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慈禧太后,孝莊皇太后令清朝走向興盛,佢教導康熙如何做一個賢君,仲有叫康熙娶索尼個女,令佢皇權可以鞏固,佢只有一心只為大清,所以放棄佢同多爾哀咁愛情,可見佢係令清朝走向繁榮,而慈禧太后則相反,佢專橫貪戀權力,又垂簾聽政,駕馭同治,又將光緒當作木偶咁玩,而自己緊握軍政大權,名義上佢唔係皇帝,實際上佢咁權力已大過皇帝,可想而知佢野心係幾咁大,仲有佢令清朝走向滅亡,佢動用國庫興建頤明園,慶祝佢壽誕,佢下令與洋人簽訂不平等條約,令到滿清蒙受屈辱,真是滿清咁千古罪人。
個人人格方面,從宮廷鬥爭中奪得政權,慈禧太后素有殘忍和狡詐之名。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後,甫成為皇太后的葉赫納拉氏,聯合恭親王奕訢等皇室近支,發動政變從以皇室遠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為首,實際以能臣肅順為核心的顧命八大臣集團手中奪得政權,並將其中三位(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後為建立及維繫其獨裁權力,慈禧皇太后對於政敵之整肅絕少留情,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以及繼位皇帝光緒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極為高壓嚴峻。
從中國國家主權的角度出發,許多人對慈禧皇太后當政的結果做出負面評價。包括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並成功阻止法軍登陸台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慈禧皇太后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
在「同治中興」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的鋪張浪費,以及對於國際時局缺乏認識,允稱導致甲午戰爭戰敗的原因之一。其中最顯著的事例為花費巨資擴建頤和園用以慶祝自己的六秩大壽,給包含海軍軍費在內的國家財政帶來無建設性的負擔。甚至在戰敗簽約、割地賠款之後,1895年又大興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個工程長達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重修的慈禧陵雖成為清代最豪華獨特的皇家陵寢,然而耗資巨大,放在清季國事日非的歷史脈絡下加以檢視,更突顯出慈禧皇太后重視個人虛榮以及清廷威儀,甚於國家興衰的貴族心態。
許多批評者謂,慈禧皇太后對於李鴻章等漢臣的重用,以及對於洋務運動的接受,均乃出於維繫清廷統治的現實需要,而非出於真心支持。因其本身的保守心態及攬權私欲,慈禧皇太后表面上雖讓光緒皇帝於1894年起親政,並容許皇帝及一班主張維新的臣僚在1898年實施變法,實際上對於政局的掌控及干涉卻從未放鬆。終於,帝后兩黨之間的矛盾衝突在一場帝黨方面倉皇籌劃的流產政變中爆發;皇太后大權在握,在守舊派親貴朝臣以及近畿軍權的支持下,順勢從皇帝手中收回政權,實際上等於后黨政變成功。於是,史稱百日維新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實驗,尚未及實施,即嘎然中止;嗣後朝政愈趨保守,對於當時中國的近代化革新造成強大的阻力。
受到戊戌政變的影響,慈禧皇太后排斥維新改革,並寵信端王載漪、剛毅等守舊親貴,甚至考慮撤換光緒皇帝;載漪之子溥俊因而被立為大阿哥,實同儲君,然因忌憚光緒皇帝為歐美日列強一致支持,不敢驟廢。載漪為求其子早日登基,乃利用皇太后對「洋人」的嫉忌之心,極力離間帝后。順此,朝中形勢乃逐漸演變為非理性仇視「洋人」的守舊親貴,結合保守的清流派,對抗主張務實的朝臣之局。在端王等當權親貴的縱容,甚至暗助之下,以仇外起家的「義和拳」乃得以大舉進入直隸、進迫京畿,形成一股「逼宮」的形勢。慈禧皇太后雖未必相信拳民「神力護體」之說,亦未必不能洞悉端王奪權的陰謀,但出於本身對於外人反感的心理,且認為「民氣可用」,亦未嘗嚴令鎮壓拳民,終於釀成拳民殘殺「教民」、攻擊外人、殺死德日外交人員等事故,引起八國聯軍干涉之禍。慈禧皇太后又誤信各國欲迫其退位的假情報,負氣殘殺主張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大臣,並率爾對多國宣戰,至此大勢乃全無轉圜餘地。聯軍入京,禍及華北多省,帝后西狩,終以締結辛丑和約解決;和約規定懲辦禍首、謝罪賠款、使館區駐軍、軍備限制等,並造成日俄軍隊長駐滿洲的局面,中國的主權以及清帝國的威望均蒙受重大損失。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慈禧皇太后諸般考量均以個人權位為重,結果嚴重損害國家利權以及無辜人民生計,堪稱其主政期間最大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