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問題 《山中送別》 《送靈澈上人》 《贈汪倫》

2010-08-11 12:46 am
1. 《山中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2.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3. 《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跟據上列3首詩,答下列2條問題: ><

1. 在內容上,第3首詩同第1,第2首有何分別??

M.C.
2.在第2和第3首詩,詩人抒發的情感有咩不同?
A.前者流露哀傷之情,後者表現依依不捨
B.前者表現依依不捨,後者流露感激之情
C.前者表現哀傷萬分,後者表現歡喜若狂
D.前者青現不捨之情,後者表示不想離去


希望大家可以答答我>,< thz

回答 (1)

2010-08-13 12:23 am
✔ 最佳答案
在內容上,第三首詩和第一首詩、第二首詩有何分別?從在內容上,第三首詩李白《贈汪倫》是作者的友人汪倫向作者送別,作者是被送行的人。至於第一首詩王維《山中送別》及第二首詩劉長卿《送靈澈上人》則是作者送別他們的友人,作者是送行者。 在第二和第三首詩,詩人抒發的情感有什麼不同?A. 前者流露哀傷之情,後者表現依依不捨。B. 前者表現依依不捨,後者流露感激之情。C. 前者表現哀傷萬分,後者表現歡喜若狂。D. 前者表現不捨之情,後者表示不想離去。 本人認為答案應該是B. 前者表現依依不捨,後者流露感激之情。原因如下:劉長卿《送靈澈上人》小詩,是寫詩人送名詩僧靈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詩人先寫寺院傳來暮鐘聲聲,勾起人的思緒, 再寫目送靈澈歸去,看見蒼茫的竹林,聽到暮鐘,觸景生情,抒發依依不捨,對靈澈的真摰情誼。劉長卿與王維的風格相像,「詩中有畫」,竹林、佛寺、鐘聲、斜陽構圖精美,空靈之中帶點蒼茫,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捨之情盡在不言中。李白《贈汪倫》中,作者李白原來只是一心一意地本著離去的心情,自我趁著船程的啟航路上;萬不料到昨夜請宴的汪倫竟趕著來到岸邊,並熱烈地用當地民族風尚的踏歌歡聲來作送別。汪倫送別是李白意料之外的,作者頃間被感動著了;這刻蘊藉著的無限情意,瞬間蓄積著,準備就即景瞬發似的;心中的逸興如火山裡突發的熔岩將發未發的一頃間了。這首詩寫汪倫為李白送行的熱鬧場面,表達了兩人之間的友誼,並且作者深深感激汪倫的盛意。
參考: 網上+自己意見


收錄日期: 2021-04-15 16:55: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810000051KK012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