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在1950年代之前,香港的大廈只能整幢購買或出售。要買的當然要拿出數目龐大的資金,轉售時找有足夠財力的買家也不容易。
商人霍英東有見及此,首創將樓宇分層出售,讓更多市民能購置物業。結果,分層出售樓宇的策略非常成功。霍英東的財富暴漲,但同時有更多的香港市民能置業。
其後,霍英東又覺得,在購買土地、建築樓宇,以及銷售樓宇的漫長過程中,發展商需先投入並積壓大量資金,到了一段頗長的時間後才可得到回報。他認為,既然工廠可以在收到訂單和訂金後才開始動工生產,在收貨後才收「尾數」,建築和銷售樓宇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方法。這樣做既可在發展的初期能確定需求量,又可及早吸收買家的資金發展有關項目。於是,他以預售的方式,向買家收取訂單和訂金,然後才動工。在樓宇落成後,買家支付餘額,完成交易。這個銷售策略也非常成功。從此,大家就把預售樓宇比喻作「賣樓花」,就像先在地上灌溉種花一樣。
順便一提,「賣樓說明書」也是霍英東所創。
現在,樓宇分層銷售、賣樓花和使用賣樓說明書的方法在世界各地均普遍使用。
參考資料:
世紀回眸 — 霍英東回憶錄
星島日報 〔
http://www.singtao.com/news_special/YTF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