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起源於中國?

2010-10-24 11:55 pm
據說日本人的民族屬於"大和民族"!


那請問日本人是起源於中國嗎?


如果不是起源於中國.那請問起源於哪?

麻煩大大給個詳細解答! 謝謝!

回答 (2)

2010-10-25 3:17 am
✔ 最佳答案
大和民族(又稱大和族)是構成日本民族主體的民族,約佔總數的99.9%(其餘為愛努族與琉球人)。大和族主要分布於整個日本列島。常用短語「大和」以代表「日本」,例如「大和魂」(即「大和精神」)。鄭張尚芳引星野恆《日本國號考》謂在筑後國山門郡,王輯五《中國日本交通史》說在今九州肥後菊池郡山門鄉。又其語原也可能yama源於古漢語「岩」(參日語yama對漢越語「岩」nham,猶如家ya對「庌」nha),而to源於古漢語「止」,yama-to即依山島居止之意。他們另外有一名是日向族,是蝦夷人對他們稱呼。神話起源說:根據上古傳說,大和族是天照大神的子孫。大和這個稱呼應該是從邪馬台時代開始的。大和國時代後,日本人自稱為大和民族。從古墳時代(Kofun period)包含飛鳥時代又稱為大和時代,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此時日本定都於大和地區,國王雖屢次遷都,但因遷都範圍仍局限於大和地區,所以日本被稱為大和(Yamato)。以飛鳥地區為中心的大和政體,經過幾代氏族的發展(通過天皇授予封號或是家主繼承),逐漸推廣到日本本州和九州。而大和這個名字也引申為當時中央政體使用的以抑制在整個日本分散的其他地方氏族和諸侯國的政策。大和族還有另兩名字,叫天孫民族與天降民族,意思是他們是從高天原掉下來與神造(天照大神),皇族是神統,任何地方也找不到;隨神武天皇東征大和,建立王權,大和族也因此得名。戰前日本教育說日本人與天皇是一家,是神的後裔。依照以上的說法,大和民族的由來如上,有關大和更詳細的資料如下: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4%A7%E5%92%8C%E6%B0%91%E6%97%8F

但有一說為天照大神,為中國秦朝的徐福,詳細資料如下: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E%90%E7%A6%8F


所以有兩種說法,目前並無法完全證實,但我個人比叫較相信徐福的部

份,以下還有一些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E%90%E7%A6%8F%E5%85%AC%E5%9C%92
2010-10-25 7:29 am
第二节 倭人的起源



1,混血人種



關於彌生人的起源,從明治時代開始爭論了百餘年,代表性的觀點有“土著人種說”、“外來移民說”、“混血人種說”。

持“土著人種說”者,如考古學家長谷部言人、鈴木尚等認爲:繩紋人順應生活狀態之變化而成彌生人,繼而發展爲古墳人,直至現代日本人。持“外來移民說”者,有人認爲來自南島,有人主張來自朝鮮,有人倡導“北方人種渡來說”,有人堅持“吳越移民說”。

清野謙次大概是“混血人種說”的始作俑者,他認爲彌生人是繩紋人和外來移民混血而成的。埴原和郎對彌生人的混血率進行過別開生面的測算,他將身高的變化視作遺傳因數的量化表現,測出土井浜人混血率爲1比1.25,三津人的混血率爲1比0.8,由此斷定這是第一代混血兒。

“混血人種說”目前已被學術界普遍接受,問題是這些被稱作“不速之客”的移民,究竟具有多大的規模。小山修三做過一個統計,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全國人口,繩紋後期爲16萬1千人,彌生時代增至60萬1千500人,兩者相差近4倍。

這種人口數量激增現象,除了生活狀況改善促進人口增長外,大量外來人口的加入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如果埴原和郎的混血率測算無誤,移民人數與繩紋人接近一比一。零星來自各處的移民,不可能達到數以萬計的規模,其中必有來自某處的遷徙集團。 2,來自何方


身材明顯高於繩紋人的移民主體,究竟來自何處?圍繞這個問題,中外學者提出過各種意見。下面介紹幾個主要論點,並作些扼要的評析。

朝鮮半島直接渡來說 。上田正昭指出,日本歷史上有過4次移民高潮:西元前200左右第一波,5世紀前後第二波,5、6世紀之交第三波,7世紀後半第四波。他認爲第一波移民,從朝鮮半島移居而來。佐原真根據韓國禮安裏古墳(4~7世紀)出土的63具人骨的平均身高(男子162.9釐米,女子150.3釐米),進一步限定這些移民來自朝鮮半島南部。

上述觀點主要立足于兩地的文化類似性,但沒有說明人口東徙的必然性。事實上,彌生人遷居半島的現象也存在,如《三國志》(魏書·弁辰傳)說倭人從弁辰購鐵,稍晚的《隋書》(東夷傳)說百濟人與倭人、中國人雜居等。所以,九州北部與朝鮮南部的文化類似性,不足以證明兩者的授受關係,也可能是由某種文化同時流布兩地所造成的。

北亞人種間接渡來說 。據地理學家鈴木秀夫研究,距今約3500年前(繩紋後期中葉),東亞地區氣溫逐漸下降,即出現寒冷化現象,引發人口遷徙。阪口豐經過推算,得出更爲精確的資料:3200年前至2400年前爲第一次寒冷期,此後的300年間氣溫一度轉暖,2000年前又出現第二次寒冷期。埴原和郎博士依據這些氣候變化資料推斷,在第一次寒冷化出現時,北亞的民族開始向溫暖的南方移動,到了第二次寒冷期時,南遷的速度加快,兩次南遷在時間上恰好與彌生時代對應,證明彌生移民從北亞經半島而來。

將西元前3世紀前後的大陸移民東徙的原因歸於氣候的變化,雖然有其合乎情理的一面,但是上述解釋的最大缺憾,是沒有同時兼顧到這一時期東亞的社會變動,而且將移民主體斷爲北亞人種,亦與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不甚相符。

江南農民直接渡來說 。16世紀末,赴日傳教的葡萄牙人羅德裏格斯在《日本教會史》中寫道:“日本最早的移民來自浙江,日本國王即其苗裔。”依據是什麽,作者沒有明示。本世紀中葉,安藤廣太郎從水稻傳播的角度指出:水稻分別發源於印度和中國南部;江南民族將水稻農耕傳至九州北部和朝鮮南部;日本的水稻農耕與朝鮮南部幾乎同時開始,兩者之間不存在先後之差。

中國學者在尋繹“水稻之路”時,大多傾向于吳越移民是水稻農耕傳播者的看法。安志敏從稻作農耕、幹欄式建築、玦狀耳飾和漆器、鬲形陶器和印紋陶、吉野裏遺迹、海流和交通諸方面,詳細論證了彌生文化與江南地區的淵源關係。

2010-10-24 23:39:50 補充:
請自行瀏覽續文


3,東海外越



4,太伯之後


收錄日期: 2021-04-19 23:35: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024000010KK0519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