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浪淘沙(一):
〈浪淘沙〉這首詞是李後主降宋後,被擄到汴京軟禁時所作的,詞中表達了他對故國的無限思念,以及在現實中的淒涼心境。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詞的上片,是從倒敘開始的,描寫夜半夢醒之後的光景。「闌珊」,是衰殘之意,「春意闌珊」,就是說春天將要逝去了。「羅衾」,是綢緞的棉被。晚春的深夜,在枕上聽到珠簾外一片潺潺的雨聲。眼看著,這美好的春光又要過去了。可是在這夜半的五更天時,卻只感覺到連棉被也抵擋不住的蕭索春寒。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身是客,指自已被拘在汴京。一晌,一會兒。貪歡,貪戀夢中的歡樂。剛才在夢中啊!暫時忘卻了自已的苦難,彷彿還依舊是在往日的宮中哪!那兒的燈火通明,薰香繚繞、自已被雪膚花貌的嬪妃簇擁著,通宵達旦的歡樂直到天明,多麼歡暢得意!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獨自晚眺著,這無盡的江山遙遠,深感到故國已是「別時容易見時難」。這其中蘊含著所有的留戀、絕望……等等的情緒,真是字字血淚,令人感慨難以自已。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裏後主以靈動的比喻,進一步把所有的悲愴和痛苦,推向了最高峰。眼前的這落花凋零的春天殘景,已經盡皆付諸東流水了。逝去的時光,永遠不可能再回來了呀,破碎的夢怎能再重圓呢?就像是天上和人間,永遠有著嚴不可破的巨大屏障啊!
..........................................................................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亦复如此。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2010-06-08 13:27:01 補充:
浪淘沙(二):
这是一首追忆往昔的词。
上片写对现实的无奈。往事已逝,无可挽回,所剩的唯有伤痛。但是不回忆却又不能,因为现实是令人更加痛苦的。除了不停地追忆往昔,不停地在追忆中感受悲痛之外,还能做什么呢?和往事一起消散的还有世情。看苔藓已经侵没了台阶,这是台阶太久无人踩踏的缘故。这情景,在秋风中更显凄凉。所以不如不要卷帘吧,就让它这么垂着,遮挡住投向庭院的视线。“终日谁来”,并非问谁会来。而是反义疑问句,是明知无人会来。既然明知无人会来,又何必空自卷帘盼望?因此这问句,问得极绝望。
2010-06-08 13:27:16 補充:
下片写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故国的思念。国事已衰,旧时王气已被衰草湮没。天凉如水的秋夜里月色清朗。想起故国的宫殿,也笼罩在同一片月色下。只是国既亡,江山易主,昔日曾经度过美好生活的地方,徒留清影于秦淮河畔,自己却再也回不去了。
2010-06-08 13:27:30 補充:
本词开篇即言往事,言哀愁,全不合诗词章法。但正因哀愁的突如其来,更表明其心中之哀痛早已无可回避,无可抑止了。上片一个只字,一个任字,表达了词人心中的无奈和绝望。他盼望往事可以重来,但心里明白往事不再。期盼有人能来看望,可以诉说心中的凄苦,可是“终日谁来”,他也很清楚不会有人来。双重的绝望日日折磨着他。但他却又无法不回忆,无法不期盼,因为这不断带给他绝望的事,偏偏是他仅剩的希望。