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應負什麼責任(20點數)

2010-11-04 2:35 am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應負什麼責任????

回答 (2)

2010-11-04 12:46 p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HA00782940/o/701011030105113873409020.jpg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應負什麼責任
引言
如今,大多數歷史學家仍議論紛紛,各持己見。討論第一次世界大戰之起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 弗蘭茲﹒斐迪南大公被刺後的緊張的數星期中開始起了直接作用。事件於1914年6月28日 上午9時正,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併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也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觀點/立場
整體而言,各國均需對戰爭負上一定責任,唯獨在下認為,德國應承擔促使一戰爆發和兼負最直接的主導角色,而戰爭過程於此次題目中,乃非最關鍵內容,因此只作略述。就讓我們分享以下數個重要背景,作進一步引證在下之立場!

背景/內容
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個:經濟上的競爭、殖民地的爭奪、相沖突的聯盟體系和勢不兩立的民族主義願望。

經濟上的競爭:歐洲大多數強國都捲入了關稅戰和對外國市場的競爭。例如:1888-1889年義大利和法國之間、1879-1894年俄國和德國之間、1906—1910年奧地利和塞爾維亞之間,均爆發了關稅戰。由於19世紀後期德國工業化的速度異常迅速,英國和德國之間開始了最為激烈的經濟競爭。1870年,英國的工業產量占世界工業總產量的31.8%,而德國僅佔13.2%。到1914年時,主要由於美國的產量從佔世界總產量的23.3%猛增到35.8%,英國工業產量所佔的比例已下降到14%。不過,德國的產量卻得到了充分的增長,以致它的比例略有上升,為14.3%,大於英國所佔的比例。
德國工業總產量的激增意味著在海外市場它同英國的競爭十分激烈。英國雖然能在其殖民地保持經濟上的優勢,但在拉丁美洲、中東和遠東卻徹底輸給了德國商人。要確切說明這一經濟競爭的政治影響是不可能的,不過,它顯然使兩國關係變得緊張起來。

殖民地的爭奪:
由於歐洲列強竭力尋求新的殖民地,以確保賸餘資本和賸餘產品有海外市場,經濟上的競爭還激起了對殖民地的爭奪。由於德國人直到1871年國家統一之後才參與殖民地爭奪,所以,他們特別積極,要求建立一個與其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相稱的帝國。泛日爾曼同盟把目標對準了葡萄牙、荷蘭和比利時這樣一些小國的富裕的殖民地,並堅決認為德國還必須擁有「顯要的地位」。但是,德國人發現,他們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地區都受到了英國遼闊的殖民地的阻擋。
然而,殖民地競爭決不只限於英國和德國。19世紀後期,幾乎所有的強國也捲入了這場對絕對統治權的爭奪,因此,它們在一個又一個地區再三發生沖突:英國和德國在東非和西南非、英國和法國在追羅和尼羅河流域、英國和俄國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國和法國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繼發生了沖突。

聯盟體系:這些殖民地競爭轉而又促成了互相沖突的聯盟體系的形成;這些聯盟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戰爭的到來。聯盟體系始於1879年德國宰相奧托﹒馮﹒俾斯麥與奧匈帝國締結兩國同盟條約之時。這是一個防禦性的盟約,旨在保護德國免受法國人的攻擊。保護奧匈帝國免受俄國人的攻擊,因為法國人想收復1871年失去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而俄國人則在巴爾幹半島同奧匈帝國接連不斷地發生沖突。1882年,兩國同盟因義大利的加入而變成了三國同盟。它的目的還是防禦:保護義大利免受法國的攻擊,因為意、法兩國在突尼斯發生了尖銳的沖突。當時,三國同盟無論就其宗旨或盟約條款來說,都決不是侵略性的。德國和奧匈帝國自稱是容易滿足的國家,它們主要感興趣的是維護歐洲大陸的現狀。
但是,從另一方的立場來看,三國同盟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在法國和俄國看來,它是一個控制歐洲,使法、俄孤立並易受攻擊的勢不可擋的集團。此外,法國和俄國在好幾個地區的殖民地問題上都與英國有大的爭論。俾斯麥在締結兩國同盟時就十分清楚法、俄建立友好關係的危險,但是,他能施展狡猾的外交手腕阻止它的實現。然而,1890年,俾斯麥辭去宰相職務之後,他的繼承者們不能繼續他於政冶外交上的智慧。結果,1894年法俄同盟締約成立;它的兩個目的是反對三國同盟和抵制英國對殖民地的爭奪。法俄同盟因1904年英法協約和1907年英俄協約的簽訂而成為三國協約。實際上,這兩個協約是事實上的殖民地協約。例如,英、法同意承認各自在尼羅河流域和摩洛哥的利益;英、俄也商定將波斯劃分為兩大勢力範圍。
這樣,所有強國這時都已加入兩大敵對的聯盟體系,給國際關係帶來種種災難性的結果。每當發生重大爭端時,兩大集團的成員即使對爭端持懷疑態度,也不得不支持各自的直接參與爭端的盟國。否則,它們擔心自己的同盟會瓦解,使自己孤立而遭受危險。因而,每次爭端往往會擴大為重大的危機,而兩大聯盟的所有成員國不論願意與否都將捲入其中。

民族主義願望:  最後一個背景原因是歐洲諸從屬少數民族的不斷高漲的民族主義願望。例如在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是難以對付的,那裡的法國人仍不服從德國的統治。(...於補充或意見欄再續)

2010-11-04 04:53:27 補充:
但在中歐和東歐,它卻是一場惡夢,由於對民族自決的要求日益增長,那裡多民族的帝國正處於差不多被撕成碎片的危險之中。因而,不難理解,官員為了帝國生存的空間,就必須採取強硬措施的決定。所以,在大公於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愛國者刺殺後,苛刻的條件便送到了貝爾格萊德。不過,塞爾維亞的背後是俄國,而俄國的背後是法國和英國。同樣,奧匈帝國有德國支持,理論上還有義大利支持,因而,民族自決與相互沖突的聯盟體系的結合使歐洲陷入大決戰之中。

2010-11-04 04:54:37 補充:
〝總結/論証〞
從以上各論點,各國於第一次大戰前,已陷入僵持局面,衝突也屢見不鮮,因此對戰爭應負上相當之責任。但在薩拉熱窩事件,普遍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而為何德國應承擔促使一戰中爆發和最直接的主導角色。呼應上述背景,除大部份外交事件也與德國有關外,原因行兇者普林西普的行動,是熱愛民族的表現,但是刺殺斐迪南的這一薩拉熱窩事件被奧匈帝國當做了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的藉口。因德奧集團在暗殺事件發生後,欣喜若狂並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2010-11-04 04:56:35 補充:
於1914年7月23日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專案外悉數同意。但值得留意是,當時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第一次世界大戰於當時,已無可避免。
參考: Michelle & Hugo
2010-11-04 4:45 am
德國變天主條目:德國革命1918年8月至9月間,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譁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11月11日,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我覺得做任何事情,不可以只顧自己,凡事都有留一線,給自己,給自己的戰友,給他們有休息時間,重新壯備自己,等到時機,再入戰場


收錄日期: 2021-04-19 23:34: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103000051KK010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