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同第二次世界大戰

2010-08-04 8:30 am
第一次世界大戰會唔會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會容易明白?
第一次世界大戰會會唔會第二次世界大戰會易讀?

因為我對第一同二次的世界大戰都唔係好熟,所以想問下讀第一次世界大戰會好呀定係第二次世界大戰會好!

回答 (7)

2010-08-13 8:55 am
歴史其實唔難讀, 想易讀D嘅話先要對世界地圖有咗概念先,尤其歐亞洲....然後再去當故事咁睇, 總會揾到D有D趣味性嘅 topic, 再睇吓紀錄片, 總之背熟世界地圖先啦
2010-08-12 7:21 pm
你應該先讀第2次世界大戰,因第1次世界大戰的戰場其實只局限在歐洲,根本冇世界大戰之實,只不過撰寫世界史的話事人都係歐洲人,佢地話晒事而己。
2010-08-11 11:22 pm
第一次世界大戰容易讀同明d!!第一次世界大戰都係挖戰壕果d野...第二次世界大戰有d複習...讀第一次世界大戰先拉`
參考: 自己
2010-08-06 3:43 am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又稱為「歐戰[1]」。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亞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義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了協約國。中國於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了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戰線主要分爲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2](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

第一次世界大戰{{{partof}}}的一部分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6/WW1_TitlePicture_For_Wikipedia_Article.jpg/300px-WW1_TitlePicture_For_Wikipedia_Article.jpg

順時針方向,從最上方起:西線戰壕、英軍的坦克穿越戰壕、在加里波利之戰被水雷擊沉的皇家海軍戰列艦、佩帶防毒面具使用機槍的軍隊;信天翁D.III雙翼戰鬥機日期: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地點: 歐洲、太平洋、中東、地中海與非洲結果: 協約國勝利。奧斯曼帝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四大帝國瓦解;國際聯盟成立起因: 塞拉耶佛事件領土變更: {{{territory}}}參戰方協約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3/Flag_of_Russia.svg/22px-Flag_of_Russia.svg.png
俄羅斯帝國(至1917年)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Flag_of_France.svg/22px-Flag_of_France.svg.png
法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2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英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22px-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png
義大利王國(1915年加入)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US_flag_48_stars.svg/22px-US_flag_48_stars.svg.png
美國(1917年加入)
更多…同盟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1/Flag_of_Austria-Hungary_1869-1918.svg/22px-Flag_of_Austria-Hungary_1869-1918.svg.png
奧匈帝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c/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22px-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png
德意志帝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3/Ottoman_Flag.svg/22px-Ottoman_Flag.svg.png
奧斯曼帝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3/Flag_of_Russia.svg/22px-Flag_of_Russia.svg.png
尼古拉二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3/Flag_of_Russia.svg/22px-Flag_of_Russia.svg.png
尼古拉大公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3/Flag_of_Russia.svg/22px-Flag_of_Russia.svg.png
亞歷克西·布魯西洛夫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Flag_of_France.svg/22px-Flag_of_France.svg.png
喬治·克列孟梭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Flag_of_France.svg/22px-Flag_of_France.svg.png
約瑟夫·霞飛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Flag_of_France.svg/22px-Flag_of_France.svg.png
羅貝爾·尼維爾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Flag_of_France.svg/22px-Flag_of_France.svg.png
費迪南·福煦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Flag_of_France.svg/22px-Flag_of_France.svg.png
菲利普·貝當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2/Flag_of_Poland.svg/22px-Flag_of_Poland.svg.png
約瑟夫·畢蘇斯基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2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戴維·勞合·喬治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2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道格拉斯·黑格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2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約翰·傑利科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22px-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png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22px-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png
盧吉·卡多納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US_flag_48_stars.svg/22px-US_flag_48_stars.svg.png
伍德羅·威爾遜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1/Flag_of_Austria-Hungary_1869-1918.svg/22px-Flag_of_Austria-Hungary_1869-1918.svg.png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1/Flag_of_Austria-Hungary_1869-1918.svg/22px-Flag_of_Austria-Hungary_1869-1918.svg.png
康拉德·馮·赫岑多夫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c/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22px-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png
威廉二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c/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22px-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png
埃里希·馮·法金漢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c/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22px-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png
保羅·馮·興登堡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c/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22px-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png
埃里希·魯登道夫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3/Ottoman_Flag.svg/22px-Ottoman_Flag.svg.png
穆罕默德五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3/Ottoman_Flag.svg/22px-Ottoman_Flag.svg.png
穆斯塔法·凱末爾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a/Flag_of_Bulgaria.svg/22px-Flag_of_Bulgaria.svg.png
斐迪南一世傷亡總計:22,472,000人總計:16,403,0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係直到而家為止,人類社會搞出來嘅最大陣象,死得最多人(粗略估計死咗8300萬人),破壞得最勁嘅全球性戰爭。戰爭高潮嗰陣,有成61個國家同地方一齊打,有多過17億人捲入咗呢場仗。打仗雙方係以美國、蘇聯、中華民國(當時嘅簡稱係中國)、英國、法國等國組成嘅反法西斯同盟,同埋以德國、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組成嘅軸心國集團。烽煙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同埋大洋洲五大洲;打仗雙方同時亦都響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同埋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雖則話響1939年9月前,中國嘅抗日戰爭,埃塞俄比亞嘅抗意戰爭等等嘅反法西斯嘅抵抗已經開始咗,但係一般認為戰爭係由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對德國宣戰開始,去到1945年8月15日(亞洲)/8月14日(美洲)日本向同盟國投降先至完。

