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貪污史

2010-06-29 8:43 pm
請問中國歷史中, 那個朝代的貪污最為普遍及嚴重?
更新1:

各位仁兄, 常識告訴我,每個末代都是很亂,貪腐亦必嚴重. 但有沒有一些統一的朝代,像今天的PRC的,開國數十年都未能改善貪污,直接令民怨沸騰? 很有興趣知道今天的中國是否中華常情的貪還是特別爛貪. 我讀書小,多謝各網友的知識. : )

更新2:

*YiNG;! 兄, 會不會在毛澤東的時代, 權力是直接得到利益的'貨幣', 權力是合法侵凌的工具, 所以才有沒貪污和低罪案率的表像?

回答 (7)

2010-07-03 7:26 am
✔ 最佳答案
其實每個時代貪污情況都很嚴重
看見一樓答是明和清
其實不然
只是這兩個朝代早期的法律很嚴
嚴禁貪污
很多貪官都被揭發
所以造成一種錯覺
以為這兩個朝代貪污情況嚴重

二樓仁兄說得很有道理
但沒揭發出的貪污案不代表沒有貪污
只是我們不知而已
中國近代雖然有很多貪污案
但被揭發出不正是好事嗎????

興之所至,多說了幾句。

2010-07-06 00:21:38 補充:
為何hugo的回答怪怪的...

2010-07-06 19:56:49 補充:
在毛澤東時代
貪污都有
但不會太過出位
因為被人知道你家中有私產就會立刻充公(但有機會落入高官手中)
大家都是窮光蛋
可來有貪污???((最多是高官與高官之間的勾結

2010-07-06 21:02:22 補充:
雖然貪污少
但賄賂則很多
像某某人給了村官幾包煙,一枝酒等等
目的是拉攏關係或得到好處
儘管不叫做貪污
但都是令國家走向腐敗的行為...

再者LZ說
權力是直接得到利益的'貨幣', 權力是合法侵凌的工具, 所以才有沒貪污和低罪案率的表像?

人家貪不貪污根本沒人知
一些村官單單是收賄賂
身家就有成億呢!!!
而且
低罪案率甚麼的
這些數據多數由中央發佈
真實性令人懷疑...

2010-07-06 21:08:33 補充:
權力是直接得到利益的'貨幣', 權力是合法侵凌的工具
我認同這句
但不能說直接
直接的話就動員去燒殺搶奪了
要視乎你的權限
要知道官高權更高
除非你是最高領導人((不過大多數都有高薪福利,不必去貪
否則你必須賄賂上頭
你才能收更多的黑錢
2010-07-13 6:37 am


