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樓上的解釋有點複雜。
泡沫的定義是:資產的「價格」大大超過它的合理「價值」。
價值是指資產能帶給你的「回報」。
舉例:你用1000萬,買了一間1000呎的樓,每月收到的租有5萬,一年有60萬回報,用1000萬,一年能收回60萬,年回報率便是6%。
6%的樓房的回報率在世界各地都是非常合理的回報率。
可是,現在香港樓市大幅飊升,同樣的1000呎樓,要二千萬才能買到,但租金不變,仍是5萬一個月,即係花二千萬,一年才有60萬租金,回報率馬上減半,得番3%。
這種資產價格不斷上升,回報率不斷下降的情況便叫泡沫化過程。
問題是,怎樣的回報率才算合理?
其實,各種資產的合理回報率都不一樣,但國際上大約都有標準。例如國際標準,房地產回報是5--8%之間;現時香港的房地產的普遍回報率只是3--5%之間,大大低於合理回報率,於是我們會說香港的樓市出現泡沫,而期間回報率不斷下降的過程,便叫泡沫化。(股市也是一樣。)
泡沫的成因:
泡沫都是由於兩大因素造成:
一、低息環境。
二、資金過多/氾濫,追逐有關的資產。
泡沫的三大階段:
一、形成期:
低息環境,導致有關資產價格上升,仍回報率仍維持在合理水平附近,但人們多數是剛經歷了經濟低潮,或仍在低潮當中(所以利率才低),所以不敢/也不想買有關資產。
二、泡沫期:
低息環境持續,導致有關資產價格不斷上升,回報率越來越低於合理水平,開始有人說泡沫形成,看好和看淡有關資產的人,大約是六四或七三之比,看好的仍較多,但看淡的仍不算少。
二、泡沫爆破期:
低息環境持續,資金過多/氾濫,繼續追逐有關的資產。導致有關資產價格不斷上升,創新高,之前賣出資產的人,開始後悔賣得太早,回報率遠遠低於合理水平。
開始有人說泡沫很快爆破,但短期內看好和看淡有關資產的人,大約是八二或九一之比,形勢一片樂觀。
然後,突然出現的一件事,就把泡沫刺破,人們走避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