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言,並非他言,實為我借之他言!

2010-11-12 4:02 pm
眾人皆知:一人之言,眾人聽,各有不同受。
故知,吾能聽之他言,實為吾識心與他言之緣合,並非真的他言,是為吾借來之他言。
故知,借來的他言,實一半是我言。
故知,他人惡言或善言,並不能代表他的心,可能是虛偽掩飾、亦可能是表達能力不好、更可能是情緒遮蔽,總之,變數很多。
故知,他人言,在沒有他心通的神通前,吾是無法完全的認知的。
故知,因他人言而起貪嗔痴,實為吾第六識的傑作。
故知,因他人言而起分別心,實為吾第七識的傑作。
故知,因人廢言,實為吾忘卻「他人言,並非他言,實為我借之他言!」的道理。
故知,因言廢人,亦是同理。
故知,他人言,是寶、是修行、是菩提!

問一:聽到不爽的話,憤意不止,於我是何象?
問二:聽到不同的論,欲除之而後快,於我是何象?
更新1:

法門,並非法門,實為我借之法門! 故知,吾能識之法門,實為吾識心與法門文字之緣合,並非真的法門,是為吾借來之法門。 故知,借來的法門,實一半是我心。 故知,法門的正邪,並不能代表法門,可能是面向、文字、體悟,總之,變數很多。 故知,法門,在沒有悟道前,吾是無法完全的認知的。 故知,因法門而起貪嗔痴、起分別心,實為吾第七識的傑作。 故知,因法門廢修行,實為吾忘卻「法門,並非法門,實為我借之法門!」的道理。 故知,因修行廢法門,亦是同理。 故知,法門,是寶、是修行、是菩提!

更新2:

fun 大德您好: 「何象」是不帶個人情緒,隨便以何種方式回答的意思,事、物、法理皆可! 感謝大德教誨!

更新3:

charile 大德您好: 汝見與我見何合,只是不知是否為正見。哈! 願吉祥!

更新4:

汝見與我見何合,只是不知是否為正見。哈! 打錯字 >"< 汝見與我見和合,只是不知是否為正見。哈!

更新5:

分享 大德您好: 感謝分享心得,細細品味!

更新6:

知識貧民 大德你好: 然後怎樣? ...題之然後?沒有! ...理之然後?見山不是山,常理,見山是山,難! ...你之然後?我無所持! ...我之然後?整理各方大徳意見,修正自己的妄心。 ...無想之然後?和諧的社會。 ...無執之然後?空相而已。 ...有執之然後?悟本而已。 最後的然後,知識貧民大德吉祥如意!

更新7:

小倩 大德您好: 我是意識心,意識心即是瘋子。故言:佛菩薩滿天下,只有我是唯一的小人。 我們是同年級的,哈! 吉祥如意!

更新8:

波 大德您好: 您的「一」點心得,充滿著一就是多的折哩,感恩。

更新9:

jasonjsy 大德您好: 您說到我的痛處了,資質魯鈍,才會一直用這個「借」字。 借字,隱含借來要有理由,故知因緣不可遺;借來要呵護,慈悲不可忘;借來要善用,智慧不可輕;借來要還,反照不可少。 吾說:「吾借來之他言」,意含他言有因緣、慈悲、智慧、反照諸相。 然資質魯鈍,至今還沒找到其他字可以同時表達四念。 這個「借」字,只是指著月亮的手,與那月亮無關,故大德可以忽略「借」字,無損題義。 願吉祥!

更新10:

波大德您好: 問:即是[借來的]那表示不是自己的.自我的覺知又從何而來? 答:借來的他言,是吾識心與他言之緣合,識心為五陰,五陰虛妄,故知,皆非常住,故曰:借來的。 願吉祥!

更新11:

L-仁者歸 大德您好: 所言極是。 南無阿彌陀佛~

更新12:

波大德您好: 識心與萬緣(他言)的對待?所以以[借]來表彰?也是一法.一個面向的看法.如此的話,問題中的象也成賢哲所借象,借以識,借以辨,借以修,進,成法.賢哲意是如此? 就是這樣! 都非常住,皆是借(均含有因緣、慈悲、智慧、反照諸相,不可分離)。 願吉祥!

