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官位(20點)

2010-11-12 3:11 am
請各位幫小弟整個:
1.漢朝官位表
2.官位由上至下(上面官位最大,下面最小)
3.文武官

thx~

回答 (2)

2010-11-21 11:38 pm
✔ 最佳答案
西漢仿秦制,皇帝之下,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長官是丞相或稱相國,丞相一人或兩人(左右丞相);次於丞相的有太尉與御史大夫,分掌軍政與監察。後丞相又改稱大司徒,太尉又稱大司馬,禦史又改稱大司空,合稱三公,三公之上有上公(太師、太傅、太保),為榮譽職,不常置。三公之下,分設九卿,總管庶政,又有九卿以外的列卿宮官,與將軍尚書台,如下:
  1、皇帝名位制度,諸如年號、諡號廟號及宮殿、陵寢制度。開國皇帝稱“祖”,其後稱“宗”。確立嫡長子繼承制。  2、最高中央行政機構——三公九卿   (1)三公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掌政務、軍政和監察。  ①丞相——為最高行政長官,高祖時設丞相一人,後改稱相國。孝惠呂後時設左、右丞相。至成、哀之際,丞相改稱大司徒。
  ②太尉——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中央設太尉,郡縣有郡尉、縣尉。太尉只有領兵權而無發兵權其職實為皇帝軍事參謀。西漢不設太尉時,常由丞相兼掌軍事。漢武帝後以大司馬代太尉職並常加大將軍。成帝時太尉改稱大司馬。
  ③御史大夫——為副丞相。是集行政、秘書、監察于一身的政府高級官員。   (2)九卿是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機構。習慣稱九卿,其實有十二卿。漢代政府機構與官名一致,如“廷尉”既是司法機構的名稱,也是司法官員的官稱。諸卿分掌皇室、國家各類行政事務。   ①太常——為諸卿之首,掌國家宗教祭禮及禮儀、文化教育。
  ②宗正——常管皇族事務。此職均由劉氏宗室成員擔任。
  ③光祿勳、衛尉和執金吾——負責常管宮城內外和京師的禁衛事務。光祿勳——秦及漢初名郎中令,武帝時改稱光祿勳。屬官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等大夫官;有議郎、中郎、郎中等郎官和謁者;以及期門、羽林等禁衛武士。衛尉掌皇宮宿衛警戒,負責宮中分常南軍,屬官有公車司馬、各屯衛候司馬和衛士等。執金吾——漢初稱中尉,武帝時改稱執金吾,負責宮外,分常北軍。
  ④太僕和將作大匠——負責掌管宮延車馬和土木建築工程。太僕屬官有大廄、未央家馬、車府等丞。將作大匠屬官有石庫、東園主章、左右前後中校等丞。
  ⑤廷尉——掌管刑獄,是政府最高司法機構長官。其屬官有廷尉正、監、廷平、掾史等。
  ⑥大鴻臚——秦名典客,景帝時改名大行令,武帝時又改名大鴻臚是掌諸王列侯與邊地少數部族封拜、朝聘、宴饗、郊迎的官員,屬官有行人、譯官、別火。
  ⑦大司農和少府——負責和掌管國家和皇室財經事務。大司農屬官有大農丞、大司農部丞、太倉、均輸、平准、都內、籍田等。少府是皇室私府,專掌皇室錢財、皇家所需物品供應及各項宮廷事務。
  ⑧大長秋——掌宣達太后、皇后旨意與管理後宮事務。

掌章奏、顧問。掾屬是比較高級的屬吏,分曹辦事。令史、禦屬是比較低級的吏員,辦理文書、車馬等瑣事。

1、太傅:東漢一朝,由於講求經術,太子宮臣中乙太傅為首。太傅籍此向太子灌輸自己的政治理念。太子即位後,往往乙太傅錄尚書事,成為事實上的丞相。歷史上,趙熹、鄧彪、張禹、馮石、馮魴、桓焉、趙浚均乙太傅錄尚書事。太傅死,即除此官(不再任命),以示崇重。漢靈帝時,以 陳蕃為太傅錄尚書事,後來陳蕃被處死,以胡廣繼任,這是唯一的例外。與西漢乙太師、太傅、太保為上公不同,東漢唯乙太傅為上公,無太師、太保官。漢獻帝時,董卓遷都長安,自任太師,位在太傅上。這是權臣擅權所為,死後即廢。據《漢官》記載,太傅所屬官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掾屬二十四人,令史、禦屬各二十二人。長史為太傅府群吏之長,掌章奏、顧問。掾屬是比較高級的屬吏,分曹辦事。令史、禦屬是比較低級的吏員,辦理文書、車馬等瑣事。