明代周元《涇林續記》載:「世蕃納賄,嵩未詳知,始置笥篋,既付庫藏,委皆充 。蕃妻乃掘地深一丈,方五尺,四圍及底砌以紋石,運銀實其中,三晝夜始滿,外存者猶無算,將覆土,忽曰:是乃翁所貽也,亦當令一見。因遣奴邀嵩至窖邊,爛然奪目。嵩見延袤頗廣,已自愕然,復詢深若干,左右以一丈對,嵩掩耳返走,口中囁嚅言曰:多積者必厚亡,奇禍奇禍,則嵩亦自知不免矣。」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嚴嵩、嚴世蕃父子倒台時,《明史》稱,抄出來「黃金可三萬餘兩,白金二百萬餘兩, 他珍寶服玩所直又數百萬」。《天水冰山錄》載:「純金器皿共三千一百八十五件,重一萬一千餘兩,玉器共八百五十七件,耳墜 耳環共二百六十七雙,布緞綾羅紗共一萬四千三百餘段,扇柄二萬七千三百餘把,南昌和分宜的第宅房店兩共三千三百間。」嚴世蕃同時又是色情狂,「嚴分宜父子溺器,皆以金銀鑄婦人,而空其中,粉面綵衣,以陰受溺。[4]」北京百姓稱之為「錢癆」。
徐階執政時期,朝野稱之為「名相」。可是其子弟橫暴鄉里,佔奪土地達二十四萬畝。隆慶元年(1567年),廣東道監察御史齊康彈劾徐家人橫行鄉里,徐家認為齊康是受徐階的政敵高拱指使。其他言官及時任大理寺丞的海瑞也跟著上疏指責齊康,高拱因此下臺,時人謂之「權奸」。後來海瑞當上江南巡撫時,要求徐階退田,徐階退了一些,海瑞還是不滿意,弄得徐階很難堪,最後還在大廳撥糞。
隆慶初年,古田僮韋銀豹、黃朝猛反叛。殷正茂有軍事才幹,但生性貪婪,首輔高拱多給殷正茂二十萬兩,希望他早日平叛,班師回朝。高拱說:「吾捐百萬金予正茂,縱幹沒者半,然事可立辦。」時以拱為善用人。
清朝
顧炎武說:「法令者,敗壞人材之具。以防姦宄而得之者十三,以沮豪傑而失之者,常十七矣。 」又說:「今之君人者,……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條文簿,日多於一日;而又設之監司,設之督撫,以為如此,守令不得以殘害其民矣。不知有司之官,凜凜焉救過之不給,以得代為幸,而無肯為其民興一日之利者。民烏得而不窮,國烏得而不弱!」[5]
康熙對貪污恨之入骨,說,「朕恨貪污之吏,更過於噶爾丹」。但是他曾說:「要杜絕貪污根本不可能」[6],晚年甚至允許官員貪污[7],以致政風敗壞,史稱索額圖「貪侈傾朝右」,明珠「簠簋不飭,貨賄山積」[8],其他如徐乾學、高士奇等皆肆無忌憚地貪污公款。浙江農民「多佃種富室之田,而私其租之半……其有田而耕者什一而已」,高士奇在平湖縣「置田產千頃,大興土木,修整花園」。當時的民謠說:「九天供賦歸東海(徐乾學),萬國金珠獻澹人(高士奇)。」明珠「簠簋不飭,貨賄山積」,索額圖「貪侈傾朝右」,戶部尚書希福納等官吏貪污銀兩二十餘萬,其屬下堂司官等貪污四十餘萬兩等。鳳陽知府蔣國正勒索下屬銀一萬餘兩,宜陽縣令張育徽貪贓四千餘兩,閿鄉縣令白澄貪贓六萬餘兩等[9]。
康熙末年,「各省錢糧虧空甚多」,「府帑虧絀,目不暇給」,私派浮於國課,差徭倍於丁糧」,「生民乏食,物價騰貴」,終於引發了朱一貴等大規模叛亂。甚至康熙本人亦明言:「諸臣為秀才,皆徒步布素,一朝得位,便高軒駟馬,八騶擁護,皆何所來,可細究乎?」對於臣下貪污,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和珅當權的二十多年中,他貪污了二億多兩白銀,兼併了千百萬頃土地,佔據了幾百處房產。 在他的保護之下,他的家奴也成了日擲千金的暴發戶。和珅聚斂的財富,竟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和珅成為中國歷史上名副其實的首貪。據《清朝野史大觀·和珅家財》等野史記載,和珅總財產是「八百兆兩有奇(即八億兩)……政府歲入七千萬,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歲入半額而強」。
清代從督撫到州縣,皆聘有幕賓與胥吏。郭嵩燾曾言:「漢唐以來,雖號為君主,然權力實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故西漢與宰相外戚共天下,東漢與太監名士共天下,唐與后妃藩鎮共天下,北宋與奸臣共天下,南宋與外國共天下,元與奸臣番僧共天下,明與宰相太監共天下,本朝則與胥吏共天下耳。」汪輝祖在《病榻夢痕錄》說,乾隆十七年一個幕賓的「歲脩」為二百六十兩白銀,辦理錢穀的為二百二十白銀。章學誠在《與執政論時務書》中說:「州縣有千金之通融,則胥吏得乘而牟萬金之利;督撫有萬金之通融,州縣得乘而牟十萬之利。」《清稗類鈔》記載,戶部索賄最易,其次是吏部、兵部,戶部的胥吏大多居住在正陽門東和崇文門外,有「東富西貴」之諺。
2010-07-06 5:38 am
個個年代都有貪污.
不過個人認為最嚴重是明朝.
今日的中國是貪污嚴重.
但在毛澤東時代.
完全無貪污.
犯罪率極低.
但當自從改革開放後.
問題便日趨嚴重.
參考: YiNG;
2010-07-06 12:26 am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HA00782940/o/701006290048713873433610.jpg
中國貪污史
如題,小弟不才,恕未能以中國歷代貪污數字作實質論証。但可肯定的是,在討論貪污最嚴重的朝代,乃經濟最發達的時代。 原則上,在下認為世界上經濟與貪污有着糾纏不清的關係 ,祇是有否被揭發或記載於史書上,原因政治與經濟也同樣是掛勾之故,視乎當權者或勢力之仕有否牽涉其中,因此在下不作數據論証。

但基本之原則是不變的,從甚麼依據推斷這原則呢?

