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幸福」與「快樂」有何分別?
幸褔與快樂,是兩碼子不同的觀念,
幸褔,是人依據"生活的際遇",而被定義,
快樂,是人依據"現時的心境",而被確立,
幸褔不幸褔,關乎於生活際遇,
若遇圓滿家庭,我們視為幸褔;若遇殘缺家庭,就是不幸褔,
若遇美好伴侶,我們視為幸褔,若遇衝突伴侶,就是不幸褔,
若遇知音友人,我們視為幸褔,若遇背叛友人,就是不幸褔,
若遇權貴財富,我們視為幸褔,若遇挫敗貧苦,就是不幸褔,
種種幸褔不幸褔,必然建構於生活際遇當中,
我們對幸褔不幸褔的定義,一般有著普遍性,
然而,這不是絕對的,仍要視個人對生活際遇的價值觀,
有些人認為圓滿家庭不幸褔,殘缺家庭才是幸褔,
有些人認為權貴財富不幸褔,挫敗貧苦才是幸褔,
幸褔不幸褔無論如何被定義,也不過是種種生活際遇的互相對比而已,
人所建構的幸褔理念,通常不易改變,
有人認為富有就是幸褔,這種信念,可以游走一生,不作改變,
快樂不快樂,取決於現時心境,
快樂,可以受制於生活際遇(幸褔不幸褔),可以不受制於生活際遇,
幾乎是取決於個人意志,
有些人,遇上生活苦貧,現時心持續處於不快樂的狀態,
這就是受種種生活際遇所制約,由幸褔不幸褔的觀念所帶動,
有些人,遇上生活苦貧,現時心可以慢慢調整,心境變得樂天知命,
這就是不受種種生活際遇所制約,不由幸褔不幸褔的觀念所帶動,
快樂是一念接一念的,
由於意念是飄忽不定,乃使快樂的心境常是起伏無間,
你可能前一念跟朋友玩牌感覺很快樂,但可能後一念感到很是無聊悶極,
因此,快樂心境是瞬間幻變,高低無定,,,,,,,
幸褔,不等同於快樂,
有人認為自己很幸褔,但不快樂,
比如說:
有一對很愛惜孩子的父母,本來是很幸褔,
但孩子不領情,或不想如此被愛惜,孩子就感到不快樂了,
有人認為自己不幸褔,但很快樂,
比如說:
有一位父母離逝的孤兒,本來是不幸褔,
但孤兒得到社會人仕的愛護關懷,孤兒就感到快樂了,
快樂,亦不等同於幸褔,
因為快樂是建基於心境,幸褔是建基於生活際遇,
快樂是飄忽無定的,念生念滅,
如果將快樂視為幸褔,
那麽,幸褔就跟隨快樂的心境,來去不定,一念幸褔,一念又不幸褔,,,,,,
但,,,,,世事無絕對,
只要"知足常樂",就能夠把快樂與幸褔相互融和在一起,
這是甚麽道理呢??????
只要把一切生活際遇,都視為幸褔,
無論是富是貧,是得是失,是增是減,是勞苦是享受,,,,,都視為幸褔,
就沒有所謂不幸褔的理念產生,
既然沒有不幸褔的理念,何來還說幸褔呢????(因幸褔是相對於不幸褔而立)
那就是說,種種生活際遇,不被定義為幸褔或不幸褔,
這就是"知足",
滿足於任何生活際遇狀態中,不作比較,
將快樂心境,建構於知足狀態中,
如此,一念知足,就得一念快樂,念念知足,就得念念快樂,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知足常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