 2、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位次上公。三公師長百僚,名義上為最高官職,其實並無實際權力。東漢任命三公多以知名經師為之,以宣揚經術治國的理念。其實不過是政治花瓶而已。皇帝以尚書參決政務,並不以實權付三公。因三公以碩儒經師居官,所以往往要為很小的差錯承擔非常嚴重的責任,以示高節。例如:宋弘為大司空,在位五年,因考核上党太守無所依據而免官。伏湛行大司徒事,以冬祭高廟(漢高祖劉邦的宗廟),因河南尹與司隸校尉在廟中爭論失儀,而伏湛沒有上奏此事,免官。漢光武帝對大臣非常嚴厲、苛刻,韓歆為司徒,以直言忤旨,免官遣歸鄉里,與其子皆自殺。之後,歐陽歙、戴涉相繼任大司徒,下場都是論罪下獄、被處死。












2010-11-21 15:40:08 補充:
(1)太尉:漢光武帝即位,置大司馬官,負責全國軍官的考核,每歲末,評定等次,上奏皇帝,作為軍官升遷、降調的依據。參考:《後漢書•百官一》太尉條原注:“掌四方兵事功課,歲盡即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建武二十七年(51年)改大司馬為太尉。按東漢制度,三公掌謀議國之大政。太尉的主要參政途徑就是與司徒、司空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東漢一朝,僅見牟融 、徐防以太尉錄尚書事,與太傅參決政事。這說明太尉除非被任命為錄尚書事,並沒有決定政務的職權。

2010-11-21 15:45:37 補充:
按東漢以三公領九卿的制度,太尉領太常、衛尉、光祿勳三卿。太尉府屬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總管各曹事務。各曹掾、史、屬共二十四人。在諸曹中,西曹負責太尉府官吏的任免;東曹負責二千石的遷調;戶曹負責戶籍、祭祀、農桑;奏曹負責奏議;辭曹負責審理案件,接受上訴;法曹負責驛站事務;尉曹負責士卒和囚犯的徵調、運輸事務;賊曹負責緝拿盜賊;決曹負責裁決刑法;兵曹負責軍事事務;金曹負責貨幣與鹽鐵事務;倉曹負責國家倉庫事務。

2010-11-21 15:52:50 補充:
金曹負責貨幣與鹽鐵事務;倉曹負責國家倉庫事務。此外,還有黃閣,主簿,是閣下諸吏的長官。另有令史及禦屬二十三人,閣下令史負責太尉的儀仗執事;記室令史負責太尉府的奏章等各種文書的管理;門令史負責太尉府門衛。其他令史分隸諸曹,辦理文書事務。從東漢太尉府諸曹的設置以及職掌來看,太尉的管轄範圍似乎非常廣,但那都是名義上的東西,太尉諸曹所領事務,或受制于尚書台,或僅僅為文牘往來,本身並沒有可否之權,而且太尉對本府諸曹事務並沒有實際節制的權力。

2010-11-21 15:58:37 補充:
此外,還有黃閣,主簿,是閣下諸吏的長官。另有令史及禦屬二十三人,閣下令史負責太尉的儀仗執事;記室令史負責太尉府的奏章等各種文書的管理;門令史負責太尉府門衛。其他令史分隸諸曹,辦理文書事務。從東漢太尉府諸曹的設置以及職掌來看,太尉的管轄範圍似乎非常廣,但那都是名義上的東西,太尉諸曹所領事務,或受制于尚書台,或僅僅為文牘往來,本身並沒有可否之權,而且太尉對本府諸曹事務並沒有實際節制的權力。

2010-11-21 16:00:00 補充:
(2)司徒:漢光武帝即位,置大司徒官,負責人民教化,掌禮儀諸事。與太尉、司空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參考:《漢官儀》:“王莽時,議以漢無司徒官,故定三公之號曰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世祖(劉秀廟號)即位,因而不改。”《後漢書•百官一》載:“司徒,公一人。本注曰:掌人民事。凡孝民孝悌、遜順、謙儉、養生送死之事,則議其制,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 建武二十七年(西元51年),去“大”,稱司徒。司徒領太僕、鴻臚、廷尉三卿。屬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掾屬三十一人。

