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i810.photobucket.com/albums/zz27/ee555467/19_iykim2000-1.gif
以下是分為社群
布農族依其氏族的不同可分成六個社群:
卓社群(take todo)
卡社群(takebakha)
丹社群(take Yatan)
巒社群(take banua)
郡社群(bubukun)
蘭社群(take pulan)
布農族是廣泛分布於以台灣中央山地為中心的一個部族,其人口約有三萬三干多人,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的第四大族群。
布農族自稱Bunun,是泛指 「人」,亦指全人類的統稱,為典型的高山原住民,大約有一半分佈於1000至1500公尺的高度,聚落的最高高度達到 2306公尺。
依布農族人的口傳,位於目前濁水溪南岸的社寮或名間的Lamongan曾是布農移入本島一個很重要的據點,然後沿著濁水溪溯溪而上,直到長期落居於該溪支流(丹大和郡大)沿岸山地而作為一部族的發展。在距今約二百五十年之前,穿過中央山脈而到達花蓮縣境;又在距今一百七十年至一百九十年前,移入台東縣。
布農族依其氏族的不同可分成六個社群:
卓社群(take todo),卡社群(takebakha),丹社群(take Yatan),巒社群(take banua)、郡社群(bubukun),蘭社群(take pulan)。
六個社群以巒社群、蘭社群、郡社群建立最早,而丹社群與卡社群幾乎同時自巒社群分出來,而卡社群再分出卓社群來。
卡社、丹社、郡社名稱的由來,據老一輩的族人們說是來自他們的祖先首次遷移於某地時,取其第一位祖先的名稱而來。
至於卓社,則以他們第一次之定居地為其社名。蘭社則是對自己的自稱。六個社群中,由於蘭社群居住於阿里山附近接近鄒族之saviki社,己完全被鄒族所同化,所以布農族實際上僅有五個社群。
布農族的住地雖廣及遼闊的範圍,但除了些許語言上的差異及文化習俗、祭儀執行上的繁簡有別之外,各社群間並不見有多大的分化。
布農族因地域而區別成北部布農(卓社及卡社)、中部布農(丹社及巒社)、南部布農(郡社)等三群。
布農族目前所分佈的地區大都是日本時期對全島山社完成討伐後,為執行日本所謂的理審政策,並以原住民深居僻山峻嶺,謀生不易,為加強撫育未開化番人為理由,而由原來舊社遷往新社。
台灣光復後再將所有山社改為村里行政單位。
以下是目前各社群分佈的地區:
(1)卓社群(take todo)
分佈在南投縣仁愛鄉濁水溪上游沿岸山地。自稱為saibakan,漢人稱之為干卓萬番。
其居地與泰雅族之賽德克亞族為界,居布農族群之最北部,在仁愛鄉有三個村,分別為中正村(原名過坑go-goto),法治村(原名武界vogai),萬豐村(原名曲冰gogowa)。
另有原居卓社及balabanan社約四十戶之卓社群人於民國 27年與郡社群hailato、高雄縣桃源鄉jener社之郡社群及北鄒Imutsu亞群共同居住在久美村(原名望美mamakahafana)。
(2)卡社群(take bakha)
分佈於南投縣信義鄉卡社溪沿岸及仁愛鄉濁水溪流域之山地。
卡社群目前都在南投縣信義鄉內之地利村( tamarowan),雙龍村(isiyan),潭南村(isiloawarabi)等三村 。
(3)丹社群(take vatan)
分佈於濁水溪支流丹大溪沿岸之山地及花蓮縣境內之拔仔注溪流域。目前大部份都居住在花蓮縣萬榮鄉之馬遠村(vahuwan)及打馬遠村(tamajan),在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亦有尚近十戶丹社群人居住。
(4)巒社群(take banua)
居住於南投縣信義鄉濁水溪支流巒大溪沿岸及花蓮瑞穗、玉里、卓溪各鄉境內之秀姑巒溪上游太平溪、拉庫拉庫溪、清水溪流域之山地,其分佈跨越了中央山脈兩惻。目前住地是在南投縣信義鄉之明德村(naifubo),豐丘村(SaIidOn),新鄉村(sinnapanan),望鄉村(bokjo),人和村(take togun)及花蓮縣卓溪鄉之崙山村(Iopusan),太平村(taviIa),卓溪村 (vatakan, banita),卓樂村 (babahul),卓清村(Iamongan),清水村(masisan),古風 村 ( SaIopatan),崙天村 ( karohun,ixogan)等村落。
(5)郡社群(bubukun)
分佈於南投縣信義鄉郡大溪、陳友蘭溪沿岸,新武路溪沿岸及著濃溪沿岸。目前分佈的地區有南投縣信義鄉之羅娜村,東埔村,東光等村 ;台東縣海端鄉之錦屏村,利稻村,霧鹿村,下馬,新武,初來,海端,紅 石 ,崁 頂 (kanatin原為里攏山社),加拿;延平鄉之武陵,延平,永春,紅葉,鸞山;高雄縣三民鄉現改為那瑪夏鄉之民生村,民權村 ,民族村 ;桃源鄉之建山,高中,桃源,寶山,動和,復興。梅蘭,樟山 ,梅山 等村落 。
http://lonalamu.myweb.hinet.net/bunun1/bunun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