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它們又有何差別?

2010-08-14 8:00 am
詳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它們又有何差別?

回答 (4)

2010-08-16 3:20 am
✔ 最佳答案
菩薩!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是金剛經的經文,意思是若人有我相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種毛病的話,那就不是菩薩。此處的菩薩是指「登地菩薩」。換言之,若是明心見性的人,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而且沒有以上這四相之病。◆我相 人在在意念中有總是有個「我」的意念,既然有這個「我」,就會有私心、有分別心。因此,登地菩薩是一種「無我」的狀態。而凡夫則有我的相狀之意念,這就是「我相」。換言之,,不存在「我」,也沒有所謂「我的」,這種意念都是眾生的無明而產生的。譬如;當你在夜市擺地攤,同一個地方連擺了三天以後,第四天有人先行使用這個位置了,這時候的你看到了,你就會認為這個位置是「我的」,想要把那個人趕走,也因此而不高興,這就是從「我相」所衍生的毛病。當一個人能達到「無我」的境界,哪他的世界、心地就會非常的寬廣與自在。◆人相 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這種意念就是「人相」。當你出國在外,剛好遇到同鄉的朋友,這時你們會特別的親,因為你覺得他和你是同鄉,其實這是從人相所衍生的毛病。又譬如;同樣膚色的人,或是同種族的人,彼此會特別親,這也是「人相」所衍生的毛病。在宗教間,或是不同群族間,群族中的人彼此間會特別團結,而且會排斥其他的群族,這也是從「人相」所衍生的毛病。又譬如;你自家的孩子和別家的孩子吵架了,這時你過去處理,但是你可能會偏袒自己的孩子,這也是「人相」所衍生的毛病。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相狀,有親疏之感,這都是「人相」。其實,人人之間不論膚色、種族、身份、年齡等差別,通通都是平等的。你若是了悟此理,這就是「無人相」。◆眾生相 當有了「我相」,就會有「人相」,既有「人相」,就會有「眾生相」,「眾生相」的毛病是從我相、人相毛病擴展而來的。人,會認為人人之間有差別,進而對於動物也會認為有差別,因此,對於動物則可能產生輕賤的態度,對於動物會認為他們是卑賤的,甚至隨意傷害他們,這就是「眾生相」所衍生的毛病。換言之,無眾生相的人,他不會欺負動物,而視動物是平等的。乃至對於其他道的眾生,也不會輕賤他們,這就是「無眾生相」境界的展現。◆壽者相 人類都有壽命的概念,把出生當開始,把死亡又當結束,其實,眾生在六道中輪迴,既沒有出生,亦沒有死亡,可是人們把此生的這段期間視為「壽命」,這就是「壽命相」的毛病。一棵樹,也許你會說他已經活了一百年了,當你有這樣的意念,這就是「壽命相」所衍生的毛病。生命只是存在相狀的不同,而沒有所謂生死或壽命,當你體悟此理,這就是「無壽者相」。但在世俗上為了方便,我們對於人類或動植物仍然冠予壽命的名號。這也可以說:「所謂壽命,即非壽命,是名壽命。」

◆消業障的方法 ◆修行的次第 ◆什麼是修行? ◆禪的修行 ◆如何修忍辱波羅密? ◆無明大百科(1)
2010-08-16 6:04 am
舉例說明: 修雙身法的密宗藏傳佛教喇嘛教俱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相:
密宗不是法王卻喜歡被稱為法王,這就是我相。
《大方等無想經》卷2〈1 大眾健度〉:「 世尊號法王  於法得自在
」(CBETA, T12, no. 387, p. 1085, a19)
法王是 世尊的尊稱,密宗藏傳佛教喇嘛教徒不是佛卻敢稱為法王,從這裡就可以判定修雙身法的密宗藏傳佛教喇嘛教不是佛教。

人相:
藏傳佛教修雙身法還要挑適合的對象,這就是人相。

密宗蓮花生於《亥母甚深引導》教導學人如何從女性陰部選擇合格的雙修對象:「(寅)、密相者,蓮花(陰道)極緊,具煖相;蓮宮(子宮頸)豐盈而凸出,善知啣金剛杵(善知含住陽具者)。臀小、盤廣、肉內捲,蓮宮肉緊貼;花胚豐盈,以杵觸之作不能忍狀,而出嬌聲;稍加抽送,身怯體顫、蓮生煖濕。」密宗藏傳佛教喇嘛教是修雙身法的外道,蓮花生還教人如何挑亥母(與男眾修雙身法的女眾),從性器官到性反應都寫出來,這怎麼會是佛法。

眾生相:
喇嘛教修雙身法還有一起玩的輪座,大家一起玩效果比較強。

壽者相:
藏密喜挑年輕佛母修雙身法,這就是壽者相,還讓小佛母生小孩。

《密宗道次地廣論》密宗藏傳佛教祖師宗喀巴說:「密灌頂:......以具足三昧耶之智慧母,生處無壞,年滿十二等之童女,奉獻師長。如〈大印空點〉第二云:『賢首纖長目,容貌妙莊嚴,十二或十六,難得可二十,廿上為餘印,令悉地遠離,姊妹或自女,或妻奉師長。』」
還蠻挑的,要十幾歲的,挑不到可用二十歲的,二十以上就被列為次級品,另有他用了。

