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HA00782940/o/701007150153913873369370.jpg
乾隆皇帝之貢獻
雖說晚年乾隆好大喜功,為人重奢靡,鋪張浪費,並自稱為“十全老人”。他在位後期任用和坤二十年。和坤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致使這二十年間貪汚成風,政治腐敗,各地農民起義頻繁,清王朝因而開始從強盛走向衰敗。無可爭辯的是,乾隆於早期政治、社會經濟、外交各方面也有一定之貢獻,尤其是學術及文化有極深遠之影響。政治方面乾隆繼位時的清王朝已經過康熙,雍正兩代七十餘年的治理,社會上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再經乾隆的勵精圖治,使滿清王朝到強盛的頂點。他在位時期,平定新疆、蒙古,還使四川、貴州等地繼續改土歸流,人口不斷增加,突破了三億大關,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強大的中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社會及外交方面乾隆在位初期,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使社會上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康乾盛世”在此期間達到了頂峰。同時乾隆平定了準噶爾部,消滅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勢力,加強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理,鞏固和開展了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奠定了今天中國固有版圖;嚴厲拒絕了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學術及文化方面乾隆向慕風雅,精於騎射,曾先後六次下江南,遍遊名城,筆墨留于大江南北。乾隆還是一個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宮書畫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間編纂的《四庫全書》收書共3503種,79337卷,36304冊,其卷數是《永樂大典》的三倍,成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的總匯。西元1773年,乾隆帝正式下令開設四庫全書館。派了一些皇室親王和大學士擔任總裁,那些皇親國戚大多是掛個名、起監督作用的。真正擔任編纂官的都是當時一些有名的學者,像戴震、姚鼐、紀昀等人。那套叢書名稱就叫做《四庫全書》。把中國古代常把圖書分成經、史、子、集四個大類:經部,包括歷來儒家的經典著作(像《詩經》、《論語》、《孟子》等)和研究文字音韻的書;史部,包括各種歷史、地理、傳記等書;子部,包括古代諸子百家學說和科技著作,像農學、醫學、天文、曆法、演算法、藝術等;集部,包括文學的總集和專集等。按照四大類集中貯藏起來就叫做“四庫”。要編輯一套規模巨大的叢書,先得把書籍收集起來。乾隆下了命令,各省官員搜集、收購各種圖書上繳,並且定出了獎勵辦法,如人民進貢了圖書,進貢越多,獎勵越大。這道命令一下,各地圖書果然源源不絕送到北京,只隔二年,就有二萬種之多,再加上宮廷內部原來的大量圖書,數量就很可觀了。但是不管乾隆帝的動機是怎樣,這部規模巨大的《四庫全書》到底編出來了,而且保存下來了。編纂《四庫全書》的學者們對大批圖書進行編輯、校勘、抄寫,足足花了十年工夫,到西元1782年正式完成,共收圖書三千五百零三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當時把全書抄了七部,分別貯藏在皇宮、圓明園、熱河行宮(今河北承德)、奉天、(今瀋陽)杭州、鎮江、揚州(其中三部後來在戰爭中被燒毀了)。這對後代人研究中國古代的豐富的文化遺產,畢竟是一項重大的珍貴的貢獻。至於查禁銷毀一批書,當然對中國文化也造成了損失,但是這種查禁也不可能完全徹底。當時就有不少愛護文物的人,冒著坐牢殺頭的危險,把許多有價值的書收藏起來。到了清朝末年時,就有不少被禁的書陸續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