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書名: 罪與罰
作者: 陀思妥耶丈斯基內容撮要:
《罪與罰》描寫了一個本來擁有氣節的大學生,在社會和貧窮的逼迫之下,一步一步地走向墮落的深淵。一方面,他富有同情心,同情那些境況與他一樣的窮人;但在另一方面,他又埋沒自己的良心,為了自己的「前途」面殺害別人。因此,他時常飽受痛苦和思想鬥爭的煎熬。及後,他虔奉基督,在天主和愛人的引導下,他主動地向警方自首,承認自己所作的一切罪過,以期淨化和洗滌那可憐的靈魂。讀後感想:
《罪與罰》展示了十九世紀俄國在沙皇統治下的一齣催人淚下的社會悲劇。主人公拉斯柯科夫本是一個有節氣的大學生,但欲因為貧窮而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幸好最終能誠心悔改,虔奉基督。小說中雖沒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事蹟,但作者卻藉著細膩的心理描寫,使故事情節顯得波瀾起伏,扣人心弦,這就是全書的精妙所在。
貧窮不是犯罪的藉口,但貧窮往往是犯罪的根源。試問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安居樂業,生活美滿,那麼人們會否走上這條愚蠢的道路呢?相信答案是「不」。但是否因貧困就藉著犯罪來改變現狀,來擺脫困境呢?答案也是「不」。貧窮不是過錯,貧窮更不是罪惡,這或許只能暗地裡怪造物主的不公平,但不相信,只要能抬頭做人,為生命努力奮鬥,逆境總有一天會過去的。
我記得英國科學家貝弗里奇布一名言:「人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創造出來的」。而中國儒家大師孟子也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可見,思想上的壓力和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又何需受困於眼前的逆境呢?可是,在當時沙皇統治社會中,社會階級懸殊,不平等的現象比比皆是,窮人在社會上毫無地位,只被視為劣等公民,他們可謂處身在水深火熱之中。犯罪是他們自己的過錯,還是社會的錯呢?想到這,我暗自慶幸自己能處身於現代文明的社會中,成功的機會到處都有,只要肯努力,肯付出,相信「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有一天會到達勝利的彼岸!
書名: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內容: 中國有四大名著,分別是《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遊記》。而今次要講述的書是《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到晉統一天下的重要事件、戰伇、英雄事蹟。而本書主要講述的重點是劉備和蜀國。劉備是一手建立蜀國的人,他原本非常不濟,經諸葛亮幫助下建立蜀國,但之後為報仇而兵敗,最後病死。感想: 我覺得《三國演義》非常精采和吸引。看畢本書後,我學會了兩樣東西。第一點是只有蠻勁是沒有用的。在演義中,呂布無疑是非常勇猛,可惜他不聽部下的意見,最終被曹操打敗。在現實中,亦有很多人不去思考淸楚,只用蠻勁就希望成功,這樣做當然是失敗。所以我認為只得蠻勁是沒有用的,必須配上周詳的計劃才有用的。第二點是一個好的領導的重要性。在演義中,在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兩場著名之戰中,勝利那方都是以少勝多的。為什麼勝利那方可以以少勝多?因為他們有一個好的統帥。他們的統帥能夠想出奇謀妙策,統領軍隊勝出。在現實中有很多人去創業、做生意都因為自己沒有領導才能而導致生意失敗。由此可以證明領導才能的重要性。 另外有一點是非常重要,不可不提的,就是《三國演義》的真確性。很多人都說《三國演義》並不可信,很多部分都是虛構的,例如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趙雲的英雄事蹟、姜維的北伐成果等,因此很多人批評三國演義將歷史改寫。可是,我並不這樣認為,我反而覺得這段歷史已經過去了一千八百年,我們根本沒有可能查證到這段歷史期間所發生的事。何況,我認為讀這本書最主要的是了解書中人物所犯的錯誤,從而不再犯上一些無謂的錯誤,並不是去清清楚楚地去了解這段歷史。如果要清楚了解這段歷史,就請閱讀其他三國的書籍。 我認為這本書非常精彩,既有精彩絕倫的奇謀妙計,也有令人難忘的戰爭場面,看畢此書後更可學到人生道理,實在是非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