2010-11-21 16:00:30 補充:
(3)司空:漢光武帝即位,置大司空官,負責水利工程、城防建築、宮室營建等事務。與太尉、司徒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參考:《後漢書•百官一》雲:“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建武二十七年(西元51年)去“大”,稱“司空”。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改司空為御史大夫,職掌不變,不領禦史台,與前代御史大夫僅僅是名稱相同而已。司空領宗正、少府、司農三卿。司空屬吏有長史一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及禦屬四十二人。

2010-11-21 16:01:10 補充:
3、九卿:東漢沿西漢制度,乙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為九卿。與西漢不同的是,東漢九卿分隸屬三公。太常、光祿勳、衛尉三卿屬太尉;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屬司徒;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屬司空。東漢九卿均於官稱上加“卿”字,如太常卿等,秩中二千石。除此之外,東漢九卿與西漢不同者還有:一、光祿勳除西漢的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之外,增置東中郎將、北中郎將、西中郎將、南中郎將。二、少府尚書改稱尚書台,由西漢的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改為六曹:改常侍曹為吏曹,增三公曹,將主客曹分為南主客曹與北主客曹。

2010-11-21 16:03:23 補充:
尚書台增設左右丞二人,諸曹侍郎各六人,令史諸曹各三人,事務繁劇的  
4、將軍:東漢的將軍也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大將軍位在三公上,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在三公下。前、後、左、右將軍,位在九卿下,不常置。東漢中期以後,太后臨朝稱制,外戚以大將軍執政,與太傅三公合稱為五府。以上將軍均開府,府屬有長史、司馬各一人,從事中郎二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禦屬三十一人。

2010-11-21 16:05:15 補充:
將軍以本號領軍的,各有部曲、校尉。另有所謂雜號將軍,臨事設置,事畢即撤。唯度遼將軍因南匈奴所部時有內亂,自永平八年(西元65年)後常設。漢靈帝設西園八校尉,統率洛陽駐防軍隊,以宦官主之,這是後世宦官領兵的開端。

5、尚書台:撤銷西漢有實權的丞相;雖置三公,但事歸台閣,三公“備員而已”。尚書台總理國政。尚書台的具體機構是:尚書令一人,秩千石,主領台內一切公務。尚書僕射一人,秩六百石,職署尚書事,尚書令不在則代行公務。尚書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掌錄文書期會,佐令、僕治事。

2010-11-21 16:06:22 補充:
光武帝時尚書台分設六曹機構,設六曹尚書,秩各六百石。
  (1)三 公 曹——主交歲盡考課諸州郡事;
  (2)吏 部 曹——主選舉祠祀事;
  (3)民  曹——主繕修、功作、鹽池和園苑事;
  (4)客  曹——主護駕、邊疆少數民族朝賀事;
  (5)二千石曹——主法詞訴訟事;
  (6)中都官曹——主水、火、盜賊治安事。

2010-11-21 16:07:03 補充:
尚書令、尚書僕射和六曹尚書,謂之“八座”。又置尚書左右丞各一人,每曹尚書之下設侍郎六人(秩四百石)共為三十六人,令史三人共十八人,於是尚書的機構龐大,儼然成為一個小型的中央政府。到了漢靈帝時正式稱為“尚書台”,行政實權不在三公而于尚書。故東漢之當權大臣,如大將軍等必兼錄尚書事,才是真正的最高行政長官。而朝會時尚書令、禦史中丞、司隸校尉為“三獨坐”。
2010-11-13 7:10 pm
汉代的官职
大将军: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国时夏侯敦、姜维等人皆为大将军。

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鸿胪:秦时称典客,汉初称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

卫 尉:秦时始置,汉景帝(刘启)初更名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复原名,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一。

太 尉:同大司马。曹丕即位后任贾诩为太尉。

太 傅: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睿即位后人钟繇为太傅。

太 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 仆:秦和两汉均设太仆,王莽一度更名为太御,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 守: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少 府: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

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令、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

中书监令:曹操为魏王时,设置秘书令以处理尚书章奏。曹丕于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使之排在中书令之前。

中领军:曹操为丞相后置领军,不久改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中护军:曹操为丞相后置护军,不久改为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
长 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

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

从 事: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

仓曹掾属: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司 徒: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 空: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隶校尉: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为司隶校尉。 司金中郎将:曹操于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主 簿: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功 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东西曹掾属: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丞 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

别 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2010-11-13 11:12:31 補充:
......
還有......
節錄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719494.html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37: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111000051KK010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