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日本江戶時代金、銀、銅錢三種貨幣並通流行,遇到高額兌付時江戶會使用黃金,而大阪更習慣採用白銀,也正是因為這樣,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兩地商業的繁榮與發展。
在幕府公定的場合,貨幣的比值通常是:金1兩=銀50匁=錢4000文,由於江戶所在的關東大多使用黃金,故而關東地方還指定了:金1兩=4分=16朱的牌價;習慣使用白銀的以大阪為中心的關西相應的也有了:銀1匁=10分的匯率;至於銅錢方面,則是無論東西統一為:錢1貫=1000文。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比率並不是穩定的,在某些特別的時期幾乎每天都會有所波動,而且大多都是在貶值。物價的不穩定,對於生活在當時的人們來說,是件非常令人頭疼的問題。
那個時代的人與現在人相比較起來,對於米的依靠程度可以說是非常的高,按照人均1日5合米的主流說法來推算,一年需要消耗1.8石的米糧,而衍生到全國就是3250萬石,這數字對於當時的稻米產量來說絕對是驚人的。
米的單位1合=10勺=約150克
1升=10合=約1.5公斤
1斗=10升(=100合)=約15公斤
1俵=4斗(=40升=400合)=約60公斤
1石=10斗=2.5俵(=100升=1000合)=約150公斤。
在當時而言,一個大人一天的米的正常消耗量是在5合,也就是750克。若是照中國人的說法,那麼就是一天有1斤半的飯可以吃,應該說在當時副食品沒有很多的情況下,這個水準也就僅僅是填飽肚子而已。照這個水準,1石米是一個大人200天左右的口糧,也就是7個月左右。
受到產量、戰亂、飢荒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米價經常高漲,大阪的商人則乘機將大量囤積的稻米以原價格的1.5倍出售給那些急需糧食的百姓。按照記載,刨去豐收、歉收等特殊情況,稻米的價格通常是這樣的:
1.商人大量收購時:米1石=金1兩。
2.武士出售祿米時:米1石=金14朱。
3.庶民小額購買時:米1石=金1兩10朱。(關西地方)
4.庶民小額購買時:米1石=金1兩11朱。(關東地方)
當然,以上只是為了方便比較,庶民購買米糧總是按升或合來計量的。雖然說,百姓要用比較高的價格來換取自己親手種植的賴以生存的稻米是件不太合理的事情,但是比起之後因“貨幣品質低下”、“享保飢荒”、“天明飢荒”、“天保飢荒”、“幕末之亂”而引起的米價爆漲來還算是幸運的。
據說在天保四年,因為出羽洪水,江戶米價升到金1兩4鬥的地步;五年繼續上漲,為金1兩2鬥;七年更是創出了金1兩1鬥2升的歷史最高價。商人的暴利,幕府的無能,庶民只能要求上蒼的保佑,但是天保年間的百姓似乎並沒有得到上天的庇護。
那麼當年的這些個錢和米相當於現在來說,相當於多少幣值啊? 就日本人的估算:江戶後期的一般庶民階層(當時的中產階級?)的收入一年是20~30兩,而現在一般的工薪階層(現在的中產階級)的收入包括保險,福利等等差不多600萬日元左右(應該是相當於東京地區的收入水準,不過東京的消費水準也高)。
這樣算下來,金一兩相當於現在的20萬日元左右。可能還要低一點。但因為當時的米價的重要程度和現在不可以相提並論,實際上可供糧食外其他消費的數字並不多。這麼說來,在幕末的相對還可以的時候,20萬日元換來一個人7個月的生活口糧就今日的物價而言,應該也是相差不多。
文中將金一兩大致定為一兩=10萬日元的尺度(以現在的物價比較偏低)。
江戶,據說一半以上的人是武士身份,武士從主君那裡得到的薪金稱為“祿”,按照身份的不同記有三種——“知行”、“扶持米”、“給金”,這些都是年薪。“知行”就是指分封的領地,比如說有“百萬石的知行”,那麼就是說所擁有的領地的米的產量總和為百萬石。與此相同,擁有了總產量為5萬石的土地的大名便稱為“5萬石大名”。
按照“四公六民”的制度,事實上總的產量的六成是留給農民自己的。也就是說“百萬石的大名”真正的年收入是40萬石,假如以1石算金一兩,金一兩相當於現在的10萬日元的話,那麼這位大地主的年收就是400億日元!
“扶持米”基本上是中低層武士的薪金支給方式,顧名思義,這就是直接給米了。米作為生存的第一物質要素,其在市場中的地位也僅僅次於真金白銀而已。給予的數額大約在30俵到400俵之間,100俵合35石,也就是說相當於發價值10兩到140兩之間,在現代也就是100萬到1400萬之間了。如此說來,這個領扶持米的階層就相當於現在的“中產階級”了。據說身份最低的武士只有3兩一分(一分相當於1/4兩)。也就是說最窮的武士一年只有相當於現在32萬2500日元的收入……天哪!這種日子可怎麼過喲?
武士的收入基本上就是如此,相對而言,商人的收入就要好上不少了。據說江戶時代的商人一年的資產增值將近20%左右,一些大的商家裡的頭目年收可以達到100兩以上。在幕末這樣一個動蕩的年代。武士階層一成不變的收入在高騰的物價面前愈加地菲薄……求變,也許正是從經濟上的訴求開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