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試---->紀律

2010-10-03 5:09 pm
請問中化口試題目係紀律,有咩可以講呀?
同埋紀律有咩重要性呀?
THX=]

回答 (1)

2010-10-13 1:33 am
✔ 最佳答案
導言文學評論必然要影響社會公眾,它的價值取向選擇也必然會影響到社會公眾的價值選擇。各人所持的標準有異,令個人的文學評論的價值取向亦同樣出現差異。任何時代、社會和團體都是如此,不同時代的不同階級都有自己的批評標準,實際上,不同民族的文藝批評標準也會有差異。每個人的批評標準後面都有著對人生、道德、哲學等等的個人觀感。“文學”中的“紀律”“紀律”(discipline)廣義來說,其定義可被歸納為:自我控制、保持社會和團體內的秩序、服從合理之命令、對指示抱合作之態度、尊重組織內之階級等別,這幾個意思。而從文學的角度,狹義來說,“紀律”則是用不同的規律和手法將作者的意思用文字表達出來,但因為作品受到形式上的限制,所以作品內容、風格多是千篇一律。文學中的“紀律”,是指用不同的規則或手法如韻律、字數把作者的意思用文字語言紀錄下來,作品往往受到形式上的限制,充滿模仿和學習別人。例如:由文學方面看,中國文學中的五言絕詩,要跟從前人創作的規矩、模式去創作,中國的詩必需平仄相對,偶數句必須押韻,這些規則在寫詩時,後人必須嚴格遵從,不可有違或改變。首先在句法方面由五字句所構成,但一首以五言為主的古體詩,只要加入一兩句七言句或其他雜言句,就不算是五古體,而要列入七言或雜言古體之中,這與七言古體不同。對於五言詩的平仄都有要求,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在韻律方面,五言古體無嚴格規定,一般雙句押韻,雖然可以轉韻,但按習慣而言,轉韻的極少,不轉韻的佔大多數。文學是在於培育“紀律”還是“解放”?彼得威爾在影片中透過基丁與學校思想上的不同,顯出“紀律”(discipline)與“解放”(liberation)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從表面看來,影片一直主張以文學打破“紀律”,批評“紀律”的迂腐,而把“解放”的價值盡情表現出來。其實,影片中隱含著“紀律”和“解放”兩者是同樣有價值,它們是相輔相承的,缺一不可。“解放”的價值在於引領人尋找自我,為刻板的世界創造新的局面,但它不可以獨立存在,完全地漠視一切“紀律”的“解放”,只會變成放縱。例如:在影片中,查理在校刊發表大膽文章,差點毀了自己的前程,基丁事後亦有教訓他要理性地權衡輕重,這才是正確的“解放”,而權衡輕重的標準便是“紀律”。“紀律”代表著傳統、理性的規範,讓人清楚“解放”的底線在哪裏,然後才決定如何適當地“解放”。如果沒有“紀律”的規範,人就會失去了理性地權衡輕重的思考。例如:在影片中,尼爾不願受父母的擺佈,而以自殺來“解放”自己。因此,“解放”不代表完全地創新,應該要配合“紀律”的規範,所以“紀律”和“解放”之間是互相制衡、互補不足的。反觀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每個朝代都有其嚴格的“紀律”限制,在字數、句數、韻律、平仄上都有特定的形式,在這些形式的基礎上,文學也漸漸地“解放”出來。例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興盛的駢文和唐代興盛的近體詩,形式上都有“紀律”,講求對偶工整之美,詩人必須跟隨,可惜卻因過份著重“格律”嚴謹而成為末流。有詩人跟隨格律,但取得成功的如李白、杜甫無不以個人“解放”的思想寫入已有的格律上。直至後來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文以蛓道”,不必押韻,不求對偶,以參差自然的句法為主體,把舊有的“紀律”“解放”出來,但仍是以古文為主。到近代,胡適、陳獨秀發起“新文學運動”,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再一次把舊有的“紀律”“解放”出來,不受限制的新詩就是詩歌創作的新“紀律”。這使近代的文學有著新朝氣,文學家在創作有前所未有的突破。最先表現在魯迅的小說,其次是周作人的小品文,都是以表現人生為主。總結由此可見,“紀律”和“解放”都是文學所需要的。文學擁有“紀律”的基礎,才能將“解放”出來的新思想表達出來。“紀律”的目的在於承先啟後,“解放”是必定會出現的,因為“紀律”是需要不斷更新,不能永遠停留在同一處。古代舊詩有它的“紀律”,例如押韻、平仄等,後來新詩的出現,令舊詩的“紀律”得以“解放”,出現新的“紀律”。可見舊“紀律”會不斷被打破,同時又經“解放”而有新“紀律”的訂立,新“紀律”在將來又會被打破,這是不斷循環的,令詩的創作不斷進步。


收錄日期: 2021-04-30 12:13: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1003000051KK003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