1.不管人類(不獨是中國人)生活於以物易物,還是貨幣交易的社會中,在資產或財富許可的情况下,往往為求一己之私,不擇手段而達到目的,從而作出相當於行賄等行為,此乃人性所致。

2.人類的欲望是無盡的,如生存在經濟發達的社會裏,當尋找機會時,也同樣加促這陋習的產生。相反,經濟貪困的社會,人民只牢固着生活的基本所需。

3.樓主所言甚是,每個末代皇朝都是很亂,貪腐亦必嚴重。因前文已提及政治與經濟是掛勾,試問沒有治國之力,機會處處,貪污亦自然增加。

4.回應樓主所指新中國數十年都未能改善貪污情况, 這是正常現象,在小弟之基本原則下,這邊廂:改革開放、引進外資、改善社會經濟的帶動,貪污情况只會日益嚴重,關鍵在於國家領導有否適當控制。因那邊廂:龐大不明來歷的資金,又正促進兩岸三地的經濟增長和本土消費,相當矛盾。

5.從前文至此,不斷強調人類和人性,因此陋習也絕非中華民族獨有。只是大家比較留意國情,因前期中國與外國的經濟水平落後幾十年。總括而言〝月亮〞跟本是同一個,但他國具修飾和包裝的能力,而我國只顧向前追而已。
祇屬個人淺見,如有不達或無心之失,請多包涵!
參考: Michelle & Hugo
2010-07-01 12:47 pm
貪污有很多種,不一定是現代意義的賄賂,如用現代意義,只能是北京天朝

在地形幅元限制下,而建立都城對全國支配方法的必然性下:

所有北京朝代統治制度-官商勾結

所有秦川朝代統治制度-官軍勾結

所有河洛朝代統治制度-軍商勾結

所有寧杭朝代統治制度-全民與國際猶太集團勾結

2010-07-01 05:03:42 補充:
Sorry,忘了一千年前國際猶太在中國方式之不同

最後一句從趙宋開始生效
2010-06-30 6:55 am
RIGHT NOW, AT PRESENT, NOWADAYS, CURRENTLY ...... IN THE PRC.
JUST CHECK OUT THE NEWSPAPERS BY YOURSELF ON HOW THE MAINLAND IS PERFORMING IN THIS RESPECT !
參考: 以古非今術
2010-06-30 4:32 am
明朝



明初朱元璋立下重典,官員貪污60兩銀子,一律押往府州縣衙門左邊的土地廟,設有「剝皮亭」,處剝皮實
草之刑。剝皮時如果讓被剝皮者早死了,又規定:「有即斃者,行刑之人坐死。」(葉子奇《草木子餘錄》)

洪武十八年(1385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舉告發戶部侍郎郭桓利
用職權,勾結其他官吏,私吞太平、鎮江等府的賦稅,又巧立名目,多徵賦稅水腳錢、車腳錢、口食錢、庫子錢、蒲簍錢、竹簍錢、神佛錢等。經過追查,六部的多
數官員如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工部侍郎麥至德等人皆郭桓同黨,一共三萬餘人斬首示眾,「百姓中產之家大抵皆破」。史稱「郭桓案」。



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敗後,抄家得「金二十四萬錠,又五萬七千七百兩。元寶五百萬錠,銀八百萬,又一百
五十八萬三千六百兩。以上金共一千二百五十萬七千八百兩,銀共二萬五千九百五十八萬三千六百兩」。2001年《亞

