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滿語的消失是全球語言大消亡的一部分,很多專家都預言,到本世紀末,在全球 6800 種語言中,將有一半會消亡。每一種瀕危語言的湮滅,其所帶走的是一種珍貴的人文遺產,這損失,是不可挽回的。對滿語瀕危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
和其他語言一樣,滿語的瀕危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語言的外部因素,如使用人口少、分佈雜居、族際通婚、民族融合、社會分化、族群分化等;又有語言本身的因素,如語言表達不能適應社會需要、語言結構功能退化等;另外還有語言態度、語言趨同等因素。造成語言瀕危的多方面因素不是孤立分離的,而是相互作用的結果。
滿語屬於阿勒泰語系通古斯語族,歷史上是東西伯利亞漁獵民族的一種語言。雖然是清朝的國語,滿語在清朝中期開始就日趨萎縮,經過辛亥革命後的排滿浪潮和文化大革命時的民族迫害,滿語幾乎在中國境內消失殆盡。目前只有三家子村的少數老人和部分語言專家還能使用這種語言。
滿族是一個積極向上勤奮好學的民族,具有開放性,對外來文化積極主動吸納,尤其對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漢文化十分崇尚。同時,作為一個剛剛崛起的少數民族成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民族,需要盡快學習掌握先進的漢語文漢文化。清一代,滿語、滿文作為“國語”、“清文”通行全國,然而曾幾何時,滿族在不長的時間內,從滿語單語進入到滿漢雙語,最後轉用漢語。
滿語目前只有極少數中老年人懂得,青少年一代已失傳;滿族人對母語只有聽的能力而說的能力很低,或沒有說的能力。語言使用人口少表明這個語言的功能已嚴重衰退,正在走向或已處瀕危。這是導致滿語瀕危的最主要因素。滿族入關後,因滿漢通婚而改變家庭成員的民族成分以及通用語言的影響,也加速了滿族轉用漢語。
滿語是滿族的語言。在上世紀初,還是大清王朝的國語,中國的官方語言。滿族是中國目前第二大少數民族,人口已超過一千萬,但目前精通滿語的人不到一百。滿族在形成、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族成員,其中滿漢通婚是重要渠道之一。此外,滿族入關後通過改旗、抬旗、過繼為嗣、漢人投充、編旗編佐領、抱養漢人兒童、三藩入旗等,使得大批漢族人進入滿族,這也成為滿漢融合、滿族轉用漢語的重要因素。
1644 年清軍入關,大批滿族陸續從東北三省進入內地,分散於漢族的居住區,滿族入關前的相對聚居變為與漢族等各民族雜居。語言環境與社會環境的改變使滿漢語言的融合內容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其主流是滿族開始全面學習漢語文漢文化,在一段時間內滿族使用滿漢雙語,並逐漸向使用單語漢語轉化。
至清朝末年,全國除黑龍江省少數地區的滿族人還使用滿語或滿漢雙語交流外,滿族已全面轉用漢語。“滿語口語”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復存在將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遺憾。滿語瀕危的警報,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拉響,一種語言的消失,不亞於一個生物物種的消亡。滿族語言和文化遺產搶救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切實的支持和參與。令人震驚的聲音“滿語即將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