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閱書的人!!快入! 20分

2010-08-25 1:36 am
請提供一份閱書報告

‧200字內容

‧200字感想或讀後感

感激不盡!!

回答 (4)

2010-08-25 1:57 am
✔ 最佳答案
你好~~~

敝人在此給大大一個建議,自己寫會比較好!因為不會被老師懷疑--畢竟是自己的文筆!

寫閱讀報告的技巧︰

http://ch.hkcampus.net/~ch-lib/readex/example1.htm

「閱讀報告應該是一篇容許自由創作、發揮個人理解、意見的文章。但因為閱讀報告是一份看「書」後的「報告」,不是一篇純創作的散文,所以必須貼著與書本有關的體會來寫,是首要的大前提。只要沒有背離這個大前提,閱讀報告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只要開放心靈,把你的閱讀感受、分析理解寫下來,就是一篇最好的閱讀報告。」

就給你一些參考例子吧︰

http://www.tccs.edu.hk/Subject/Chinese/writing/bookreport/bookindex.html

http://www.chocochannel.com/spark/sparkView.php?essayId=186&accessKey=1022163801

希望可以幫到你~~~~~
參考: Yogi
2010-09-03 8:20 am
Charlotte 回答的答案
簡直就是完全擊中重點.
而且還用了個人風格的書寫方法
看上去完全不像是文章,或是抄出來的
200字以上,答案呼之欲出
2010-09-03 8:16 am
讀書心得報告
題目:《五體不滿足》
作者:乙武洋匡
譯者:劉子倩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9年
這本書早在日很轟動很久了~你看過了嗎?
書內容:作者是乙武洋匡一出生即被醫生判定為原因不明的「先天性四肢切斷」,也就是一般人說的「天生沒手沒腳」。但他說:「殘障只是我身體的特徵,沒有必要為身體上的特徵而苦惱。
  《五體不滿足》是乙武洋匡以輕鬆筆調敘述自己從出生、上幼稚園、進入小學、中學,到目前大學生活的自傳。
  「殘障固然不便,但絕非不幸」這句話給我的啟示非常大。
一個生命的誕生,代表一份希望的開始。作者的母親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是身體有殘缺時,非但沒有難過,反而說了「好可愛」,我想這就是一種做母親的喜悅吧!
  像乙武這樣一個四肢不全、短手短腳的輪椅青年,卻能發揮最大的想像力,充分用有限的條件,盡情享受生命的不完美,展現又帥又酷的個人風格。這種對生命充滿樂觀、熱愛與勇氣的正面形象與特質,在一片不景氣的低迷氣氛下,有著提振人心,鼓舞生命向上的力量。

心得:
  作者把自己的「特徵」轉變為自己的「特長」,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四肢不全而自暴自棄,而是以另一種心境去面對這上天賜與他的禮物。對每件事他總是想盡辦法的去突破,不管有多艱辛,他都會突破萬難的去面對完成。很難想像一個沒手沒腳的居然可以跑步、打籃球、游泳,或許在這之中有很多人幫助他,但是他的毅力以及勇氣也是使他成功的原動力。
  在他成長的歷程中,老師給他的幫助很大,他們對一個殘障的孩子採取的教育不是特別的待遇,而是以一律平等來對待,這樣多多少少有點殘忍,卻也是對作者最好的教育,也讓班上其他的同學覺得作者跟正常人沒什麼不同。在學校其他的學生對作者不會有那種憐憫的想法,大家都很願意幫助他,卻不是因為同情,是以一種對朋友的關懷,公平的把它當成團體中的一份子看待。
  「殘障者不可能接受普通教育」,這種刻板印象使得很多的殘障者不能接受普通的教育。其實換個角度想,並非殘障者就一定要去殘障學校接受特別的教育,在這本書我看到作者改變了這種刻板的印象,他不但改變,更重要的是,很多同班同學的家長反而叫孩子要把作者當自己的榜樣,好好學習。這使作者說:「互助合作的社會瓦解已久,能夠重新建立那種『血脈相通』社會的救世主,說不定就是殘障者。」這句話也不是完全都不可能的,在現在這個社會,有很多身體沒缺陷的反而比殘障者還不如。
  「心靈無障礙」是作者一直努力的目標,要消除對殘障者的心理障礙,除了「習慣」之外,同時也需要有「肯定他人的胸襟」。這樣殘障的人在我們的眼裡也就跟一般人沒什麼兩樣了!!
看完這本書,使我對生命有不同的看法,我想我也會以作者來做個榜樣吧!


內容足夠200字心得超過200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48544
此書你還是可以自己參考看看
如你不需要勵志方面的需要另外方面的方可告訴我
我可以再撰打給您~
給你的建議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人都要懂得學必習...習必熟....熟必久
孔子曾說過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您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呀!!
書是最忠誠、最親密的朋友,好書,不祇能給我們知識和經驗,也能潔淨我們的心靈,啟發我們的智慧,並且能引導我們超越時空,和古今中外智者聚談。
參考: 頭腦.編輯社副社長(我)
2010-08-26 4:58 am
書籍名稱: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譯自Tuesdays with Morrie作者: Mitch Albom 著 白裕承 譯出版社: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撮寫: 一位年輕人-- 米奇在16年後,一個最偶然的機會下, 和 老師墨瑞重逢。而墨瑞卻不幸得了肌萎縮性脊髓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又稱ALS),又稱路格瑞氏症 (Lou Gehrig’s disease),是種可怕無情的神經系統重症,沒有辦法可醫治。米奇在昔日恩師生命的最後幾個月,每星期二到老師家看他。每次,米奇也會錄下他的說話作為筆記,而墨瑞每星期的課題也不同,但也同時圍繞着「生命的意義」。每一章節的主題代表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墨瑞誠實看見自己站在死亡的邊緣,但仍以樂觀的態度道出各個主題蘊含的意義,如「金錢無法代替溫柔」,「擁抱衰老」等。最後,他在家人不經意的情況不,便離開人世。可是,他所說過的話則在每晚的電視節目播出,引起不少迴響。


2010-08-25 20:59:21 補充:
讀後感:

讀完此書後,
應明白到我們應該珍惜眼前人

2010-08-25 20:59:27 補充:
,但也不必恐懼死亡的來臨。如能樂觀地面對死亡,世間便沒有東西會讓你感到可怕。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44: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824000051KK0112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