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夫學佛修行切忌盲目跟風,人云亦云,必須要清楚認知佛陀教導我們修行佛法的目的,若一味不求甚解地積極追求修行的成果及境界,極容易會出現偏差,古德云:若無名師指點修禪心法,或非上根之器,單憑自我猜想,則十去九差已!
學佛修行權分三類:
1. 求福樂者修人天福
釋迦牟尼佛教導一切人天諸眾生應發心皈依佛、法、僧三寶。
認識宇宙因果變化規律,掌握修行方法,努力止十惡,行十善,積極創造美好明天。
2. 求解脫生死煩惱者修小乘禪
釋迦牟尼佛教導一切久種善根,智慧漸現的修行人,令他們明白世間一切事物雖會出現,但盡皆是無常變遷,絕不永恆,只是眾生本有知覺盲目貪戀(無明妄執),以致被變幻無常的痛苦煩惱永遠牽纏,為了令修行人完全擺脫一切煩惱,佛陀便會教化他們如何去淨化妄執,覺悟人人本自具足的清淨自性,顯現永恆真實的圓滿知覺。
舉例:
我們的佛性,本來清淨,好像一杯清水;但是無始劫以來,我們這個身軀積集無量的身口意惡業,好比將大量泥沙、墨汁、石頭、鐵銹放入水中;五蘊貪念熾盛,堅執無數的妄想,攀緣追逐,猶如用手不停地去攪動這杯水,混濁了這杯水,當然這時再也不能看見清水了,然而清水其實仍然存在,如果我們想清水再次顯現,必須不要再攪動這杯水,所謂「戒」,攝心為戒,「注意」,當我們開始靜下來的時候,妄想的念頭一定會不停出現的,只要不理會它,不受它干擾,不用多久,它就會慢慢沉寂下來,然後再慢慢沉澱,重的東西就會下墜,這個過程叫做「禪那」。禪,就是:止、淨、濾,過濾的意思,所以叫止觀,停止一切的執取、妄想、攀緣,只是做觀察「注意」,觀到什麼程度?觀到連觀察的心都清淨,所謂能觀之觀都清淨,「能(能覺之心)、所(所覺之物)兩忘」的時候,清淨就顯現了,就如這杯水慢慢沉澱,所有的東西都沉寂下來了,你會發覺,原來水裏面有那麼多垢穢的東西,有墨汁、有鐵銹、有泥沙,因為你再不攪弄它,便能顯現清水的本貌了。這個淨化過程,名為精神的淨化,靈性的解脫。
所以八正道的「禪定菩提分」—是指導求出世間修行人如何透過觀照達到身心無染,精神心性逐漸澄淨,安住不動境地,得正住持。
3. 求證無上菩提者(大乘菩薩)修大乘禪
釋迦牟尼佛教導一切大乘菩薩應發大菩提心,必須常覺不迷,無染一切不實幻境,但同時為了救度十方三世一切執迷眾生永處生死煩惱,必須興起無量的慈悲喜捨心,以無量如幻身軀發恆河沙大誓願,恆順一切因果演變,廣度無量眾生,顯現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成就圓滿福智,畢竟成佛。
六波羅密
一、布施波羅密 — 對治慳貪之習氣
菩薩以一切眾生為子女、父母、眷屬想,故此興起無量的慈悲喜捨心,於有情界力行鐃益,以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攝受眾生,常行調伏、利益、教化、勸導、幫助、鼓勵有緣眾生,令其離苦得樂,覺悟成佛,而絕不冀望任何回報。
二、持戒波羅密 — 對治行惡之習氣
依照佛陀教導之各種律行細則來戒備監察自己的行為,遇有違犯,即行懺悔,努力修改,力求完美品格。
菩薩之三聚淨戒是:
1. 攝律儀戒(止一切惡)
2. 攝善法戒(行一切善)
3. 攝眾生戒(度一切眾生)
三、忍辱波羅密 — 對治執著煩惱之習氣
忍 — 安然接受,默然不動。
辱 — 一切不如意的逆境。
1.伏忍(調伏煩惱忍)—
菩薩通達因果,深知一切不如意之果報,皆是惡因之所招感,無從避免,因此勇於面對逆境,接受果報而不生煩惱。
2.順忍(恒順眾生苦難忍)—
菩薩捨清淨,入惡世,知穢土,順煩惱,能包容惡業眾生的愚昧堅執,難化剛強,以慈悲心安住恒順一切逆境煩惱,廣度眾生。
四、精進波羅密 — 對治放縱懈怠之習氣
菩薩勤求覺悟,誓救眾生,心念從不捨離,精進勇猛無畏,力行布施、持戒、忍辱波羅密,廣習一切佛法善法,利樂眾生,無有疲厭。
五、禪定波羅密 — 對治精神散亂執迷之習氣
菩薩雖力行饒益眾生之世間有為法,但同時亦明白自己的身體與及六種攝受外境之能力:眼、耳、鼻、舌、身、意,連同五種蘊藏的力量:色、受、想、行、識,甚至身體以外的一切境界,皆是因緣果報的暫現,猶如夢幻一般本不真實,覺心明照,精神無染一切幻境,放下淨慮,離我及我所,體證種種清淨三昧(正定現前)。
六、般若波羅密 — 對治無明愚癡執著的習氣
菩薩念念覺照,觀破一切幻境妄執,雖見一切相,無染一切相,雖行一切法,無染一切法,於一切時,一切境,盡知一切世間之生滅現象,自我的觀念,人我的對立,皆是因果變化的虛妄幻象,寂然常照,體證無生,而這種常覺不迷的真實智慧,便是世、出世間的大智慧。
大乘菩薩一體並行六波羅密名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真能度世,得不退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