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構成
太陽從中心向外可分為核心(核融合區)、輻射層、對流層和大氣層。由於太陽內層氣體的透明度極差,人類只能夠直接觀測到太陽的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3層
太陽結構示意圖在銀河系裡的恆星中太陽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球體,其扁率約為900萬分之一,即是說其南北兩極的直徑只比東西直徑短10公里。在自轉周期方面,由於太陽並非以固態形式存在,因此其兩極和赤道的自轉周期並不相同(赤道約為25天, 兩極則約為35天),整體平均自轉周期約為28天,其緩慢自轉所產生的離心力,以赤道位置計算,還不到其自身重力的1,800萬分之一。雖然太陽本身是太陽系的中心,大質量的木星使質心之偏離中心達一個太陽半徑,但所有行星的總質量還不到太陽的百分之五,因此來自行星的潮汐力並不足以改變太陽的形狀。
太陽不像類地行星般擁有固態表面,其氣體密度從表面至中心會成指數增長。太陽的半徑計法是以光球層的邊緣為終點,其內部的高密度氣體足以令可見光無法通過,而肉眼看見的是太陽的光球層,在0.7太陽半徑範圍內的氣體占整個太陽總質量的大多數。
太陽的內部並不能直接觀測,因高密度的氣體阻隔了電磁輻射,但就像地震學能利用地震產生的震波能研究地球的內部,日震學這個學門,也能利用橫斷過太陽內部的波的壓力,來測量和描繪出太陽內部的構造。配合計算機模擬的輔助,人們便可一覽太陽深處。
核心
主條目:太陽核心
在太陽的中心,密度高達150,000 Kg/m3(是地球上水的密度的150倍),熱核反應(核融合)將氫變成氦,釋放出的能量使太陽保持穩定的狀態。 每秒鐘大約有 3.4 ×1038 質子轉換變成氦原子核(太陽中的自由質子約為 8.9 ×1056),這個過程中大約426萬噸質量經由質-能轉換,釋放出3.83 ×1026 焦耳或相當於 9.15 ×1010百萬噸TNT爆炸當量的能量。核融合的速率在自我修正下保持平衡:溫度只要略微上升,核心就會膨脹,增加抵擋外圍重量的力量,這會造成核融合的擾動而修正反應速率;溫度略微下降,核心就會收縮一些,使核融合的速率提高,使溫度能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