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一問
書中作者所說的一次地震就是一次共產教育, 是什麼意思?
回答 (2)
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已整整30年了。今天,來回眸、審視這場錐心蝕骨的大災難,也許別有一番滋味。
著名作家錢鋼先生的《唐山大地震》,以災難之內情和人之內心,全景式地描述了這一撼人心魄的大災難。錢鋼先生曾在1976年參加了3個多月的搶險。後來他採訪了大批親歷者和知情者,查閱資料。從參與者到研究者、記錄者的角色嬗變,使其筆格外凝重。
在本書中,他以人與自然為線索,揭示了這場災難帶來的經濟巨創、精神巨創: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以相當於400枚廣島原子彈的威力,將有「煤都」「華北瓷都」之稱的唐山,頃刻變成廢墟,可計算的直接損失30億元以上,以至於開車到北京中南海報警的李玉林等,見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先念等,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首長啊,唐山平了!」
24萬多人睡夢中永別人世,僅伶仃孤兒就有3000多人。他以含血帶淚的文字,寫道:「如果見過唐山廢墟,你就知道,甚麼叫巨大的災變、人類的噩運。」
感情落紙即文章。災難中的人,在這一特定的時期的表現,是作者著墨最多之處,構成本書的一條主線。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人的靈魂,受到震撼,受到洗禮,受到擠壓,不同的答案昭示了人性複雜內涵。人民解放軍以最快的速度,趕赴唐山,一些戰士的指甲全部磨掉,奇缺的水和糧食又給了災民,只得用澡堂的臭水煮飯;在3、5級地震分別為300、16次的48小時內,在唐山機場起落飛機2885架次,有的僅間隔26秒,堪為中國航空史上的奇跡;戰士們冒險搬運屍體;等等。「解放軍萬歲!」,是當時喊得最多的口號,他們是唐山人的救星!此情此義,天地可鑒。
對生的渴望,使唐山人開展了各種方法的自救,有的用菜刀拚命敲擊;有的喝火辣的葡萄糖鹽水;有的靠喝尿活了13天,改寫了女性完全斷水、斷糧情況下7天生命極限的紀錄……但也因大型機具匱乏,對一些人難以施救,眼看著死去,唯一能做的是,為愛美的姑娘攏齊秀髮。在特殊的時期,人性也得以畢現。罪犯未趁機逃逸,而是撲向廢墟救人;而8月3日,則是搶劫風最熾的日子,一些村民開著拖拉機到唐山大發「地震財」,一個人搶了十多塊手錶,甚至連磚頭也有人搶;一些人則在混亂中,剋扣盲人的救命糧。錢鋼筆下的場景和對雲泥之差的人性挖掘,顯然已溢出文學之外,而成為歷史學家、社會學家豐贍而鮮活的學術文本,並具有濃郁的哲學意味。
毫無疑問,災難校驗著人和國家的堅韌程度。將唐山大地震,置於歷史坐標上,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揭示,人與自然,人與國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翻閱共和國編年史,可發現,1976年在政治上也頗不平靜:周恩來逝世,「四五」運動爆發,鄧小平第三次被打到,「四人幫」加緊奪權的步伐……因此,唐山大地震後的搶險,也帶有時代的痕跡,「一次地震就是一次共產主義教育」等口號,今天看來荒誕無比。地震工作者遭遇滑鐵盧,不能繞開當時特有的因素。對震後拒絕國外的援助,遲浩田將軍感慨地說:那是我們的失策啊!多少年後才知道是幹了大蠢事!自然災害是全人類的災害,我們每年不也都是向受災國家提供了那麼多的援助麼!而在當時,地震的消息、傷亡的人數等均守口如瓶,如有人拿相機照相,立即會有人將其緝捕,因而,現場照片彌足珍貴。本書吹開了沉重的歷史雲翳,使其具有三分文學、五分歷史、兩分思想的意義,而多重價值的交會,更讓人思之再三。
記錄災難是痛苦的,閱讀災難更是痛苦的,但惟有痛苦,才可進一步使我們思考,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中我們怎麼辦,在遇到重大災難時我們如何應對。正如作者所言:「我在為明天留取一個參照物,以證明人類畢竟是偉大的。」
2010-09-06 19:47:43 補充:
身為中國人,對於這次的國難,實在深感難過。小時候只知道有過這樣的一個地震。然而,《唐山大地震》所帶給我的,是一幕幕血淋淋的場面;是一段鬼哭神號的時空;是我國同胞所流的血染成的歷史。我肯定,我所感受到的,決及不上唐山居民或受難者所感受到的千分之一。
參考: 天災不能避免,但人禍或者可以。, 天災不能避免,但人禍或者可以。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40: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904000051KK002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