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侵台的日本人

2010-10-18 11:50 am
1895年,光緒21年,明治28年,中國因甲午戰爭被敗,簽訂馬關條約,把台灣割給日本,開始日本對台灣長達50年的統治,從初期的血腥暴力鎮壓,到後期的奴化教育,這期間,曾有日本純正血統的日本人反對這麼做嗎?他採取了哪些反對手段或是言語?對當時的台灣有無影響?

回答 (2)

2010-10-25 1:11 pm
✔ 最佳答案
“明治維新”後,日本資本主義逐步發展,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對外擴張政策也得到確立。“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于四方”正是這種政策的叫囂。從這種狂妄野心出發,日本制定了征服中國和世界的大陸政策,即第一期征服中國臺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征服中國東北,第四期征服全中國,第五期征服全世界。按照這個侵略步驟,日本從19世紀70年代起,就不斷騷擾中國臺灣。

在明治維新的眾多元勳當中,擔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桂小五郎)三人。這三人又被稱為「維新三傑」。

從「征韓」到「征台」:國內政治角力的影響

日本征韓論起源甚早,最早可從豐臣秀吉開始。明治維新後,征韓論因為韓國拒收日本國書而再起高潮。而當時以木戶孝允(長州人)主張「征韓」最力。木戶之所以主張「征韓」,是想把當時內亂的危機轉變成發揚皇威的外征,除此之外,也想藉「征韓」為長州爭取政治領導權。但最後不被接受,「征韓論」也就自然終止。但「征韓」的想法卻被「武斷派」(西鄉隆盛)所繼承,在明治六年(1873)再度被提出,而此次的「征韓論」,另一方面也代表明治維新後政府內兩派路線的政治角力鬥爭,亦即「武斷派」和「內治派」 (以大久保利通為代表)的權力鬥爭的一個具體衝突點。

日本政府的「征韓」,先於1873年8月17日,後於10月15日在「征韓會議」上決定。大久保利通雖然在會議開始前用盡權謀想要打倒西鄉武斷派的主張,但會議開始後,三條實美太政大臣以及岩倉具視因為畏懼西鄉背後的武力,所以最後終於採取西鄉的「征韓論」,於是大久保利通辭職。

不過三條與岩倉也因為過度不安而辭職或是放棄上奏天皇的責任,一時間武斷派又遇到障礙,於是內治派趁此良機決定阻止西鄉直接上奏天皇以求顛覆武斷派,最後竟然成功,天皇表示採納內治派的意見,無限期擱置「征韓」,至此武斷派在這場政治角力上算是輸了,於是10月24日西鄉辭職。

但是內治派一開始是以樺太問題作為反對「征韓」的理由,而非「征台」。可是到後來由於俄國主張「樺太、千島交換論」的主張,日本決定順從之,再加上由於西鄉辭職造成國內政治局勢緊張,後來在1874年2月18日終於爆發佐賀之亂。在這種局勢下,日本政府一方面出動皇軍鎮壓叛亂,一方面則必須更加積極尋找發洩口抒發國內壓力,將內亂轉為外征。因此已塵封一陣子的「征台論」終於又於1874年2月6日的內閣會議再度復活,換言之,「征台」就是日本政府在佐賀之亂時為安撫薩摩藩人(西鄉隆盛為薩摩藩人)而付出的代價。

明治四(1871)年,大久保利通晉身大藏卿,一心致力於內政之建設。同年任岩倉考察團的副使,周遊歐美各地。於考察歐洲時,遇到德國宰相俾斯麥,大受其影響。1873年聽到西鄉等人激烈的征韓論主張,立即回國。他與岩倉具視站在同一陣線,強烈反對征韓,因此而與多年的好友西鄉決裂。征韓派辭職後,大久保兼內務卿,成為政府的核心人物,大力推動殖產興業政策。他雖然專制,但沒有地域觀念,大量採用有能力的人才。

木戶孝允(桂小五郎)明治四(1871)年隨岩倉具視考察歐美,擔任全權副使。1873年回國,建議政府制定憲法。翌年兼任文部卿。

木戶和大久保雖一開始就主張「征韓」,但明治四年以後卻搖身一變,主張內治優於對外發展,所以開始反對侵韓、侵台之舉。
參考: 明治維新風雲人物
2010-10-19 9:59 pm
李鴻章曾言「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割讓出去並不可惜」,這個說法不可能。

另外一個版本是說,李鴻章跟日本人說台灣「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總之不是個好地方,希望打消日本索地的念頭,而願意接受清朝賠款。

這是比較有根據的說法,因為當時清朝在台灣的自強運動政策已經花了非常多錢,而且台灣一失,東南隅沿海就失去屏障,清朝非常知道台灣的戰略價值。不可能覺得可以隨便割讓。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2: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018000015KK009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