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樂期資料

2010-09-19 9:23 pm
我想知道一D有關浪漫樂期的資料!!

回答 (2)

2010-09-28 7:40 am
✔ 最佳答案
浪漫時期 西元1820~1900

在浪漫時期中,圓舞曲,即興曲、浪漫曲、敘事曲、夜曲。。等都不斷的大量出現,在這段時期中,音樂的新型紛紛出現,國民歌謠音樂如波蘭作曲家蕭邦所作波蘭舞曲、馬卡厝舞曲及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所作匈牙利狂想曲,亦多可見。浪漫派音樂最大特徵是音樂與文學的密切關聯,如標題音樂中的交響詩,舒曼的歌曲華格納的歌劇,孟德爾頌的無言歌等,都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而浪漫時期的音樂常常包含了熱情的,充滿個性的旋律,以及合聲的色彩。音樂中的色彩也藉著鋼琴的改進而大為變化。

浪漫時期的特色為:

1.個性表現:大作曲家各有獨特個性表現於各家作品中,風格和趣味大有區別。

2.情感表現:十九世紀的音樂,隨時隨地都可聽到作曲者的個性、靈感和情緒。

3.國民樂派:在十九世紀後半葉,國民樂派音樂有很顯著的爭,作曲者感覺到本國鄉土風情的重要,作曲多以本國民謠為中心。


整體上,「浪漫主義」一詞在音樂領域是用以形容一段從大約1820年代至1918年為止的時期。當時的「浪漫」所代表的內涵與現代的定義並不相同,在1880年樂評家E.T.A.霍夫曼將莫札特、海頓、和貝多芬列為三大「浪漫作曲家」,而路易史伯爾(Louis Spohr)也曾以「好的浪漫風格」來形容貝多芬第五交響曲裡的其中一個段落。嚴格來說莫札特是古典時期的作曲家,而貝多芬則被視為是浪漫主義的開端。到了20世紀初期,由於主流音樂風格的大變,19世紀時期的音樂開始被人冠上「浪漫時期音樂」的稱呼了,後來的音樂史學上也都採取了這種區分法。

弗雷德里克蕭邦


現代對於浪漫主義音樂的研究重點包括了構成其音樂的元素—例如對於民間音樂的大量使用,這也直接反映了當時浪漫民族主義的潮流。浪漫主義音樂的一些成分早在18世紀音樂裡便已出現,狂飆突進運動中展現出的強烈精神和情緒成為了哥德小說的先驅,而法國大革命時期也出現了一些帶有血腥而激情風格的歌劇,浪漫主義音樂便是在這時期開始顯現出其獨特的風格。洛倫佐達彭特替莫札特撰寫的歌劇劇本,搭配上莫札特譜出的獨特音樂,呈現出了一股帶有個人和自由特質的新音樂風格。浪漫音樂的世代將貝多芬視為是他們理想中的偉大作曲家—他撕碎並重譜了英雄交響曲,以抗議拿破崙皇帝的權威。在貝多芬的費德里奧中,他豎立了「救人質歌劇」這樣的典型歌劇劇本,這也是法國大革命時期一種音樂文化的表現,以讚揚那些在維也納會議年間期盼自由的所有激進文化人士。



費利克斯孟德爾頌


在當時的音樂文化中,浪漫音樂走上了開放的大眾路線,主要依靠敏感的中產階級觀眾支持,而非宮廷內部的人士贊助。公共的演出形式也塑造出了一波新的歌劇世代,大量音樂家以獨唱的方式登上舞臺,最知名的包括了帕格尼尼和李斯特。

貝多芬對於音調變化的大量使用也激發出了許多新的音樂形式和結構,讓它們成為音樂裡一個全新的發展領域。尤其是後來的鋼琴音樂和弦樂四重奏,都證明了音樂世界裡還有一大片尚未被開發的領域。身兼作家、樂評家、和作曲家的霍夫曼還曾主張樂器音樂可以比歌唱音樂還具有表達潛力,這個概念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霍夫曼自己既是音樂家也是文人,他鼓勵應該以音樂「有系統的」述說一個故事,許多大眾開始對此產生興趣,雖然他仍然遭到一些其他作曲家(如費利克斯孟德爾頌)的批評。19世紀早期樂器科技的各種新發展—如鋼琴的鐵架、弦樂器的纏弦,都使樂器得以發出更高更廣的音帶、和更多的音色,另外也使演奏者能夠表現出他們個人獨特的技術層面。這樣的科技不但擴展了鋼琴的長度,也引入了更多音樂的結構,並且創造出許多新的音樂類型,例如站立的歌劇序幕演唱、鋼琴的幻想曲、夜曲、和協奏曲,都成為浪漫主義音樂的中心。

