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下山, 智者下水?

2010-11-07 7:26 pm
1. 「仁者下山,智者下水」? 或是「智者要山.仁者要水」? 或是有另外的說法?
2. 其正確說法, 當中的意思又是甚麼?

回答 (2)

2010-11-07 8:36 pm
✔ 最佳答案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是孔夫子二千年前說的。久思才得一知半解。且抛磚引玉。
有人解釋“樂”就是“喜歡”、“愛好”。難道喜歡山或者喜歡水也和“仁者”“智者”有關系?不會吧!如果把“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解釋成“喜歡水”“喜歡山”,或“樂於水”“樂於山”,一定是十分令人納悶的。
詩人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難道不是無論智者、仁者,無論非智者、非仁者,無論不智者、不仁者,哪個“行人”都既喜歡水的“眼波橫”,又喜歡山的“眉峰聚”?
孔夫子並不是旅遊公司董事長,也不是旅遊公司的打工仔,才不去琢磨各種人的山水愛好呢。他是把山和水比做人的情性,研究為人之道,他是教導弟子們如何做人。
論語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不惑,仁者不憂”。“樂”猶如“像”,智者的秉性應該“像”水、“如”水;仁者的秉性應該“像”山、“如”山。
夫子要求弟子的知識要像水那樣活躍、靈動,那樣開闊和不斷更新。
夫子要求弟子要像山那樣包容,像山那樣穩重。
山包容一切樹木與花草,不管是不是奇花異草,山包容一切動物,不管是不是珍禽異獸。夫子主張對人一視同仁、不偏不倚,不結黨營私、黨同伐異。
夫子要求弟子做人要像山那樣穩重、不反復無常、朝秦暮楚,不心地狹窄、朝三暮四。
後來有人把夫子的主張總結成“政貴有恆”;要維持政策的穩定性。從前有“翻雲覆雨”“朝令夕改”的說法,孔子一定是反對“翻燒餅”的。
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自己喜歡的才給人,自己厭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不能把水深火熱給百姓,讓百姓也豐衣足食。用現代語彙就是做官要公正廉明,不貪贓枉法,不中飽私囊,“享受在後、吃苦在前”。
古話說“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另一種說法是“不看人對我,要看人對人”。意思是不看人家對我這個官好不好,更要看人家對普通百姓好不好,比如大自然,“春風風人、春雨雨人”。用政治專用語說,就是不要“以我劃線,以派劃線,以親疏劃線”。
過去常有“以己劃線”的事。緊跟自己、聽我的話,路線就對了,叛逆自己、有不同意見,路線就錯了;聽我者昌、逆我者亡,聽我者褒、逆我者貶。
做官不能只要求人家愛自己、聽自己的;要愛百姓、聽百姓的。只有愛人的人才能稱為仁者。
可見,孔子說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不是喜歡水或者喜歡山。
世世代代的官員都有仁者,能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哪朝哪代又都有不仁者,尤其晚期;他們把百姓的血汗錢弄來自己的帳號裡,強拆人家的房子發財致富……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 則是又一層次。勤勤懇懇為百姓的人是不用擔驚受怕的,只有欺壓掠奪百姓的才會疑處處刀光劍影,怕被百姓殺了、宰了。知識不斷更新的人也一定是腦袋清醒,決不當絆腳石。
有人形容國家是山,百姓是水;領袖是山,群眾是水;父親是山,母親是水;老師是山,學生是水,非常恰切。意思是,國家保護百姓,百姓維護國家;領袖引導群眾,群眾供養領袖;父母生養子女,子女贍養父母;老師指導學生,學生髮揚老師。是的,國家和百姓,領袖和群眾等應當“山水相依,山水相長;山水相擁,山水相濟”。
“仁者不毀人以自益,仁者不以興衰改節”。孔子教導弟子決不能損人利己;也決不能見風使舵,看誰的勢力大便去投靠誰,便去抱誰的“粗腿”。還教導說:“仁義禮智信,仁為首”,“仁者莫大於愛人,智者莫大於知賢”。
但望夫子的教誨永遠留在心間,尤其是官員的心間。
為什麼“尤其”要留在官員們的心間?因為他們是領頭雁,走金光大道還是入水深火熱,關鍵在他們。“馬首是瞻”,是他們領著,大家都看著他們。又有民諺說:“官不貪,民不偷”,“小鬼壞,壞一個;閻王壞,壞一窩”。
順便說一句,古人說,欠債是要還的。有一家人,一隻雞天天去他家下蛋,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主人不知道雞從何處來。一天主人夢見一女子向他說,曾欠他九十九文錢,現在以蛋還錢,共下一百隻蛋,一隻作為利息。此後那只雞再也不來他家。
啊!欠債是要還的,連利息也要。喲喲喲!哥們,姐們:一定要牢記,貪多了,將來以蛋抵債,幾輩子裡也要生命不息,蹲窩下蛋不止的!
既然“樂”也是“喜歡”,我便又聯想到,聖人樂修身,文人樂詩文,美人樂修飾,孩子樂遊戲,貪婪者樂金,惡欲者樂權,殘暴者樂鬥,淫欲者樂色,小偷樂盜鉤,大盜樂竊國,而百姓則樂豐衣足食、人夀年豐,風調雨順、和諧太平。就是人人盼望的,“建立和諧社會”。
2010-11-07 7:52 pm


收錄日期: 2021-05-02 21:54: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107000051KK0044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