年,此畫完成后獻給了徽宗皇帝趙佶。


清明上河圖的背景內容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所畫。該畫高255厘米 ,寬525厘米 。描繪的是當時京城汴京近郊社會各階層生活景象,生動真實,是一幅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優秀風俗畫。

《清明上河圖》在870多年的流傳過程中,曾多次遭劫難。張擇端曾畫兩幅《清明上河圖》,今僅存一幅。張擇端在翰林院供職期間,首畫《清明上河圖》的時間約在公元1111年至1125年,此畫完成后獻給了徽宗皇帝趙佶。趙佶也是著名書法家,自稱其書為“瘦金書”。他還是位畫家,長于花鳥,對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極為珍視,并用瘦金書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還加蓋了雙龍印。到1126年,宋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國軍隊攻占汴京,皇宮中的大量珍寶字畫等文物被搶掠,金人只識珍寶不懂字畫的價值,因此《清明上河圖》未被搶走,而流落到民間。數年后,金人張著得到此畫,并在畫面上撰寫了跋文,時人張公藥、王潤等人在畫面上留有題詠。

公元1260年元朝統一中原后,《清明上河圖》由臨安(今杭州市)被掠到大都(今北京),由著名書畫家趙孟頫收藏,不久他將此畫秘密送回老家湖州(今浙江吳興縣)。時過200年之后,《清明上河圖》又流落到蘇州,被明朝大理寺一位官員得到,不久該畫被一位名士徐賻花重金買去。徐賻死時將此畫交給了大學士李東陽,李在畫上撰寫了上篇跋文。到明嘉靖年間,權相嚴嵩得知《清明上河圖》落到蘇州員外郎王振齋手中,大臣王抒借機用重金從王振齋手里購得《清明上河圖》,交給了嚴嵩。嚴的裱師一看此畫是假的,因為他于15年前在蘇州一個叫陸治的家中見過真跡。嚴嵩又用強硬手段從陸治那里得到《清明上河圖》真跡。后來嚴嵩將此畫交給了兒子嚴世藩保存。不久,嚴世藩獲罪被殺,在抄沒其家產時將《清明上河圖》請回皇宮。到明隆慶年間此畫落到成國公朱希手中,以后《清明上河圖》幾經輾轉落到皇宮內。皇宮一內臣將此畫竊到手,但一時無法帶出宮去,便將此畫藏在宮內的御河橋下石縫內,恰逢天降大雨,將畫污損得一塌糊涂。《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自從汴京被金人侵占,便和家人南下避難,因思念家鄉,他又重新畫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就是流傳至今的真跡。

這幅《清明上河圖》流傳到清朝乾隆年間,被湖廣總督畢沆用重金買到手。清嘉慶四年畢沆因“剿匪不力”被朝廷處死,查抄其家產時得到《清明上河圖》,被送入皇宮中收藏。

1911年,清朝皇帝溥儀被迫退位后,從宮中盜走大批珍寶和字畫,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圖》。1934年溥儀在東北長春建立偽“滿洲國”時,將藏在天津的珍寶字畫等文物轉移到長春偽皇宮。1945年8月,日本投降,溥儀逃跑,偽皇宮內的珍寶字畫在混亂中流散民間。長春解放后,駐軍將流散在民間的珍寶字畫收回一批,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圖》真跡。1949年新中國誕生后,將《清明上河圖》收藏入故宮博物院。1966年,康生以鑒別文物為名竊得《清明上河圖》。1976年“四人幫”倒臺之后,《清明上河圖》又回到人民手中。

2010-11-16 22:33:39 補充:
點解我快過他但又給他- -
大家都一樣呀
參考: @@**Stella**@@


收錄日期: 2021-05-01 18:07: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113000051KK009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