第二次世界大戰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b/WW2Montage.PNG/300px-WW2Montage.PNG

日期 1939年9月1號—1945年9月2號地方 歐洲、亞洲太平洋、北非、東南亞、中東、地中海結果 同盟國贏咗。
美國同蘇聯變做超級大國,冷戰緊。
歐洲霸權時代完咗,歐洲走向合作起因 歐洲戰區:波蘭戰役
亞洲戰區:盧溝橋事變
非洲戰區:埃塞俄比亞抗義戰爭
太平洋戰區:珍珠港事件邊個打同盟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2/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22px-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中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2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英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Flag_of_France.svg/22px-Flag_of_France.svg.png
法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US_flag_48_stars.svg/22px-US_flag_48_stars.svg.png
美國(1941年後)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9/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22px-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png
蘇聯(1941年後) 同第啲軸心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2/Flag_of_Nazi_Germany_%281933-1945%29.svg/22px-Flag_of_Nazi_Germany_%281933-1945%29.svg.png
德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e/Flag_of_Japan.svg/22px-Flag_of_Japan.svg.png
日本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1/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_crowned_alternate.svg/22px-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_crowned_alternate.svg.png
意大利
同第啲主帥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2/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22px-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蔣介石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US_flag_48_stars.svg/22px-US_flag_48_stars.svg.png
富蘭克林·羅斯福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2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溫斯頓·丘吉爾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6/Flag_of_Free_France_1940-1944.svg/22px-Flag_of_Free_France_1940-1944.svg.png
夏爾·戴高樂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2/Flag_of_Nazi_Germany_%281933-1945%29.svg/22px-Flag_of_Nazi_Germany_%281933-1945%29.svg.png
阿道夫·希特拉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e/Flag_of_Japan.svg/22px-Flag_of_Japan.svg.png
東條英機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1/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_crowned_alternate.svg/22px-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_crowned_alternate.svg.png
貝尼托·墨索里尼 同第啲死傷士兵死亡:
16,000,000人
平民死亡:
45,000,000人
合計死亡:
61,000,000人士兵死亡:
8,000,000人
平民死亡:
4,000,000人
合計死亡:
12,000,000人

2010-08-05 19:54:11 補充:
好明顯係第一次世界大戰EASY D!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好明顯係因為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而唔同o既國家支持兩個國家,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因很複雜,而且亞洲,歐洲,美洲亦有國家參戰,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多數係歐洲國家參戰!
2010-08-06 2:58 am
2010-08-05 9:25 pm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又稱為「歐戰[1]」。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亞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義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了協約國。中國於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了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戰線主要分爲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2](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



第二次世界大戰係直到而家為止,人類社會搞出來嘅最大陣象,死得最多人(粗略估計死咗8300萬人),破壞得最勁嘅全球性戰爭。戰爭高潮嗰陣,有成61個國家同地方一齊打,有多過17億人捲入咗呢場仗。打仗雙方係以美國、蘇聯、中華民國(當時嘅簡稱係中國)、英國、法國等國組成嘅反法西斯同盟,同埋以德國、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組成嘅軸心國集團。烽煙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同埋大洋洲五大洲;打仗雙方同時亦都響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同埋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雖則話響1939年9月前,中國嘅抗日戰爭,埃塞俄比亞嘅抗意戰爭等等嘅反法西斯嘅抵抗已經開始咗,但係一般認為戰爭係由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對德國宣戰開始,去到1945年8月15日(亞洲)/8月14日(美洲)日本向同盟國投降先至完。
2010-08-05 6:25 pm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間較短、戰略和戰術亦不難理解、政治和技術背景也較簡單,最重要的是第一次世界是二戰爆發的要因。


收錄日期: 2021-04-19 22:55: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804000051KK000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