理察華格納


在歌劇上,卡爾馬利亞馮韋伯的《魔彈射手》成為一篇根基於民俗文化上、融合了超自然驚悚與緊湊劇情的浪漫主義經典作品,法國的埃克托白遼士在其早期作品中也呈現出了豐富的音色和音質。身為後來被嘲笑為「未來音樂家」(依據華格納自己的說法)的激進份子,李斯特和華格納作品中都帶有對於自由、靈性、魅力、以及近乎標新立異的個人特質的浪漫崇拜。

從1815年至1848年的這段期間被視為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全盛時期,貝多芬(1827年去世)和弗朗茨舒伯特(1828年去世)都在這段期間完成他們最後的作品,另外還包括了舒曼(1856年去世)和蕭邦(1849年去世)。白遼士與華格納則在這時開始他們的創作生涯,年輕的李斯特和費利克斯孟德爾頌也在這時嶄露頭角。在這段時期之後,隨著蕭邦和帕格尼尼的去世,李斯特退出了演奏舞臺,華格納也暫停作曲直到他在巴伐利亞獲得贊助人為止,而白遼士仍在堅持以激進的音樂路線對抗資產階級的自由主義風格。音樂裡的浪漫主義思想至此可以說已經結束了其首要的影響階段,而進入了更為廣泛的浪漫音樂時期了。
參考: 網路
2010-09-29 1:31 am
浪漫時期(Romanticism Ages)

舒伯特 蕭邦

音樂史上,這個名詞是指約在1790年至1910年之間,繼古典主義之後的音樂形式。浪漫主義始於十八世紀的英國文學,從巴黎與德國開始發展。革命後的巴黎,新的歌劇形式開始流行,這股風潮開始往外擴展;在德國,浪漫主義出現在霍夫曼的小說、韋伯的歌劇和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中。

浪漫主義帶來更多、更為寬鬆的音樂形式,包括交響詩、各類形式的鋼琴樂作品(例如夜曲等)、藝術歌曲和歌劇等。

在這個時期,受人注目的不只是作曲家,演奏家的地位提昇,鋼琴家如蕭邦、李斯特,小提琴像是帕格尼尼等,在歐洲各地都受到歡迎。

  早期浪漫樂派被視為是中世紀的結束,中期浪漫樂派大約在1890年左右結束,而浪漫樂派最後一個時期約在191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結束。

浪漫樂派時期的音樂特色*

1.標題音樂的確立:所謂「標題音樂」,是指作曲家為了藉由音樂來描寫某一個故事或者是某一種情景的氣氛,於是他就應用描寫式的旋律或節奏,甚至是模仿真實聲音的擬音效果,來具體表示出樂曲內容的音樂。所以標題音樂有標題外,作曲者通常也會附上說明樂曲內容的文字、好讓聆賞者可以清楚地知道作曲者的創作意圖。

2.交響詩的產生:運用標題音樂的概念所譜作的樂曲,而樂曲的形式是由匈牙利鋼琴家兼作曲家李斯特首創,「交響詩既然是標題音樂的一種,它的目的自然也是在描述事物,它可以陳述一個故事、描繪一個景緻,或者是表達出作曲者對於某件事物的感想。

3.民族主義與音樂的結合: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民族主義興起,歐洲各國的作曲家們紛紛往自己民族的傳統素材中找尋作曲的靈感,所譜寫的音樂因為都其有民族特色,因此便形成了所謂的"國民樂派"。

音樂風格大致如下:

在弦律方面
樂句已非固定的四或八小節模式,而且樂句的長度都有相當大彈性。

在節奏方面
節奏多樣化地複雜了起來。為能製造出高潮迭起的效果,不規則節奏的應用觸目皆是。樂曲的速度並不保持一定。作曲家在新的樂段出現時,可重新標示速度。

在和聲方面
和聲成為音樂呈現最為重要的一部份。大、小調調性的感覺雖然存在,但是因為經常的轉調而被淡化。

在組織方面
雖然曲式仍被採用,但是在浪漫主義思潮的鼓動之下,曲式多已脫離了原有的結構。而也有作曲家開始為作品加註標題。更有不少新的樂曲名稱出現。例如敘事曲、詼諧曲、交響詩、幻想曲、即興曲、藝術歌曲等。「浪漫主義」這個名詞是來自浪漫、想像、幻想。在音樂上,浪漫主義賦予了作曲者絕對的自主權,無論 是形式、技巧、內容都以個人的判斷來取決,於是推動了音樂家對新領域的探索與擴展。

◆古典vs.浪漫時期音樂風格

  古典時期
浪漫時期

弦律
樂句工整
樂句長度富彈性

節奏
速度穩定變化少
多樣化且複雜

和聲
單純嚴謹
因經常的轉調而被淡化

組織
曲式確立,單純的絕對音樂
曲式多脫離原有結構,表現獨特個性、靈感和情緒


*音樂的多元性依大小排列:浪漫派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

 
人。舒伯特臨終前希望能與貝多芬葬在同一處墓園,也如願的葬在離貝多芬墓地不遠的華靈公墓…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9 23:15: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919000051KK007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