結論:
修雙身法的密宗藏傳佛教喇嘛教俱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只是外道凡夫,竟妄想當法王。
2010-08-14 3:48 pm
何謂我相、即你的長相

人相、 別人的長相


眾生相、 畜牧的長相

壽者相? 壽終之相, 即死人的長相

它們又有何差別? 分別是人 與 死人 及 畜牧 的長相
2010-08-14 8:36 am
你自己個心懂得分了。好簡單解釋,人在做夢時,心都會自動分別出對方身份,人,動物,不同眾生。

差別在於眾生福報和依自己業力受生

問33:今生貧窮、多病的果報跟過去世有關嗎?如果有,是不是宿命論,或是常見? 答33:對於這件事,你必須分辨人道生活與天道、地獄道生活的差別。天道與地獄道稱為業果生活地(kammaphalupajivibhumi),意即該道的眾生透過業力的果報而得到其生活。人道則稱為精進果生活地(utthanaphalupajivibhumi),意即人道的眾生透過精進的結果而得到其生活。由於過去世業力的緣故,天道與地獄道的眾生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自然就得到快樂或痛苦的生活。人道的眾生則不同,他們的生活不只與過去世的業力有關,也受到今世的努力與智慧影響。因此,業力、努力與智慧是決定人生幸福的三項因素。就以你所提到的貧富問題為例,如果一個人有發財的善業力成熟,並且付出足夠的努力與運用智慧,他能夠變成大富翁並且享用自己的財富。然而,如果一個人只是有發財的善業力成熟,但是不付出努力,也不運用智慧,那麼即使得到了大量的財富,他也無法保有,終究會失去財富而變得貧窮落魄。生在佛陀時代的大富長者子(Mahadhanasetthiputta)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與妻子都各得到多達八億元的遺產;然而,後來他們失去了所有的財富而變成乞丐。除此之外,儘管他有足夠的善業力,能支持他在那一世就證得阿羅漢果,但是由於他不付出努力與運用智慧來修行佛法,所以他一直到死亡都還只是一個可憐的凡夫。如果一個人沒有致富的善業力成熟,但是付出努力與運用智慧去賺錢,他無法變成富翁,但是仍然能享有某種程度的舒適生活。由此可知,努力與智慧比業力更重要。有一個關於三條魚的故事,能給予我們更清楚的了解:從前,有個漁夫在恆河捉到三條魚。這三條魚當中,一條相信努力,一條相信業力,另一條相信智慧。相信努力的那條魚認為自己單靠努力就能逃脫,因此牠一再地奮力跳躍,企圖掙脫漁網。漁夫被牠激怒了,就用划船的槳狠狠地打牠,把牠打死了。相信業力的那條魚認為如果自己有逃脫厄運的善業力,該業力會自動地產生果報;因此牠靜靜地躺在甲板上,等待好運自動來臨,一點也不想付出任何努力。第三條魚相信智慧,牠認為自己能採取理智的行動而逃脫,因此牠一直觀察周遭的情況,留意適合採取行動的時機。漁夫將船划向岸邊。當船接近岸邊時,他一腳跨上岸,另一腳還留在船上,那時他無意中讓漁網打開了一道隙縫。那條相信智慧的魚把握這稍縱即逝的良機,迅速地從那道隙縫中跳出漁網,落入水中,並且立刻游回恆河去。由這個故事的啟示,我們可以了解智慧是這三項因素當中最重要的。至於生病,有四項可能的因素,即業力、心理、時節(火界)與食物;因此並不是所有疾病都由業力造成。佛教是分辨道理的(vibhajja-vada),教導人有因才有果;沒有因就沒有果。如此的因果正見既不是宿命論,也不是常見。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命運已經完全註定,無法改變,那麼你就是宿命論者。根據佛陀的教導,當一個業力成熟而且即將結成果報時,那業力的果報是決定的、無法改變的;但是當一個業力尚未成熟時,它的果報是尚未決定的、可以改變的。摩訶目犍連尊者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在他般涅槃之前,他在過去某一生中企圖殺害父母的惡業力成熟了,因此他被痛打到全身的每一塊骨頭都粉碎。即使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仍然無法改變這種惡報。然而,由於他已經斷盡一切煩惱,所以除了當生已經成熟的那些業力之外,其他所有的業力都不能產生果報。般涅槃之後他就解脫了生死輪迴。如果你相信你的前世和今世是同一個人,意即同樣的那個人從前世生到今世來,或者你相信有一個靈魂從一世投生到另一世,那麼你就是有常見。根據佛陀的教導,沒有靈魂或自我存在。你的前世是由剎那生滅的名色法構成的,你的今世也是由剎那生滅的名色法構成的,它們是不同的。沒有一個不變的「你」或人存在。然而,過去世累積的業力產生今世的五取蘊,它們之間有因果關係,而不是完全不相關的。因此佛教既不是宿命論,也不是常見。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27: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814000051KK0000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