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真的很難攻下?

2010-09-16 5:51 am
中國著名的皇帝隋文帝和唐太宗都無法攻下高句麗,它真的很難攻下?

回答 (2)

2010-09-16 7:15 am
✔ 最佳答案
隋唐時代的中國可能擊潰強大的突厥,稱霸中亞,但對小小的高句麗就好似束手無策,隋文帝、隋煬帝,以至唐太宗都曾派兵攻打高句麗失敗,其實與中國東北遼東一帶的氣候及地理有關係。

隋代與唐初中國與高句麗的分界河,並不是今日中朝邊境的鴨綠江。高句麗在南北朝時趁中國分裂向西擴張,將遼東半島併入版圖,現在於中國境內的遼河,卻是隋唐中國與高句麗的邊界河。由於隋唐時代中國東北如吉林黑龍江尚未成為中國版圖,遼東又為高句麗佔據,隋唐時代中國進兵高句麗的路線,就只有沿山海關至遼河之間渤海灣北岸向東進兵,再配合海軍攻擊遼東,進攻的路線只有一條,而高句麗只有故守遼河東岸,就能有效防守,在這個形勢對守方的高句麗,是十分有利。

另外遼河兩岸的氣候,也不利進攻一方。原來中國東北地區在七至八月是雨季,有時更會因降雨太多而出現水災(好似今年七八月東北都出現水災),多雨的天氣影響行軍及補給,但當雨季在九月開始過去時,東北地區的冬季又很快到來,東北地區冬季十分寒苦,加上不時降雪,都不利補給及作戰。全年只有三至六月的春季嚴冬過去但雨季未至,才有利進攻。所以進攻的中國部隊,要打敗高句麗就只有趁春季數個月速戰速決,才有較大勝算,正如上面提及,地理上的局限中國軍隊只能集中一點攻擊高句麗,而高句麗也明白氣候問題令中國軍隊不可長期作戰,故只要在春季數個月堅守要塞,到了雨季中國軍隊自自然然是因補給不便而退兵,好似隋煬帝三次征高句麗,兩次因久攻不下而在七月退兵,史家相信與雨季開展有關。高句麗也可在休戰期間再鞏固防守,以至中國多年攻勢根本消耗不到高句麗的防守軍力,反而中國軍隊卻因多次攻擊及撤退影響軍力及士氣,再加上隋代及唐初實行『關中本位政策』,軍事力量集中在首都所在的關中地區,離遼東前線很遠,補給支援是異常困難。

後來在唐高宗時代,中國最終攻下高句麗,也因為唐軍改變進攻策略,先派海軍渡過黃海攻下在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國,再由朝鮮半島南方攻擊北方高句麗,高句麗最終被唐軍兩路夾擊下才兵敗。這也說明最後唐軍也明白遼東一帶的地理及氣候是唐軍無法克服,要找另一條進攻路線才能攻下高句麗。
參考: 傅樂成:中國通史
2010-09-16 6:02 am
高句麗又稱高麗或 句麗。王建建立王氏高麗後又稱高句麗為高氏高麗,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時期又寫作高句驪),是發源於中國東北後佔據遼東,朝鮮半島大部的一個東北亞古國,在公元5世紀到7世紀的朝鮮半島三國時代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引用傳說,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扶餘國到鴨綠江沿岸的卒本扶餘,建立高句麗。高句麗建國後,迅速擴張,逐步統一了其周邊的扶餘、沃沮、東濊并吞並漢四郡。5世紀好太王和長壽王統治期間,高句麗進入鼎盛時期,之後的1個世紀里,保持了在朝鮮半島對新羅,百濟的強勢,控制了朝鮮半島大部和中國東北的南部地區。中國隋唐年間,高句麗不斷與中國中原政權交戰,國力陷落,668年為唐朝與新羅聯軍所滅。高句麗人被遷入唐朝渤海國等地,部分高句麗遺民被新羅吸收。

高句麗立國700餘年,曾成功抵禦倭對朝鮮半島的入侵和隋朝百萬大兵的入侵,在東北亞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高句麗獨特的歷史文化已經成為朝鮮半島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歷史界將遷都平壤後的高句麗視為朝鮮歷史範疇。1980年代起,高句麗爭議浮出水面,由於高句麗本源於中國境內,後擴展至朝鮮半島的特殊地理位置,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東北、北韓大部及南韓北部,三國都認為高句麗自始至終是自己本國的原始民族或地方政權。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30: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915000051KK014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