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和毛澤東都放棄日本對中國戰爭賠款,請問背後政治考量是什

2010-08-07 7:04 pm
是爲了換取日本在哪些方面對中國的支持

回答 (4)

2010-08-09 6:11 am
✔ 最佳答案
簡單的說,雙方都是要換取日本對自己的承認,承認自己才是中國的唯一代表。

1951年,美國召開舊金山會議,當時的中國已經分裂為兩個政府,所以在美國起草的對日和約草案中所列的名單中沒有中國,也沒有對中國發出舊金山和會的邀請。美蘇對中國代表意見分歧,更因為美國希望盡快簽訂對日和約,讓日本能在韓戰期間支持美國,以盟國對於中國代表身分有歧見為由將中國排除,引起海峽兩岸的強烈反彈,蔣介石與周恩來先後發表談話,同聲譴責美國違背國際信義。

中國未參加舊金山會議,因此盟國對日作戰的時間點被定為1941年12月7日,並非九一八事變,更非七七事變。中國之前與日作戰全部被抹煞。同時,美國對日本戰後賠償問題更是極力予以寬容,只以『日本國對戰爭中造成的損害及痛苦,將向盟國支付賠償』一筆帶過,對於戰後賠償金額更是完全忽略,對戰勝國的賠償做了只能『利用日本人民在製造上、打撈上即對各該盟國的貢獻的服務上的技能與勞作,作為協定賠償各國修復期所受損失的費用』的原則,日本只須以日本人民的勞務作為賠償,與盟國賠償委員會中作出的加重賠償原則相牴觸,因此遭到多國的抗議與反對。除中國、韓國、越南這三個在二戰戰後形成分裂局面的國家外,緬甸與印度也拒絕出席會議,出席會議的52國中,蘇聯、捷克與波蘭也在會後拒絕簽字。

日本因舊金山和約改善了戰後國際地位,所以日本國會極快通過舊金山和約,尤其舊金山和約給日本可以自由選定國、共任何一方,作為中日雙邊和約代表的機會。當時首相吉田茂就興奮的宣布:『日本現在有選擇媾和對手之權,對於如何行使此權,應考慮客觀環境,考慮中國情形以及期與日本將來之關係』,談判的主導權從中國轉到了日本的手上。

日本為了取得最佳時機,對中國諦和問題採取拖延戰術,但為了防止盟國譴責,吉田政府搞了類似『諮詢性公投』的民意調查,由日本人民決定應該與台北還是北京諦結和約。結果支持台北與支持北京的比例同為38%,另有24%則是採取無所謂的態度。吉田政府以民意難辨為由拒絕表態。

雖然吉田拒絕對中國代表身分表態,但私下卻對台北散佈可能與北京締約的消息,藉以激發台北讓步。吉田茂甚至公開宣布『如果中共在今後三年內提議根據舊金山和約與日本討論諦結和約,日本政府自然願意談判並締約,絲毫不會提出反對』,同時跟我方駐日本大使董顯光表示,『日本不能忽視大陸上四億五千萬中國人的感情』。

為了保留正統地位,台灣一方面透過駐美大使顧維鈞策動美方對日本施加壓力,一方面又在草擬的對日和約作出讓步,特別在日本最敏感的賠償問題上更加明顯,只要求『利用日本國民為中華民國從事生產打撈及其他工作,以作為補償。除此之外,中華民國放棄一切賠償要求,放棄該國及其國民因日本國及日本國民在作戰過程中所採取行動而產生之其他要求』。

為了反共目的,美國採取『扶日而不棄蔣』的外交戰略,對台灣給予支持,要脅日本若與北京締結和約,國會將不批准舊金山和約。台灣利用美方的支持,試圖取回談判主導權,只做細部修改,重大原則方面毫不讓步。但美國國會批准舊金山和約,並宣布舊金山和約將於4/28正式生效。使中日局勢轉變,舊金山和約一旦正式生效,日本便擺脫戰敗國身分,締約將更為主動。

台灣被迫作出全面讓步,以『日本承認其賠償義務,我方亦承認日本無力作出賠償』為由,宣布『放棄以勞務進行賠償之需求』。日本態度卻更強硬,堅持取消有關賠償問題的條款,否則拒絕談判。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答應了日本的要求,4/28下午三點雙方和約正式簽字完成,距舊金山和約正式生效僅僅只有七個小時。

中日和約的簽訂引起北京的抗議,認為此一和約是『慷他人之慨』,絕對不能承認。

1972年,中美關係解凍,衝擊最大的非日本莫屬。尼克森造訪北京後不久,日本政府向周恩來釋放日本首相佐藤榮作希望親自造訪的意願。佐藤榮作長期以來敵視中國大陸,周恩來對佐藤榮作造訪加以拒絕,還宣布中日談判不以佐藤內閣作為對象。但北京對中日復交問題仍十分重視,毛澤東曾就此項問題主張應該要以『積極』的態度處理。

