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首先要明白原理.
一般螢光棒中有特殊色素溶液, 另有一支密封的玻璃管, 裝著雙氧水 (過氧化氫).
當螢光棒屈曲時玻璃管折斷, 釋出過氧化氫並與色素反應, 生成螢光.
由於螢光棒密封, 沒法把任何一種反應物去除, 故直接"關燈" 是不可能做到的了.
可能可行的間接的方法:
- 低溫冷藏, 以減低反應速率, 使光的強度降低, 形同關燈.
- 高溫煮沸 (不建議實際施行), 加速反應, 盡早耗盡當中的過氧化氫, 無法發光. 不過煮沸會有危險, 螢光棒內的蒸汽壓力可能逼破管, 或過氧化氫分解成氧氣.
- 將螢光棒折斷, 將內裡混合物倒進大量水中稀釋 (不建議實際施行), 大幅降低反應物濃度, 使光度減弱. 不過過氧化氫有刺激性至腐蝕性, 視濃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