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脫離六道進入四聖?

2010-10-10 3:28 pm
如何脫離六道進入四聖?
如何脫離六道進入四聖?
如何脫離六道進入四聖?

回答 (3)

2010-10-10 6:44 pm
✔ 最佳答案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佛教相信,除了已經解脫生死(如小乘的羅漢)或已經自主生死(如大乘的聖位菩薩)的聖者之外,一切的眾生,都不能不受輪迴的限制。
  所謂輪迴,實際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轉,並不真的像輪子一般地迴環。輪迴的範圍共有六大流類,佛教稱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羅(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獄道,這都是由於五戒十善及十惡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惡,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僧團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稱為五逆)而有的類別,五戒十善分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羅的三道,十惡五逆分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獄的三道。作善業,生於上三道,作惡業,生於下三道。在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就這樣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便稱為輪迴生死。
  不過佛教特別相信,眾生的生死範圍雖有六道,眾生的善惡業因的造作,則以人道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業並兼受報的雙重道,其餘各道,都只是受報的單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報,無暇另造新業,下三道只有感受苦報,沒有分別善惡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樂,也能分別何善何惡。佛教主張業力的造作薰習,在於心識的感受,如若無暇分辨或無能分辨,縱然造業,也不能成為業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別重視人生善惡的行為責任。
  正因為造作業力的主因是在人間,所以上升下墮之後的眾生,都還有下墮上升的機會,不是一次上升永遠上升,一次下墮永遠下墮。
  人間眾生的造作業因,是有善有惡的,是有輕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種種的業,或善或惡,或少或多,或輕或重。因此受報的機會,也有先後的差別了。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結束之後,朝向輪迴的目標,有著三種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隨重:一生之中,善業比惡業的份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業比人業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惡業比善業重,便先生於惡道,惡道的地獄業比傍生業重,便先生於地獄道,受完重業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的果報。第二是隨習: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惡,但在生平有一種特殊強烈的習氣,命終之後,便隨著習氣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處所,所以,修善學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隨念:這是在臨命終時的心念決定,臨終之時,如果心念惡劣,比如恐怖、焦慮、貪戀、瞋惱等等,那就很難不墮惡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張人在臨死或新死之時,家屬不可哭,應該代他布施修福,並且使他知道,同時宣說他一生所作的善業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並且大家朗誦佛號,使他一心嚮往佛的功德及佛的淨土;若無重大的惡業,這種臨死的心念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墮,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應了諸佛菩薩的願力,往生佛國的淨土──這是佛教主張臨終助念佛號的主要原因。
  民間的信仰,以為人死之後即是鬼,這在佛教的輪迴觀中是不能成立的,因為鬼道只是六道輪迴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後,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於鬼道。

至於四聖己是佛,菩薩,聲聞,緣覺。四者是聖人位,要修小乘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大乘要修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你去志蓮淨 苑 流 通 處請楞嚴經講錄cd講得很清楚,由凡夫到成佛的階位。
是文珠法師講的,<免費結 緣>
參考: 正信的佛教,聖嚴法師著
2010-10-11 1:09 am
你依八正道生活加上四念處,證初果破除我解開3個結身見結,懷疑結,戒禁取結。保證永不落惡道。以下是四念處的身念處,用來破我薩迦耶見(我邪見)細分六十二種,有20種薩迦耶見是大的,這20種再分出62種之多,根本要聽,聞,慧一起修行,講就好像很複雜,但實行只是依八正道生活和四念處內觀,最好一邊做一邊學習持戒,有些人可以7天就有成就,最遲的人用7年時間,這個佛陀說的,你不相信請親自試試,因為佛陀從來沒有說謊,他說依四念處能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當然都要看你本身福和慧夠不夠,如果夠就前3果沒有問題。

http://www.zgs.org.tw/epaperSystem/periodical/9606/epaper3-5.htm

身念住內觀法
阿姜念
如果沒有苦,我們是不能體會到苦,苦諦是佛所教的真理。

  但是並沒有「樂諦」,沒有快樂的聖諦,因為樂是無常的,是會變苦的。 --阿姜念

2010-10-10 19:09:03 補充:
正覺同修會我打個 " ? "有保留,我本人就覺得都是依回佛陀教導,因為沒有以往古德和大德正明過修行道路很容易出問題,依古德的教誨虛雲老和尚都要我們依四念處為根。
2010-10-10 4:37 pm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19: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010000051KK002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