同年六月,佐藤榮作下臺;七月,田中角榮內閣成立。田中角榮於就職當天發表演說,表達希望能與北京恢復邦交,周恩來隨即表達善意,透過中日友協副秘書長孫平化轉告,只要田中能到北京當面商談,一切問題都好商量。

在與北京的交涉下,日本同意中共的復交三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蔣和約》是非法的、無效的,必須廢除』。1972年9月29日簽署的《中日聯合聲明》第三條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并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雙方就日台關係的性質和處理原則達成諒解。

蔣介石與毛澤東之所以放棄日本對中國戰爭的賠款,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兩岸分治下,給與日本在其中混水摸魚的機會。
2011-08-16 9:43 pm
最後像傻子一樣被耍 像外蒙古一樣 智能不足也來做決定
2010-08-08 2:18 am
與其說要換取[日本]的支持, 倒不如說是[那個國家](You know Who)的意思.

政治, 是沒有道義與寬容可言的, 有的只是無情的現實與利益的算計. 道義與寬容只是拿來充門面的漂亮話. 老蔣與老毛與其說是放棄戰爭賠款, 倒不如說是他們根本沒辦法去要這個錢.

二戰結束後, 日本其實是處於軍事託管的狀況(一如德國), 甚至在美國國家圖書館就有一份已經解密的四國共同託管日本的計畫書

參考維基的日本分治計畫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3%81%AE%E5%88%86%E5%89%B2%E7%B5%B1%E6%B2%BB%E8%A8%88%E7%94%BB

在這計畫書中, 中華民國其實分到地盤很小, 只有台灣, 四國地區, 以及東京(四國共管), 近畿地方與福井縣(與美國共管). 這原因很簡單, 沒有美國, 老蔣根本沒有能力把日本擊敗, 而二戰後, 中國本身也殘破不堪, 無論在公在私, 國家財政與貪污營私上, 美援都是老蔣此時的重要依靠. 而老毛更不用提了, 此時的共產黨並非中國的執政團體, 更沒有資格要賠償.

其後, 由於國共內戰爆發, 老蔣跟老毛忙著打生打死, 根本無力去兼顧其他事情. 加上美國這份計畫也被廢止了, 廢止的理由尚且不明,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此時的美蘇關係已經從同盟轉為相互警戒的潛在敵手(正式破局為韓戰爆發後). 最後這份計畫就變成了中華民國佔有台澎, 蘇聯佔了北方四島, 英美(GHQ)共管(實際上是美國在管)日本本土四大島

所以決不是老蔣政權自己塗脂抹粉的說對日寬容, 現實上就是美國不准. 而衡量現實狀況, 要跟殘破的日本要錢, 還是富裕的美國要錢, 這答案很清楚了.

至於中共, 中共在二戰時期還不是中國的合法執政者, 其實是沒有資格說話的. 但是直到今日, 中共其實是一直用日本虧欠中國這個理由向日本要錢(可是在美國託管期間根本不敢開口), 日本官方是不認同戰爭賠償給中共這件事(又不是你當家, 開口要錢根本沒理由), 但是從田中角榮促成中日建交後, 日本政壇的親中派就佔有一席之地, 於是日本雖然不同意戰爭賠款, 但是卻以海外援助的名義, 從1979年至今, 持續地以低息貸款, 無償技術支援, 無償援助(贈款)的名義, 付錢給中共, 日本的海外援助預算中, 中國就佔了20%. 根據統計, 日本總共已經付給中國, 低息貸款約300億美元, 無償技術支援約15億美元, 無償援助約12億美元. 對中ODA一直飽受日本國內批評, 因為它吃掉日本每年預算很大的一部份, 而過去中國還窮困, 援助尚有道理, 但是現在的中國已經富裕了, 還在持續要錢就不太合理了. 但是中共方面其實是把這筆錢視為沒有金額上限跟支付期限的戰爭賠款, 一般的戰爭賠償還有金額上限, 中共對日本要錢可是沒有底限的. 如果日本不給錢, 就炒作靖國神社參拜話題, 甚或是對日本企業的示威遊行.
2010-08-07 9:01 pm
其實我覺得
中國是要安撫日本國內右派的情緒
避免因賠償金而讓日本右派再興起戰爭
還有一點
國民黨跟共產黨的領導都有一個共識:
寬仁有助於中國內部的安定
讓中國人覺得自己擁有寬宏大量的心胸
才不會自悲(因中國被岐視很久)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25: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807000016KK0258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