更新13:

jasonjsy大德您好: 直言好!佛陀教阿難,第一句話就說要直言。大德教我,直言好! 無常、苦、非我、空,若能統合就是,若個個獨立就皆不是。 吾再思考看看,此句「我借之他言」該怎麼改?才能避開「借」字。 深願吉祥增上

更新14:

懇請各位大德幫忙: 這句「我借之他言」該怎麼改,才能避開「借」字。 祝福大家

更新15:

感謝小倩、波、jasonjsy大德: 依佛理四相論: 有(我執、一):(負面)自大(正面)一即是多 無:(負面)虛妄(正面)除妄 非有(不我執):(負面)陰柔不正(正面)虛心授受 非無(空):(負面)目空一切(正面)智慧無限 這四個面向的道理,無論從哪個出發,皆可以涵蓋另三個,端看個人悟性,故各種經典,從不同角度皆可有獲,亦皆有證道菩薩可仿。 然而,生活實修與閱讀經書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名相對吾根本是障礙,就如達摩教訓子弟,聽那聽不道的聲音、看那看不見的事務,怎可能得證。於是我苦思,得一「借」字,既能涵蓋四相、又不失生活實修,此為緣由。

更新16:

因少有人可以認同,故本想換一個字,但怎麼也找不到,任何字均無法表達「借」字的功徳。 此句「我借之他言」 若是一,我會說「他言實緣於我心」,然少了慈悲與感恩。 若是無,我會說「他言實為妄塵」,然少了善用的般若。 若是空,我會說「他言必有可喻」,然少了因緣與反照。 若是不我執,我會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然忘卻了我心的責任。 故均不能表達我的念! 大德們的善行,我已感受,故深感幸福。 相信大德可以明白我的難處,只因無法善用他字,還請寬容,當然,更希望能有所指教,以為精進! 深願吉祥!

更新17:

東降先生所言極是,一如我心: +1很多次,真是說的透徹。 雖不知道大德是否懂我說的借,但大德已懂有借、沒借、非有借、非沒借所顯現的道理,否則不會說出「借到乏味」,智慧之高,令我佩服。 借到乏味時的體會(有人靜觀、有人悟空、有人反照離塵、有人持戒得悟...都可,法本圓通,無所執),那是一種對物質與精神的無慾(都借道乏味了),一種滅寂(都不想借了)的感覺,但是還真的是.......難言阿,或許還未能深入,慢慢來吧,人間十年、佛眼瞬間,一步一腳印吧,若不能離塵而有分別性,那一切還都是妄空,不可說自己已然悟空,笑話而已。 再次感謝!

更新18:

依真的人請聽~因地不真,果地迂迴。 誠然也!

回答 (10)

2010-11-14 8:11 pm
✔ 最佳答案
板大很好!坦承自己的作為!就是依真!~~借~~盡量借!當您借到乏味!借到真如自然~~~無所為己由他!~~你自然能忘掉"借"是啥麼鬼東西?

依真好!坦承好!總比識妄貪不實不落真地!吊在半空中動彈不得好多了!

要多吃素!可以吸收草木菁華還能造化生靈度無情草木早日來修行。

自利而利他!慈悲為懷!

