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 何時流行取單名 何時流行取雙名

2010-10-04 7:33 pm
三國時期 幾乎都是單名
改革開放後大陸又興起單名風(如王偉 李靜)
那麼中國史上 何時流行取單名 何時流行取雙名呢(大體上來說)

回答 (5)

2010-10-19 5:29 am
✔ 最佳答案
漢名除姓氏以外一般習慣用兩個字或一個字。中國在三國以前以一個字的名(單名)為主,從晉朝一直到現代,則較多兩個字的名(雙名)。

東漢至西晉這一階段約佔三百年。從中國姓名史考察,這三百年是中國人盛行單名的第一個高峰時期。為什麼這一時期單名特別多呢?

以前一般認為單名之俗,出於王莽的倡導。《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的長孫叫王宗,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與其舅舅合謀,準備搶班奪權。但後來事情暴露了。雖然是親孫子,但這事也不能輕饒,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殺了。雖然人死了,但“政治權力”也要剝奪,王莽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復名會宗。”意思是說王宗本來名是兩個字,叫“王會宗”,是依法令後改成的“王宗”,現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還叫原來的“王會宗”。

從王莽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個問題:
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數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孫子的名都是兩個字。
二、王莽上臺後,曾經下過“去二名”的“製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
三、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由於王莽的法令,從那時起,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現在,人人全是單字名,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單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當時人口並不是很多,人的活動範圍、交際半徑也有限,單字名並沒有對社會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單字現象得以沿續,一直到三國時代。

但是,王莽的“二名之禁”並非東漢、三國盛行單名的根本原因,乃是一種文化傳承現象。中國人的姓名符號形式,自周、秦以來,一直是以單名為主的,崇尚單名已成為一種社會潛意識。但周、秦時代雖崇尚單名,卻並不禁止二名,更無譏諷二名的道理。夏、商、周及西漢帝王中多有二名者,即足可證之。

由於數千年的習俗使然,取單名之俗自然會代代傳承下來,西漢以降的三百餘年間盛行單名,只不過是繼承前朝取名傳統而已,並非出於王莽的倡導。周、秦、西漢數千年間崇尚單名的取名習俗在東漢以後仍被承襲繼續了下來,才是東漢以後三百餘年間盛行單名的主要原因。

同時,漢晉之間盛行單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為了便於避諱。避諱始於西周時期,凡君主與尊長的名字不得直書或直說,必須用其他方法來回避。周代起初只避死人之名,進入秦漢特別是漢代以後,情況就大不同了。為了鞏固、強化封建專制統治和皇權,維護帝王唯我獨尊的神聖地位,帝王一即位,就必須避諱。不但死名要避,活名也要避。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為“端月”,或讀作“徵月”。漢高祖名邦,改“邦”為“國”。東漢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改“秀才”為“茂才”。避諱之制在漢晉時代越來越嚴,漢律已有觸諱犯法的規定。

由於秦漢以來諱制越來越密,這就勢必產生了一個廣泛的社會問題:上上下下需要回避更改的文字越來越多,由此造成了人名、書名、年號等的種種混亂,甚至追改古書(如將《春秋》改為《陽秋》,《莊子》改為《嚴子》)。為了儘量克服避諱帶來的弊端,減少諱字,漢晉時代的帝王採取了兩種約定俗成的取名方法:一是大量採用單名(單名所諱之字比之復名要少一半)。帝王採用單名,大大減少了諱字。東漢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詁》中指出:帝王採用單名是為了便於避諱,“其為難諱也,一字為名,令難言而易諱”。二是採用冷僻字取名。以使人難犯易避也。西漢至東漢五十七帝中,採用冷僻字或不太常用的字取名者大有人在。

漢晉時代的帝王既採用單名,又採用冷僻字或不太常用的字取名,使其名“難言而易諱”,既減少了諱字,又便利於避諱,可謂“魚與熊掌兼得”。《後漢書》、《三國志》中所見之人名,幾乎全是單名。直到西晉“八王之亂”後,中國進入大分裂、大動蕩的時期,出現五胡亂華十六國,少數民族紛入中原,避諱制度遭受嚴重衝擊。避諱既無定制,寬嚴隨意而異,取名字也就不必再顧慮便不便於避諱了。於是,神州大地復名又逐漸多了起來。從宋代開始到現代,雙字超過了單字名,以後雙字名越來越多。
參考: 星島環球網*三國人為啥都是單字名?
2010-10-05 5:58 am
西村要在答案欄回答一下嗎?
2010-10-05 5:43 am
進入南北朝以后漢名為雙名增多 進入中唐以後 幾乎平分秋色 進入宋以后雙名幾乎是主流了
2010-10-05 12:19 am
中國歷史上從姓氏上,可以研究的範疇就比較大,但不論姓與氏指的都是我們

現在說的姓( 先秦時男子稱氏不稱姓),而今天的問題是 " 名 " ,所以相較之下

,沒有那麼複雜,不廢話了。

從秦漢時期起,因為國家基本上統一了,為了戶籍上的管理,大約定立一些符

合當時傳統民俗的規範,但只針對姓,對名除了字數上的限制外,沒有特別限

定,而當時的人,誠如版主所言,單名占多數,然後有字,有號甚至別號等等

不用舉例,相信大家多少讀歷史都有涉略,這個情況大約到了宋朝,有一些改

變( 也就是說單名流行到這裡有了變化) ,因為宋朝的邵雍(邵康節)發展出梅花

易數之後,姓名的吉凶就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

姓名三個字可分天格,地格,人格方便性名的吉凶占卜,人們對這開始有了興

趣,所以本來是:姓劉名備,字玄德 (漢末,三國時代) ,宋以後有些就變成了

王安石字介莆( 宋),吳承恩字汝忠( 元末明初),袁世凱字慰庭(清末)等等,字沒

變名都變成雙名了,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可能也是導火線( 用詞不當)。

大陸改革開放後,別忘了大陸是唯物論者,算命這種東東,可信乎? 所以如版

主所言又流行回來了。 不過有幾句話要說,這只是大體上而言,不是一定。


其實版主好像知道吧! 我只是野人獻曝罷了。

2010-10-09 14:20:50 補充:
我真的覺得答非所問的人很多。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2: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004000010KK021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