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維生素D = 維他命D
圖片參考:
http://www.wenweipo.com/loadImage.php?image_width=222&image_height=&image_filename=http://image.wenweipo.com/2006/11/06/ot1106a.jpg
安東尼.諾文文:李澤銘 「維他命D是維他命,還是賀爾蒙呢?」 維他命D雖然是一種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但我們日常生活中卻不會想到類似的問題。在早前香港浸會大學桂冠學人講座系列中,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生物化學及生物醫學系教授安東尼.諾文(Anthony W. Norman)以此為題,帶領大家走一段醫學之旅。 由佝僂病發現的維他命 維他命(又稱維生素)是生命體所必需的微量養份,但人體無法自行製造,需要透過飲食來獲得。另外,維他命也不像糖類、脂肪、蛋白質等可製造熱量或生成組織,但它能調節生命體的新陳代謝。賀爾蒙(又稱激素)一般由生命體自行分泌,用於細胞間相互溝通。驟看之下,兩者沒有很大關係,而實情也幾乎如此,維他命D就是當中罕有的例外。維他命D(又稱鈣化固醇)在發現之初被認為屬維他命,並以此命名,但其真正身份在學界一直存有爭議。 雖然維他命D是在上世紀20年代發現,但故事應該由佝僂病(Ricket,俗稱軟骨症,後來得知由缺乏維他命D引起)說起,可以再推前至1645年,英國醫生法蘭西斯.吉臣(Francis Glisson)首先正視這個病症,並提出其成因及治療方法。19世紀初,科學家發現鱈魚肝油(Cod Liver Oil)是治療佝僂病的良方。到了1914年,科學家首次對佝僂病進行現代的醫學實驗,數年後,科學家終於發現佝僂病的真正起因,以及把維他命D從天然物質中獨立分離開。 現時被確認的維他命D共有5種(維他命D1至D5),其中D2(ergocalciferol)和D3(cholecalciferol)屬於人體所需的類型,兩者可以互相轉換,而D3的效用更較D2大數倍,所以諾文對維他命D的討論都集中在D3身上。D3可由皮膚的膽固醇之前趨物7-去氫膽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經陽光照射而得,然後經肝臟羥化(hydroxylated)後變為鈣二醇(calcidiol)儲存在人體內。因此,驗血是唯一檢驗維他命D含量的方法,正常人的含量應該是每毫升血液含有40至60納克鈣二醇。 順帶一提,發現7-去氫膽固醇的德國科學家阿道夫.溫特斯(Adolf Windaus)在1928年,憑維他命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不是維他命 也非賀爾蒙 鈣二醇經腎臟合成為骨化三醇(calcitriol,一種活化維他命D),以控制小腸對於鈣質(calcium)和磷(phosphorus)的吸收量。因此,無論你從食物中攝入多少鈣和磷,如果缺乏了維他命D,一切也只會「酒肉穿腸過」,沒法留住營養。除了佝僂病外,婦女常患的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也與維他命D有莫大的關係。 解釋至此,大家應該可回答文章開首的問題—維他命D並不屬於維他命,因為它可由人體自行合成,有此稱呼只是歷史原因。另外,它也並不算是完整的賀爾蒙,因為它需經肝臟和腎臟轉換成骨化三醇後,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因此,維他命D只可稱為類固醇衍生物(secosteroid),是一種賀爾蒙的前驅物(hormone precursor)。 維他命D愈多愈健康? 討論了一大堆艱澀難明的科學知識,諾文開始把話題轉到健康的日常飲食習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51歲以下人士每日的最低攝取量是5微克,51至70歲將增加至10微克,70歲以上調高到15微克。 由於維他命D不同於其他維他命,可以儲存於體內,所以無需每日都攝入最低量,只要平均高於建議量即可。 諾文指出,現時全球約三分二人口的維他命含量低於標準,不少營養組織均希望提高建議的最低攝取量,更有激進人士甚至建議將份量提高至每日25毫克。 根據諾文介紹,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並不是一件甚麼難事,日常飲食均衡或多曬太陽已經輕易辦到。海水魚、魚肝油和傘菌類等食物含有豐富維他命D,而蔬菜、生果和堅果類則含量偏低。至於曬太陽,也只要每日頭、手、腳外露於正常陽光下20分鐘左右已經足夠,過量暴曬要承擔皮膚癌的風險。做足以上措施,仍擔心維他命D攝取量不足,你大可服用維他命D的補充劑或藥丸。 諾文談到維他命D的最新研究方向,原來對這種維他命的研究範圍早已超出了營養學的範圍。最近有研究指出,在夏天接受癌症治療(接觸較多陽光,生產較多維他命D )的康復率要比冬天的為多。 除了治療的功用,維他命D同時能幫助預防癌症。若每日攝取多於25毫克的維他命D,將有效減低50%患直腸癌,30%患乳癌和子宮癌的機會。
資料來源: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11/06/SY0611060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