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完璧歸趙」這成語出自司馬遷所著《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其中一段,是描述藺相如攜帶和氏壁出史秦國商討以和氏壁交換15座城池的經過。藺相如觀察到秦昭襄王並無誠意作出交換,憑勇氣、機智從秦王手裡騙回和氏壁,並且安全送回趙國。原文節錄如下: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原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彊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甯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原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複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彊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彊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複攻趙,殺二萬人。』
《廉頗藺相如列傳》除了「完壁歸趙」還敘述了「澠池之會」及「負荊請罪」共三個精彩歷史故事,並且三個故事以後都被引用作為成語故事,如果你有興趣再知道另外兩個故,可登入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8F%B2%E8%A8%98/%E5%8D%B7081看足版的《廉頗藺相如列傳》。
附加參考
司馬遷對藺相如有很高的評價,稱贊他對廉頗退讓是為了避免損害國家利益。誤導不少後人相信藺相如對趙國的功勞高於廉頗而且人格偉大!
其實只要有獨立思考去看這篇列傳,不難發現藺相如對趙國並沒有實質功勞,和廉頗的重要性根本沒得比!藺相如說出『顧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令廉頗、司馬遷都覺得他偉大。且看我分析:
「完壁歸趙」只是因為藺相如爭取展示個人勇氣、機智才會發生,沒有他自薦出史,國家的處境沒有多大分別。藺相如的出使不能制止『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複攻趙,殺二萬人。』,甚至可以推論秦國伐趙,有報服藺相如曾到秦國"攞釆"的意義呢!
秦昭襄王時代,其軍事力量和趙國相比沒有太大優勢,趙國還有善於用兵的廉頗、李牧,尤其是廉頗終其一生由他領導的保衛戰都沒打敗記錄。秦國以後能吞併趙國,都是廉頗晚年失去兵權的事了。
「澠池之會」趙王幸免受辱,確實是藺相如功勞,但能夠無損回國,有賴於相對足夠武裝力量保護,列傳中『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已生動描述出秦王並非因為藺相如而放過趙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