修行忌諱!無情生滅而不起一真,吃素也能警惕自己不落無情眾生的相。


2010-11-14 12:19:09 補充:
自己尚未得證的法理!切記不要讓自己習慣!離了真如!就背離法性了!無有法性!只有法理~~體無用!~~~落妄不實對修行沒有好處的!
~~~~~~~~~~"如是"如果"如來"!"戒"定"慧",來來去去無窒礙!空性緣起又能緣起性空。

2010-11-14 12:22:02 補充:
這一句話你一定欣然領悟~~哈哈!

依真的人請聽~因地不真,果地迂迴。

2010-11-14 17:32:12 補充:
都是老師教的好~~~可惜東降頑劣!能讓頑石點頭的老師不好找!這種受罪活也沒幾個想幹!!
2015-05-10 8:06 am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10-11-13 1:40 am
靜修 大德法安:

您說[借]的道理,則此[借]是否為[法門]之一呢?
若[是],則又是屬於自?他?合和?
若[不是],那又是從何而來?

《中論》卷1〈1 觀因緣品〉:「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CBETA, T30, no. 1564, p. 2, b6-7)

您的說法,可以再思考一下唷~ ^^

末學淺識,僅供參考

願吉祥

2010-11-12 22:00:32 補充:
靜修 大德法安:

還請您海涵末學之直言~ ^^

說[借],也非常好,這算是一種[方便]法門,末學也隨喜讚歎~ ^^

若是在這題直接用[無常、苦、非我、空],不知是否會更好些?

深願吉祥增上

2010-11-12 23:54:41 補充:
靜修 大德法安:

[空],或[無]字、[一]字,都是經論常用的方便,供您參考。

深願吉祥增上
2010-11-12 11:53 pm
問一:聽到不爽的話,憤意不止,於我是何象?
答:心動,意生妄識,妄象.
問二:聽到不同的論,欲除之而後快,於我是何象?
答:執而又著,還是妄象.
即是[借來的]那表示不是自己的.自我的覺知又從何而來?他人言,其言自言.於我聽受是真受,不能空說無或虛幻.無受即無從知,又如何知他人[言].知此一言即已心受.雖受於自心,著不著便見實性與虛識.
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音聲,一點相,是語言,是名狀.與己無關自不動心,動心 !自心識趨境.與己相關自是關心,事過既了,留痕自著.所以神不清心不淨.
真假相應,無真不知假,無假不顯真.又相生相滅,心知相生,相滅心也知.這心卻是否與相一同生滅?生能知,滅既滅也無從知滅,又何知相滅.
後學一點心得,現曝了.

2010-11-12 21:27:47 補充:
識心與萬緣(他言)的對待?所以以[借]來表彰?也是一法.一個面向的看法.如此的話,問題中的象也成賢哲所借象,借以識,借以辨,借以修,進,成法.賢哲意是如此?

2010-11-13 11:55:00 補充:
行修中(進行式)此一[借]是一法,若已見(證)真,也無須一[借]遺餘.以法上說,[借]無不可.於實理上言[借]也假.這識心與外緣尚在相對應法上,以借,以假皆是名上說.立於何立場以何名指向.佛經中小乘大乘皆經,若有所分別是理教分別.以渡名皆是渡.若賢哲以行修為言述,[借]是名,換個名是否更能明達您所述意.一切言述皆為表意.您意欲以何立場表述.

2010-11-13 21:32:53 補充: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佛法流傳,每位得道師所發心偈各各不同.若同大可一句話語,一文一字解.各人心悟,隨人自解.
賢哲之[借],用於外緣用得巧.如指於自心卻是心外法.依理言,言心是敘體.言緣是敘用.體,用相應照,偏一皆缺.任執一端無所圓融.故無一理,一法,一言,一文可明述體用兩端.述無又道有.何況無有形體,無有相法,如何以形,相,法,理,等明指.佛敘法也無法一字指,一言明.畢竟道在自心.自知.那怕一飲水還冷暖自知.冷是多冷,暖又多暖.我冷彼或為暖.同蓋一被感受或者就不同.

2010-11-13 21:49:06 補充:
一笑對拈花是心會,無法言道.
2010-11-12 11:26 pm
話就是話~還分不爽的話~
論就是論~還分不同的論~
小偷就是小偷~還分義賊~善賊~
分別妄想喽~

南無阿彌陀佛~
2010-11-12 8:43 pm
真言無口,真聽無耳。有言有聽即是我。

問一:聽到不爽的話,憤意不止,於我是何象?
問二:聽到不同的論,欲除之而後快,於我是何象?

我是意識心,意識心即是瘋子。故言:佛菩薩滿天下,只有我是唯一的小人。

2010-11-12 22:57:48 補充:
這句「我借之他言」該怎麼改,才能避開「借」字。

因緣有、自性空。於相離相、體本空寂。借是相、亦是心,有心有相即是無明體,故須知相非相、心非心,菩提自性本自清淨。本心空寂、無一物,不執一法,就沒有所謂借與不借的問題了。

2010-11-13 21:25:13 補充:
法即是心,心即是法。法本不有,今亦不無。為何?無實無虛故,心亦是。眾生妄心不斷是謂有心,二乘人滅心不斷是謂無心,菩薩未曾生心、亦未曾滅心,是故知心非有亦非無才符合中道,只是一念不生。法耳如是。要能一念不生,才可能實知,達摩教訓子弟,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看那看不見的事務的真實意,為何?一切萬法本空無所有,畢竟空也。是故:實相無相、凡所有相皆虛妄也。達摩所言的:如同聲相滿十方、其實未曾有聲相也,性空也。故云:心體本空寂,菩提自性也,此體能生萬法,具足一切功德,難道會輸給你的借字,這才奇怪ㄟ。
2010-11-12 5:50 pm
然後怎樣? 然後怎樣?
2010-11-12 5:48 pm
無己靜觀,現象不生
有己受景,亂象叢生
修行,就是修掉己慾、廣行利他,思緒太複雜,容易搞亂自己,一念靜觀,洞察先機,智慧萌生
吾之第六、七識,如何尋?由何辨識?靜觀自明
若見第八、九識,明心見性,寧靜包容,活著時利他無我,死後寂滅無我


祝福諸位大德

2010-11-14 17:08:51 補充:
看您補充了這麼多,都是大腦在文字上打轉,去找您的心吧,當您找到了心,必明心是空亦是妙有,本無一物,萬物又唯心造,一切的疑問,通通解除,清明無礙

祝福您
2010-11-12 5:05 pm
大大說的太文了,有點看不懂。
對外物的認知,康德有「物自身不可知」的論斷。
對概認的認知,語言分析學派有「概念同一性」的討論,結論和大大同。

大大的兩個問題,只要用般若經的「無分別」或唯識學的「唯識無境」,就不會出現「不爽」「不同」,當然也就不會接著發生「憤意」和「除之後快」的心行了。

最後的「於我是何象」,抱歉,看沒啦!如果問的是「如何生起」的緣所生法,大大是唯識高人,當自有看法。如果不是這樣問,我也不知到底在問什麼了。這在我們的術語裡叫「含混」。
2010-11-12 4:50 pm
隨喜發文內容-->說的真好!!


收錄日期: 2021-04-27 17:37: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112000015KK012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