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劉銘傳治台的問題~20點

2010-10-21 7:39 am
課本上說劉銘傳在台設置 "官銀局"
是中國自鑄銀幣的開端 ~

Q1:請解釋說明一下"官銀局"的功能?

Q2:中國不是從明朝時期就開始使用白銀了,
   明朝當時使用的白銀不算銀幣嗎?

回答 (2)

2010-10-31 1:09 am
✔ 最佳答案
首先要更正一下,劉銘傳設官銀局,造銀幣每年數十萬兩(是臺灣自造銀元之始) 。

台灣早期尚未有近代之金融機構,僅有類似的銀號、錢莊等,此類機構僅限於金銀之買賣與兌換而已,並無資金放貸與匯兌業務。當在銀號年交易金融達一百萬以上時,則由官府附以官銀局之稱號,此為台灣正式金融機構的開始。

官銀局,也叫“官銀錢局”、“官銀號”,都是一個意思,就是官辦金融機構。官銀號顧名思義就是官方設立的金融機構,性質類似現在的中央銀行。一個由政府組建的機構,負責控制國家貨幣供給 、監管金融體系 。
基本功能大致是:
(1)政府對貨幣財富和銀行的控制
(2)統一貨幣發行

中國貨幣史中,官鑄銀幣出現得很晚,銀幣出現之前所流通的銀兩,官民都用紋銀。清朝的貨幣制度,大體上是銀錢平行本位;大數用銀,小數用銅錢,白銀在貨幣中佔有重要地位。

在清朝最初的一百餘年間,國內大部分地區專用銀塊,將白銀熔化鑄成銀錠,以兩計算。雖然十九世紀時外國的銀元逐漸深入到中國內地,成為一種選用貨幣;到清末中國自己也鑄造了銀元,但銀兩一直還是通行的。

清朝作為貨幣流通的銀錠,形式不一。大體有以下四種:
一是元寶,也稱寶銀,因形似馬蹄,故亦稱馬蹄銀,大元寶約重五十兩。

圖片參考:http://t2.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QkmNYHaA-YXV21oJoTO_9UxIEq0Xqgj5qA1lyq7O2N--vQbn8&t=1&usg=__EAzpXPMZNcrr_8oAhO2t6J3t9Wc=


二是中錠,約重十兩,多形似秤錘,也有馬蹄形的稱小元寶。

圖片參考:http://t2.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SqaxMsPFMKWnyW7GfCdDh0mtuNRBkh87Gi87e78NLhHE8wwX0&t=1&usg=__wXDMRYcOLAW0gDbyrpIzIAcQc3Q=


三是錁子,亦稱小錠、小錁,重一二兩到三五兩不等,一般作饅頭形,也有別種形式的。


四是福珠,又稱滴珠、粒銀,形如珠粒,重量不等,多在一兩以下。

那時白銀的形式並沒有法令上的規定,有時輕到一錢或一錢以下的白銀,也有鑄成元寶形的。在實際流通領域中的金屬銀,成錠者稱「寶銀」,即鑄成元寶形式的銀錠。

由於清朝時全國各地衡制不統一,因此同是所謂兩,種類卻很多。當時作為貨幣的白銀,還有一個成色的問題。成色是指銀質貨幣、飾品和器物的含銀純度,又稱銀色。銀兩的成色,自古即不統一。清朝民間使用的白銀,成色自很低直至所謂十足都有。各地所鑄的寶銀成色各不相同,其他銀兩須各按成色折合計算。當時認為紋銀成色很高,故有“十成足紋”之稱。

銀幣是用機械製造的銀質貨幣,俗稱“洋錢”或“大洋”,始鑄於十五世紀的歐洲,明代萬曆年間流入中國。1890年(光緒十五年)官方開始正式鑄造銀元,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後,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清代,把外國流入的銀鑄幣稱為洋錢,把中國自鑄的銀幣稱為銀圓 (元)。

圖片參考:http://t2.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TEAC68m4sMu2DzhyyOsm1im8fMYxXIL_9hfGjnQ7HKO5rptQo&t=1&usg=__8ICNtzDRmNa7qu1-jcZWE-8D-yM=

鴉片戰爭之後,銀兩、銀元在中國同時流通,但官方統計賦稅、制訂預算、對外賠款時仍使用庫平兩和關平兩紋銀作為計量單位。1933年國民黨政府宣布廢兩改元,紋銀退出流通領域。
參考: Google大神
2010-10-22 12:06 am
1.就是鑄幣局。跟現在的中央印鈔廠一樣。
2.過去銀兩不是錢幣形式,而是官銀(元寶樣子)和碎銀,碎銀交易要秤重還有看成份純不純,所以交易很麻煩不便。主要零售業流通是銅錢,不是銀幣。
3.簡單說,過去中國鑄幣是銅幣。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3: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020000016KK084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