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2010-06-28 12:30 am
你地認五認為[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係一種不負責任既行為呢!?
我贊成係既...有咩point可以講!?pls

回答 (3)

2010-06-29 7:30 am
✔ 最佳答案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釋義 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出處 《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1.《走為上計》是兵法中“敗戰計”的最後一計,前提是敗戰,如果在力量上不占上風,就選擇敗戰計,如果雙方力量懸殊就選擇《走為上計》。你緊咬前提不放,托死他們。

2.根據博弈理論:困境中弱者的選擇有三種,要麼攻要麼守,要麼不攻不守,而走為上計屬於第三種,是緩兵之計,所謂保存自己,以圖後用,舉個例子,二戰時期的敦克爾克大撤退。“退避三舍”也應該是走為上計的例子(仔細分析)。

3.正面反駁對方論點的繆誤性,明知道自己不是對手還逞強,非死即傷,沒有眼光的人才那麼做

4.敗戰計中,無非三種方法:投降、講和、撤退。投降是全敗,講和是半敗,而撤退就是不敗。

5。走是為了尋找戰機,將敵人引入有利於我,不利於敵的地方,兵法上叫誘敵之計。6.為了利用轉戰將敵人拖疲,拖垮,再與之決戰,以期消滅。蘑菇戰術即是經典 戰例。總之,今日之走,是為了明日之勝。沒有一個兵法上講讓死拼,都是誘敵,虛實之道。

2010-06-28 23:31:35 補充: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是三十六計中走是上等的計策的意思嗎?
不是。清代,有人根據鞍聽戰例總結歸納出三十六計,依 次分為戰勝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
勝戰計 :01計 瞞天過海 02計 圍魏救趙 03計 借刀殺人 04計 以逸待勞 05 趁火打劫 06 聲東擊西
敵戰計:07 無中生有 08 暗渡陳倉 09 隔岸觀火 10 笑裡藏刀 11 李代桃僵 12 順手牽羊
攻戰計:13打草驚蛇14借屍還魂15調虎離山16欲擒故縱17抛磚引玉18擒賊擒王

2010-06-28 23:31:43 補充:
混戰計:19:釜底抽薪20:混水摸魚 21:金蟬脫殼22關門捉賊23遠交近攻 24:假道伐虢
並戰計:25偷樑換柱26指桑駡槐27假癡不癲28上屋抽梯29樹上開花30反客為主
敗戰計:31美人計 32 空城計33反間計34苦肉計35連環計36走為上

2010-06-28 23:39:33 補充:
在這六類計中,惟有“敗戰計”是被敵所敗或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不得已而採取的計策。在這六類計中,惟有“敗戰計”是被敵所敗或在敵強我 弱的形勢下不得已而採取的計策。“敗戰計”中,每個計都有史例說明。如:王允派使女貂蟬離間 董卓與呂布,使的是美人計;諸葛亮不得已大開城門以退司馬懿,用的是空城計;周瑜痛打黃蓋麻痹曹操,玩的是苦肉計。這是《三國演義》中典型的例子。

2010-06-28 23:39:47 補充:
“三十六計走為上”的“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它和《孟子•梁惠王》中的“棄甲曳兵而走”的“走”是一樣的意思。為什麼逃跑還是上策呢?因為軍事家 統兵打仗,都要衡量敵我之勢。如果強敵來臨,硬要死拼,就有如以卵擊石,只能全軍覆沒,比起戰、守、降,逃跑還是上策,可以保存自己的力量,以便東山再 起。當然,這“走為上”的“走”,不能和“誘敵之走”的“走”相提並論。

2010-06-28 23:39:53 補充:
史學家和小說家曾用過這“走為上”來描寫戰爭。比如近代小說家蔡東藩在《宋史演義》中這樣寫道:“不料(遼將)耶律休哥帶著遼兵,又複殺到……(宋)太宗 此時,除了三十六計的上計,簡直沒法,只好加鞭疾走,向南逃命。”這裡“上計”二字顯然指“走為上”,是揶揄之說,諷刺宋太宗在強敵面前落荒而逃的狼狽窘 相。
2010-06-28 12:37 am
走為上計,或云「走為上策」,語出《南齊書·王敬則傳》提到的「三十六策」:「敬則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檀公,指南朝宋時名將檀道濟,走為上計指檀道濟伐魏不利,主動退兵事。三十六本為虛數,極言多的意思。後來有好事者穿鑿附會,取書籍中的成語或典故,立為名目,湊足三十六之數。

[編輯] 原文
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編輯] 譯文
全軍退卻,避強待機。這種以退為進的指揮方法,是符合正常用兵法則的。

以退為進並不是不負責任,如果贊成,不太合理*****見上文
2010-06-28 12:35 am
因為走了, 問題依然未解決, 走只是逃避問題, 而且要其他不牽涉其中的人去苦惱如何幫你解決


收錄日期: 2021-04-28 22:38: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627000051KK0271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