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notebook,哪個牌子好?
想買notebook,唔知個牌子好,
想要實用類,性能穩定同耐用(長時間使用),
經常使用office,photoshop,ai,rhino,3d max等等(大部份繪圖軟件),
我希望同時用幾個software/上網都唔會lag機,(即係最緊要快~)
(↑定係其實加ram就得?)
得閒打下普通online game咁,
價錢當然平啲好啲啦,有咩好介紹?
回答 (3)
✔ 最佳答案
buy a laptop with the following configuration.
6GB - 8GB RAM of memory
Solid State Hard Drive
Intel i7 CPU.
Windows 7 64-bit
筆記型電腦選購秘訣
許多消費者在採購筆記型電腦時,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應該如何選擇,才能買到一台適合自己的高品質筆記型電腦?相信絕大多數全球性品牌的筆記型電腦皆能達到品質上的要求,但是規格的差異往往造成價格的不同,筆記型電腦的價格,從一台三萬元到十幾萬元都有。那在採購筆記型電腦時,應該要考量哪些因素?要如何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買到適合您的筆記型電腦呢?
首先,應該要從實際的應用上來考量,針對需求挑選所需要的規格,以免花了大把銀子,卻買到一堆不太常用或是根本用不到的功能。一般來說,筆記型電腦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主要機型:
(一) 全功能型
即所謂的 All-in-one機種,特徵是所有的裝置(主要是指硬碟、軟碟、光碟)都在主機內,不需要另外接線才能使用,好處是不用擔心抽換式設計的硬體設定問題,而且也不會因為粗心而遺漏了購買不易的特殊規格連接線。
(二) 輕薄型
即一般經銷商通稱的 Two-spindle 機種,主機內同時包含了兩種具有旋轉馬達的裝置,指的是一般電腦常用的軟碟機、硬碟機以及光碟機。輕薄型的筆記型電腦,除了具有電腦必備的硬碟機之外,還可以讓使用者依實際需求,自行決定要攜帶軟碟機或光碟機,以減輕重量。目前一些知名品牌更提供了支援熱抽換的介面,亦即在開機使用的狀態下,可以透過作業系統控制裝置的抽取及更換,達到全功能支援的目的。
(三) 超可攜式
即一般業界通稱的 One-spindle 機種,主機內僅剩一台硬碟機提供工作上的必要裝置,類似一般商用電腦的規格,把一些能精簡的功能透過其他的連接裝置連到主機,以便於攜帶。這類筆記型電腦,多半強調機器本身的移動攜帶性,特徵是超薄的機身搭配外接式的軟碟機與光碟機。目前一些知名品牌,更提供擴充基座來增加整機的使用便利性和特殊功能,除了前段提到的支援熱抽換介面外,若干功能強大的擴充基座更加入了常用的輸出/數入界面及多媒體控制功能,使得超可攜式筆記型電腦,具有攜帶便利以及全功能支援的優勢。
您可以將使用方式,做為選擇筆記型電腦機型的參考之一。是每天坐在辦公桌前使用的機會大呢?還是經常外出洽公的機會高?如果是經常外出洽公者,就適合較為輕薄短小、便於攜帶的筆記型電腦。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是採購筆記型電腦時必須注意的呢?您還要考量到應用軟體與硬體的匹配,像是為了要使用 Windows XP 以獲得更好的電源管理,那麼在硬體的搭配上,絕對要考量到處理器速度與記憶體的大小。若您是多媒體工作者,那麼大尺寸的 LCD 以及 IEEE-1394 的硬體介面就是選購時的首要考慮條件。當然,對於價位上的考量也是不可免的,但相對的,花費的金額越多,所配備的規格等級愈高,運作效能與速度也愈佳。
以規格等級為評估指標
一般而言,在選購筆記型電腦時,多以主要規格做為分項加分的指標
(1) 重量:從最輕的1.13Kg到最重的3.5Kg,以每0.5Kg做一個絕對性的評估。
(2) 使用時間:指的多半是電池電力使用時間,以最短的一小時到單顆電池長達六小時去做評估。
(3) 速度:這是有絕對性的數字意義,不過,做一份綜合性的評估時,在此分成1~5的等級來表達。
(4) 容量:雖然大部分筆記型電腦的硬碟皆能更換,不過,就方便性而言不如同樣是以容量來表達的RAM,且現在記憶體佔整機成本的比例很低、外加擴充方便,故容量上以硬碟來做評估。
(5) LCD:這攸關著使用者在操作上的視覺感受,當然,尺寸較大的LCD除了提供較佳的視覺感受外,顯示畫面愈大(愈高的LCD解析度),也愈能提升工作效率(例如:較不須常常捲動畫面來調整顯示內容)。
建議您可以利用上述的主要規格,做為選購筆記型電腦的依據之一,讓您不再為選購一台適合自己的筆記型電腦傷腦筋
lenovo好d
全新嘅notebook就隻隻都釨,例如hp,fujitsu,lenovo等等,notebook嘅效能同價錢掛鉤,你要好就唔會平,你嘅要求就似乎只有過萬元以上組合先啱你。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38: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110000051KK014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