洲華爾街日報》據此將劉瑾列入過去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單。

正德十六年(1521年),錢寧籍
沒時,「黃金十餘萬兩,白金三千箱,玉帶二千五百束」。

正德十六年(1521年),江彬籍
沒時,「入公帑者,黃金七十櫃,櫃一千五百兩,銀二千二百櫃,櫃二千兩。」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嚴嵩、嚴世蕃父子倒台時,《明史》稱,抄出來「黃金可三萬餘兩,白金二百萬餘兩,
他珍寶服玩所直又數百萬」。《天水冰山錄》載:「純金器皿共三千一百八十五件,重一萬一千餘兩,玉器共八百五十七件,耳墜
耳環共二百六十七雙,布緞綾羅紗共一萬四千三百餘段,扇柄二萬七千三百餘把,南昌和分宜的第宅房店兩共三千三百間。」嚴世蕃同時又是色情狂,「嚴分宜父子
溺器,皆以金銀鑄婦人,而空其中,粉面綵衣,以陰受溺。[4]」
北京百姓稱之為「錢癆」。


階執政時期,朝野稱之為「名相」。可是其子弟橫暴鄉里,佔奪土地達二十四萬畝。隆慶元年(1567年),

廣東道監察御史齊康彈劾徐家人橫行鄉里,徐家認為齊康是受徐階的政敵高拱指
使。其他言官及時任大理寺丞的海瑞也
跟著上疏指責齊康,高拱因此下臺,時人謂之「權奸」。後來海瑞當上江南巡撫時,要求徐階退田,徐階退了一些,海瑞
還是不滿意,弄得徐階很難堪,最後還在大廳撥糞。



清朝



熙對貪污恨之入骨,說,「朕恨貪污之吏,更過於噶爾丹」。但是他曾說:「要杜絕貪污根本不可能」[6],
晚年甚至允許官員貪污[7],
以致政風敗壞,史稱索額圖「貪侈傾朝右」,明珠「簠

簋不飭,貨賄山積」[8],
其他如徐乾學、高士奇等皆肆無忌憚地貪污公款。浙江農民「多佃種富室之田,而私其租之半……其有田而耕者什一而已」,高士奇在平湖縣
「置田產千頃,大興土木,修整花園」。當時的民謠說:「九天供賦歸東海(徐乾學),萬國金珠獻澹人(高士奇)。」明珠「簠

簋不飭,貨賄山積」,索額圖「貪侈傾朝右」,戶部尚書希福納等官吏貪污銀兩二十餘萬,其屬下堂司官
等貪污四十餘萬兩等。鳳陽知府蔣國正勒索下屬銀一萬餘兩,宜陽縣令張育徽貪贓四千餘兩,閿鄉縣令白澄貪贓六萬餘兩等[9]。

康熙末年,「各省錢糧虧空甚多」,「府帑虧絀,目不暇給」,私派浮於國課,差徭倍於丁糧」,「生民乏食,物價騰貴」,終於引發了朱一貴等大規模叛亂。甚至康熙本人亦明言:「諸臣為秀才,皆徒步布素,一朝得位,便高軒駟馬,八騶擁護,皆何所來,可細
究乎?」對於臣下貪污,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珅當權的二十多年中,他貪污了二億多兩白銀,兼併了千百萬頃土地,佔據了幾百處房產。
在他的保護之下,他的家奴也成了日擲千金的暴發戶。和珅聚斂的財富,竟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和珅成為中國歷史上名副其實的首貪。據《清朝野史大觀·和珅家財》等野史記載,和珅總財產是「八百兆兩有奇(即八億兩)……政府歲入七千萬,而和珅以二
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歲入半額而強」。

清代從督撫到州縣,皆聘有幕賓與胥吏。郭嵩燾曾言:「漢唐以來,雖號為君主,然權力實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故西漢與宰相外戚共天下,東漢與太監名士共天下,
唐與后妃藩鎮共天下,北宋與奸臣共天下,南宋與外國共天下,元與奸臣番僧共天下,明與宰相太監共天下,本朝則與胥吏共天下耳。」汪輝祖在《病榻夢痕錄》說,乾隆十七年一個幕賓的「歲脩」為二百六十兩白銀,辦理錢穀的為二百二十白銀。章學誠在《與執政論時務書》中說:「州縣有千金之通融,則胥吏得乘而牟萬金之
利;督撫有萬金之通融,州縣得乘而牟十萬之利。」《清稗類鈔》記載,戶部索賄最易,其次是吏部、兵部,戶部的胥吏大多居住在正陽門東和崇文門外,有「東富西貴」之諺。





請問中國歷史中, 那個朝代的貪污最為普遍及嚴重?
答:應該是明朝和清朝




收錄日期: 2021-04-27 21:58: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629000051KK004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