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四兩金等於多少五銖錢

2010-09-30 1:47 am
如題

老師要我們查詢

漢代四兩金等於多少五銖錢

我所查到的96好像是錯的......

回答 (2)

2010-10-07 2:35 am
✔ 最佳答案
東漢時流通三種貨幣,分別是黃金、白銀和五銖錢,其中五銖錢又簡稱錢。

一枚五銖錢就是一文,將一千個五銖錢用繩子串起來,稱為一吊,通常,一吊錢可以兌換一兩白銀,十兩白銀可以兌換一兩黃金,而一斤有十六兩.這就是半斤八兩的來歷,當然古時候的一兩要比現在的一兩輕的多。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和平時期,1兩銀子=1500文錢,如果是亂世1兩銀子=600-700文錢。

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所以,根據推論,用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大約換算如下:

1兩黃金=10兩白銀
1兩白銀=1000文錢=1貫(吊)錢
所以1兩黃金=10000文錢=10貫(吊)錢

4兩黃金=約40000文錢=約40貫(吊)錢




參考: Google大神
2010-09-30 2:45 am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秦半兩”,固然是貨幣發展史上的一個巨大進步,但一枚銅錢重達半兩,於攜帶和使用來說都是十分不便的。這就為“五銖錢”後來得以行世提供了機會。
“五銖錢”的問世歷程也是頗不平凡的。漢承秦制,在貨幣政策方面沿用金錢本位,但黃金只表示財富,並不在市場流通,銅錢是市場流通的主貨幣。此外,漢以前,貨幣鑄造權一向由政府壟斷,而漢高祖劉邦即位之初,以“秦錢重難用,曾更令民鑄錢”,為民間私鑄錢幣打開了方便之門。這種政策帶來的後果顯然是嚴重的:由於銅錢的重量減輕,成色降低,不僅名不副實,也引起了流通中貨幣的不斷貶值。據記載,呂后二年時,名為半兩的漢銅錢重量實為八銖;到漢武帝五年,已減至四銖;至於民間大量私鑄的銅錢還有一銖以下的,因其輕薄如榆樹莢兒,故有“莢錢”之稱。一銖是多少呢?古時候,人們發現糧食種子的大小比較統一、均勻,遂以一定數量的谷物種子作為貨幣重量的計量標準,一銖相當於144粒粟(小米)的重量,而十二銖才當半兩。同一種錢幣之間的重量與價值竟有如此大的差別,我們也就不難想象當時貨幣管理和流通之混亂局面了。
西漢王朝的統治者意識到,在國家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均有待於進一步發展和鞏固的時代,除了政治上反對分裂,不斷強化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專制外,在經濟上統一幣制,穩定物價,也是它所面臨的一個重要歷史任務。但這一改革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從呂后、文、景以至武帝,經過八九次的改制曲折,歷時近百年,至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漢朝才終於建立起統一的“五銖錢”制,從而再次結束了中國錢幣大小、輕重不一的混亂局面,在貨幣改革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漢書·食貨誌》所載:“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鑄五銖錢,至平帝元始中,成錢二百八十億萬余”,即指這一段歷史。
“五銖錢”吸取了秦半兩的形制特點,錢重五銖,上有“五銖”二篆字,是中國貨幣史上以重量名錢階段的典型錢幣。它在形制上的先進性除大小、輕重適宜而外,還表現在錢的正面和背部有外郭,且外郭同文字一樣高低,可以保護錢文,不易磨損。這是“五銖錢”和前代錢幣最明顯不同之處。從漢代五銖錢幣質量、鑄造技術等方面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漢代社會的歷史風貌以及國家在經濟生活中的駕馭能力。
從漢武帝開始,“五銖錢”一直沿用了700余年,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幣型。此後,東漢、蜀漢、魏晉南北朝和隋歷代都有鑄造,雖重量形制大小不一,但都保留了其基本風格。至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銖錢”廢止,行用開元通寶錢,但舊五銖繼續在民間流通。以後各代鑄銅錢無不以五銖為標準,離開這個標準就意味著無法長期流行。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6: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929000015KK0460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