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幾年前寫的.你就參考參考吧!!!
還有投資是件很快樂的事情.台灣還沒有核准過所謂基金平台這樣的東西.所以那是違法的.沒有必要為了投資而去買違法的商品吧.
況且收費是怎麼收呢???
有沒有綁約如20年或是25年內不能解約.否則就要付出高額違約金之類的條款.都是陷阱ㄚ!!!
世界上沒有那麼好的事情.如果有也輪不到我們啦!!!
好回歸基金的操作策略.我們在網路談這些事情的時候.根本都沒有人些基金的書籍.所以在那個年代我們就已經這樣做了.
當時是我已經將房貸還完了.所以自己才將這些告訴一些新手.所以你就參考吧.海外基金的做法也一樣.
**永遠要記得,口袋中的一塊錢永遠大於帳面上的兩塊錢**,風險永遠是在你左右徘徊.
1.只是買進基金,也要懂得獲利了結:(不怕賺的少.只怕賺不到)
根據自己多年操作的經驗,買進很容易,但是*賣出才是學問*,要在什麼時間點賣出,什麼價位賣出呢.
每個人的感覺不同,有的人賭性堅強,賺一倍還不滿足,還想再賺一倍,真的賺到了,還想再一倍.
結果就是,市場回跌不賣,想?還會漲上來,市場既然成下跌趨勢,就是空頭不相信繼續跌,跌回本錢的時候,還不賣最後就是成為,空歡喜一場,來也空空.去也空空.兩手還是空空.
2.要有策略.目標.這些都要自己訂定.(自己做主人,才能掌握自己)
別人定的策略.目標不一適合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夠為自己量身定作,投資策略與目標,別人的只是參考,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決策者*,別人賺得到的錢你不一定賺的到.
只有跟自己最像的錢,才是自己真正賺得到的錢.
3.自己定的策略.目標自己一定要決對尊守.(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決定)
不尊守一次.二次長此以往,你就違背自己了,連自己都不信任自己,你就不可能去信任基金經理人.更有可能為自己帶來危機.
4.一定要堅守本業,不能因為買進基金或任何商品而荒廢本業(不能夠影響正常的生活)
買基金的錢,一定要是閒錢,要在短期用到的錢不能拿來買,更不能夠借錢來買.因為投資本來就是有賺有賠.
用借款來投資,賺錢很高興,賠錢不但輸掉本金還要付出利息.兩頭空.
5.如果你有時間的話,一定要自己多充實自己的理財知識,看書也好,電子媒體中的新聞.或公司公告,理財雜誌.都好.最重要是自己一定要做功課,不可能一輩子都靠別人,必須要自己學會釣魚.
附上自己一開始買進基金,當時的想法.(因為個人大多買進國內基金.對於還海外基金不懂,敬請見諒.)
一開始只是聽看到.投信公司在銀行的DM,都用年報酬率15%計算,誤以為真,單筆購入30W結果是3年賠9萬.
我賣出之後想到台灣股市,是由12682跌到2880,平均7781為中線.但是第二次10393跌到3411.平均6902為中線.
得到台灣股市平均6000-7000點為中點趨勢線.
用5000元定期不定額買進基金.(
自己規劃為10000點以上-40%=3000元.
8000-10000點-20%=4000元.
6000-8000正常5000元.
4000-6000點以下+20%=6000元.
4000點以下+40%=7000元)因為是用台股指數計算對我比較方便.只要賺取10%-15%就賣出,繼續定期不定額買進(如果大盤指數6500點以下加碼5000元.如果6500點以上不加碼.)只要賺取10%-15%就賣出,繼續
定期不定額操作.一次次的繼續操作,我的經驗約有年報酬率9%.
(也可以由一檔基金.變成兩檔.這樣如果越來越多檔基金的時候.就會一直有基金獲利成功到達10-15%輪流收割.這樣就變成輪耕法了 .)
選擇基金的方式4.4.3.3法之外,我還會加看基金經理人的資料,他以前的基金操作績效,也要不差.
我很怕買進的基金剛剛才換經理人,因為兩個人對於金融產品的操作手法不同.
這陣子,看到一些人,一跌就哇哇叫!!!!
好像天要塌下來一樣,我實在看到(心有戚戚焉).
這就像自己,已經走過那段路之後,知道路崎嶇不平,回頭看到一群人又再走同一段路,真是寒冬飲冰水.點滴在心頭.
現在來談談危機處理:
這部份包括所有的理財投資書籍裡面.從來沒有人提過.講真的這些寫書的真的要檢討一下了.
就是你如果每月投資5000元的話.只要基金總淨值規模到達10萬元時.不論有沒有賺10-15%.記得馬上賣出.
因為你已經給這個基金經理人團隊20個月的時間了他們還無法對你繳出成績.代表這個團隊有問題.請將這樣的爛團隊唾棄.
為什麼要在賺10-15%就賣出.這真的和股市與商品市場的波動有關.
如果你有注意的話.一般一次的上漲波動大約都在25%-35%之間.
而定期定額的話如果賺10-15%時這次的波動大慨也已經25-35%了也就是這已經是波段的高檔區了.賣出之後再慢慢讓他扣款來累積下次的波段吧.
穩定的操作總比沒有根據的告訴你.有複利來的強多了.
最後要告訴你的是別人的策略都只能做為參考而已.(包括我講的在內.)只有你自己做的規劃才是你自己的.
所以加油了.
參考: 自己所知的經驗談與計算.基智網.*台灣之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