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是什麼詩?

2010-10-04 2:29 am
這首是什麼詩?
出自哪裡?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墜為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THX SO MUCH!!

回答 (4)

2010-10-04 11:08 pm
✔ 最佳答案
這首叫:萬空歌。網路上說:(明)悟空 萬空歌。再找不到更好的解析。
朝代 :明作者 :悟空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落為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找來一首,(南齊)誌公禪師 萬空歌 又名 醒世詩:

《誌公和尚萬空歌》【梁】誌公和尚(寶誌禪師) 撰南來北往走西東,看得浮生總是空。天也空來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大地本來無寸土,人生勞碌一場空。日也空來月也空,來來往往不留踪。日月星辰常運轉,人亡千載永無踪。山也空來水也空,隨緣變化體無窮。青山綠水依然在,為人一死不相逢。田也空來地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世間多少窮後富,也有多少富後窮。金也空來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萬兩黃金拿不去,為他一世受牢籠。生也空來死也空,生死如同一夢中。生如百花逢春好,死如黃葉落秋風。夫也空來妻也空,大限到了各西東。夫妻本是同林鳥,可憐死後不相逢。男也空來女也空,黃泉路上難相逢。貴子賢孫休貪愛,人因癡愛墮牢籠。幻化空身虛變現,空是色來色是空。空手來了空手去,到頭總是一場空。朝走西,暮走東,人生恰似採花蜂。採得百花成蜜後,一場辛苦一場空。夜深聽得三更鼓,翻身不覺五更鐘。從頭仔細想一想,便是南柯一夢中。不信但看桃李樹,花開能有幾時紅。任你做到公卿相,死後還歸泥土中。身歸土,氣歸風,一片頑皮裹臭膿。敗壞不如豬狗相,何不當初問誌公。生有一,死無二,休向人前誇伶俐。生前置下田萬頃,死後只得三步地。寬八尺、長丈二,仔細思量真個是。若人死後帶得去,誌公與你親書契。以下網頁收集不同的萬空歌(詩)可供參考。。。http://blog.udn.com/balvpa/3384544

結論:悟空=覺悟世間,虛空無常。 萬空=萬般空寂,苦海無邊。 醒世=警醒世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古德云:在世進德修業。出世離苦得樂。
參考: 悟空歌/萬空歌/醒世詩
2010-10-04 4:25 pm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墜為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明‧悟空‧萬空歌)

2010-10-04 08:26:27 補充:
明是指明朝
2010-10-04 2:37 am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文稿(英文)
粵語講道/普通話講道
死生本無常、錢財如糞土

讀經一:(訓1:2;2:21-23):萬事皆虛
讀經二:(哥3:1-5,9-11):應追求天上的事
福 音:(路12:13-21):戒貪世物
中國文化: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錢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你們要謹慎,遠離一切貪婪;因為人的生命並不在於他擁有豐厚的財產。……天主對富翁說:「糊塗的人啊!今天晚上,我就要索回你的靈魂,你所儲備的一切,將會留給誰呢?」那些只為自己積蓄財產,而不在天主面前致富的人,也是這樣。(路12:15-21)

今天聖經的故事很奇突:忽然有一個人來到耶穌跟前,要求耶穌為他分家產!

我們可以說很多話、作很多事、傳遞很多我們自以為是很清楚的訊息,但其他人所聽到的,可能都不一樣。他們所明白和吸收到的,與我們所願意傳達的,有時會大不一樣。人尤其會從最實際的角度,從對自己最有利的角度去聆聽、去領會。

有一個人在聽耶穌講道時,感到耶穌的話十分吸引,耶穌的人品和氣質,也很令他折服和感動。他在想,這真是一個可以信靠的、有智慧的人,公正、無私、明察秋毫。這個人已經忘了耶穌講的是什麼,他只是在想:耶穌也許可以幫助他解決他的一個私人問題--幫忙他分家產。所以他大聲向耶穌說:「師傅,請吩咐我的兄弟和我分家吧!」(路12:13)

很可能,這個人受到兄弟的欺負,有無路訴,所以要求耶穌為他主持公道。

耶穌沒有捲入他的家庭糾紛,卻給他指出了解決家庭糾紛的辦法;正如耶穌也沒有捲入政治的旋渦,卻指出了應該用什麼精神去面對政治的挑戰。

他教導這個人,在處理家產時要記住一個原則:「遠離一切貪婪」,並要知道,「人的生命並不在於擁有豐厚的財產」。

提到爭家產,我想起中國某地方有個爭土地的故事。原來有兩個相鄰的家庭,為建屋而互相爭奪一牆之寬約三尺的地方。其中一家有人在朝上做到吏部尚書的大官,他們就寫信給這個大官,請他向鄰居施加壓力。怎知這個吏部尚書卻給家人回了一信:「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意思是希望家人不要為區區三尺之地,而與鄰人鬧至不和,因為即使是爭勝了,也是沒用的;當年威風八面的秦始皇,今天又怎樣呢?家人果然照他的吩咐做了,讓了三尺之地給鄰人;鄰人受到感動,也讓出了三尺。這六尺之寬的地方,就建成了一條巷,後人稱為「仁義巷」。
其實,在「不爭」的背後,還有更深刻的哲理,就是即使爭到了,也沒有用。

今天福音上的那位富翁,以為擁有大量的財產,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他很高興、很陶醉地對自己說:「我的靈魂啊!你擁有大量財物,足夠多年享用了,你吃喝玩樂,享受人生吧!」(路12:19)天主卻向他說:「糊塗人啊!今天晚上,我就要收回你的靈魂,你所儲備的一切,將會留給誰呢?」靈魂喪失了,生命毀滅了,精神頹廢了,理想幻滅了,年華老去了,我們即使能得到了全世界,又有什麼用處呢?

所有人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絕對沒有人可以例外。我們兩手空空的來到這個世上,繞了一個圈,又要兩手空空的離開這個世界。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有一首「好了歌」說:「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錢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明朝有一首「萬空歌」也同樣說:「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耶穌的結論是:「那些只為自己積蓄財產,而不在天主面前致富的人,也是這樣。」最後只得一場空。

所以最聰明的辦法,是「在天主前積蓄永恆的財產」:為社會留下一些功業,為別人留下一些愛德,為家庭留下一些福蔭,為子孫多積一些陰德,為自己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記憶,在世上留下一些值得自豪的事。其他都不必太過執著。

Your Text
2010-10-04 2:32 am
明.悟空〈萬空歌〉
你喺GOOGLE打頭嗰句說得~
HOPE CAN HELP YOU~
參考: me+google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33: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003000051KK0136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